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7世纪80年代至18世纪50年代,清朝曾执行过一个时期支持海外贸易的国策。但是,随后就关闭了闽、浙和江苏海关。闭关政策固然反映了清政府的愚昧与国力的虚弱,但英国早期殖民者急切扩大对华贸易的行动,是清朝产生闭关政策的直接动因。这就是洪任辉事件。一、导致闭关的洪任辉事件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清朝下令取消海禁,“令出洋贸易,以彰富庶之治”(1)。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又宣布建立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和江(苏)海关,以广州、厦门、宁波和松江为四个对外通商口岸。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又废除对南洋海禁。…  相似文献   

2.
明人郑善夫的<竹枝词二首>,以记录浙闽间行旅实践为主题,有山林风光和社会民情的真实描述.郑善夫的这一作品,与通常多见"竹枝词"有所不同,表现出比较鲜明的文学个性.而其中保留明代浙闽交通史料的价值,也值得我们特别珍视.讨论相关问题,对于认识古代越地交通文化,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传媒与南京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品位的确立周安华在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华东长江沿岸经济带,南京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南京经济文化的全面突进,必然会辐射皖、浙、闽、赣各省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腾飞、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年南京虽然提出了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国南方鼓文化与地域社区生活》序──略论中华民族的史的发展王叔武五十年代初,在坊间偶见《干阑》一书,喜其甚得选题之要。盖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分之二(族别和人口)居住在中国的南方(苏、浙、皖、赣、湘、鄂、川、藏、滇、黔、桂、粤、闽、台、沪,十四省、区和一...  相似文献   

5.
明清徽商在江南市镇的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时期,徽商的足迹不仅遍于通都大邑,而且还深入到乡村市镇。万历年间所纂的《歙志》称:“今之所谓都会者,则大之而为两京、江、浙、闽、广诸省,次之而为苏、松、淮、扬诸府,临清、济宁诸州,仪真、芜湖诸县,瓜洲、景德诸镇。”除上述大都会外,徽商在江南苏州、松江、嘉兴、湖州四府市镇的活动,尤为引人注目。因此,就徽商在江南市镇的活动进行考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在对陕、闽、浙、沪部分高校在校学生家庭所处社会阶层调查的基础上,从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社会阶层和以父母受教育程度为代表的家庭文化资源两方面着手分析,文章探讨了不同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存在的差异,发现目前公立高职院校是缩小各社会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差距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湖州藏书文化的特点及其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藏书家以百数千计,但能集中于一个地区,且如接力一般做出显著成就的并不多见.湖州有幸忝列其中,成为闻名海内的藏书之乡、历史上著名的藏书文化重镇.其中,守先待后的文化守藏精神,是湖州藏书绵延不绝,薪尽火传的重要原因.本文以湖州藏书特点与历史地位立题思考,认为,历史时期的湖州藏书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湖州之地上演的藏书聚散轮回的史剧,最终造就了湖州藏书之乡、文物之邦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清代广州独口对外通商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关闭了江、浙、闽三海口,限定广州为全国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广州独口通商后,其外贸状况如何?对当时广东社会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研究广州乃至中国外贸史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1757年至1825年前后近七十年间(即乾隆二十二年至道光初年.此后鸦片走私泛滥,广东外贸发生质的变化,故本文暂不予讨论)这个历史时期的上述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们承担全国社会科学“六、五”规划中《中国工业经济责任制》课题,最近用两个月时间对江、浙、闽、粤、陕五省及上海市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的情况作了一些调查。总的印象是: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它的推行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收到了成效:各地在推行过程中,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使经济责任制从内容到形式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随着利改税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工业经济责任制的完善和发展,遇到了新的问题,还需要适时解决。  相似文献   

10.
永嘉乱后的中原移民与江左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永嘉之乱北方胡族入主中原,西晋王朝土崩瓦解,司马氏移鼎江左为契机,中原汉族士民流寓江左,出现中国古代史上一次较大规模的移民浪潮。这些来自以洛阳为中心的汉文化发达地区的中原士民,负载着以魏晋传统为主导的中原文化,向江左文化区扑面而来,导致中原文化与江...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几年来学术界对地域文化研究的持续升温,田文化的宝库也缓缓地打开了。何绵山先生为打开这一宝库,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近几年来,他继主持、主编、独撰《闽文化研究》、《福建经济与文化》、《八闽文化》(上,下)、《福建民俗》、《福建历代作家评传》等书后,又于1996年1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闽文化概论》一书,进一步推动了阅文化研究。《闽文化概论》吸收了历史上和近年来海内外阅文化研究的成果,去粗存精,用伪晋江。读了全书,读者对闽文化的发展和光辉成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全书对闽文化的源流、特点,因地哲学、…  相似文献   

12.
谭纶抗倭事迹探论□胡长春明代中叶,倭寇猖獗于东南,沿海数千里,遍遭荼毒和蹂躏,而其中又以苏、浙、闽、粤四省为甚。尽管近年来学术界对倭寇的来源、组成、性质等歧见纷纷,观点各异,但从长期的倭患使东南各省元气大伤,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了巨大损失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一袁宏道是“公安派”的核心人物,他与江、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万历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1595-1597)间,他先是任吴县令;卸任以后,又游历了吴、越二地许多名胜;尔后,暂住仪征,往返于南京、扬州一带.在他后来的生活中,依然同江、浙文人有很深的交情,常有书信往来.袁宏道在江、浙的三年间,创作很丰富,著有《锦帆集》、《解脱集》和《广陵集》.包含在这些著作中的许多轻脱、明丽的尺牍和游记,确立了他在晚明小品文史上的  相似文献   

14.
《琼州学院学报》2022,(1):103-110
明朝重臣、大学者丘濬对明代藏书事业发展以及岭南藏书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学界关注度不高。丘濬藏以致用的藏书思想、系统的藏书管理理论及躬身入局的藏书楼建设实践,培育了中国近代图书馆诞生的土壤,推动了地方文化教育事业,进而弘扬了岭南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文信息》2008,(4):56
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遂昌县西南部的浙、闽、赣三省毗邻地带,属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类型,是我国黑鹿最重要的分布中心和最大种群的集中分布区,同时,也是黄腹角雉最重要的栖息地和最集中的分布地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文化史上,朱熹是“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集大成者。他的文化结构,具有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典型性,也有宋代理学文化的典型性;而且,还与闽文化的传统结构有着血肉联系,鲜明地继承着闽文化优良的爱国传统和学术的开拓、创新精神。本文仅就其格物致知论与文化结构谈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从黄山区融入“一带一圈”的历史情况和现实条件出发,该区加速与江、浙、沪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人文融合,至少有以下几点理由: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彭泽益应广东历史学会邀请,于二月十九日在省社会科学院作题为《清代前期广州外贸市场的借贷利息和商业利润》的学术报告。彭泽益同志在报告中主要谈了三个问题:一、广州经济在清前期的发展及其重要地位。二、借贷利息问题。三、英国商人在广州榨取的商业利润问题。彭泽益同志在报告中还谈到,以往一般都认为清前期我国开放口岸所设海关地点为粤海关设在澳门;闽海关设在漳州;浙海关设在宁波;江南海关设在云台山。其实根据他所看到的材料,应是粤海  相似文献   

19.
江南城市与诗性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诗性文化、江南诗性文化、江南城市诗性文化的空间叙事分层,显示了中国诗性文化研究在学理上的逻辑进程与经验走向。诗性文化在江南城市与北方城市的空间差异,主要是由南北不同的城市类型造成的。而在江南城乡之间,由于客观存在的"文明发展程度"的差异,形成了江南诗性文化产生"城市"与"乡镇"两种形态的根本原因;把江南城市与北方城市、江南乡镇区别开,是我们正确阐释或建构江南城市诗性文化的最重要前提。江南城市诗性文化有两个核心要素:一是不同于北方城市诗性文化,两者在逻辑上主要表现为"政治"与"经济"的对立;二是不同于江南乡镇诗性文化,两者的重要差异在于"伦理"与"审美"的不同,江南城市诗性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中国本土的都市文化模式与经验。  相似文献   

20.
清代宋诗选本地域性特征非常明显,编选、校勘者多为江南人,辑撰、刊刻、流播地也多在江南,这不仅与江南丰裕的经济条件有关,还与其尚文好诗的诗性文化极为密切。江南宏富的私家藏书为清人编撰宋诗选本提供了有力的文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