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呼应现代“反科学”倾向,主张重新认识科学的价值,反对唯科学主义和滥用科学技术;在现代“反科学”思想家认为科学技术是为人的和属人的基础上,后现代主义强调科学技术及其对象的人性化、人道化;在科学方法问题上,后现代主义反对科学方法的惟一性、客观性,坚持科学方法的多元性、相对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政治、经济、文化和认识论等多层面分析“科学价值中性”的观点产生的根源、合理性和片面性 ;指出可以从科学技术活动的动机 ,科学知识和技术产品本身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来理解科学技术是蕴含价值的社会事业。强调“科学技术本身渗透人类价值”与“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并不矛盾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两大方面。  相似文献   

3.
“实心实学”本质是一种崇尚道德理性、注意道德休养、关注社会群生的人文精神。它在人的“经世宰物” (或“开物成务”)中 ,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 ,特别重视心性道德的展现和道德自觉的价值 ,并把它作为人的本质规定和人生的价值目标。这与西方所崇尚的科学理性、注重理智的科学精神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其现代社会价值是 ,将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自身失去的道德 (善 )价值观念寻找回来 ,并把善与科学、道德与经济、仁爱与自然完美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用民主与科学的现代价值标准, 对中国传统文化实行价值重估, 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根本性特征。其次是重个人的自由、权利。其三是更强调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从民主与科学精神的角度看, 当前需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一是要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二是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要全面理解科学, 正确处理人的科学精神与物的科学技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后,“科学救国”思潮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科学救国”注重科学意识和科学方法,强调科学精神的价值,强调科学的社会功能,重视科学对社会的改造和建设。“科学救国”思潮促进了民国初期科学技术界的成长,民国初期科学技术及方法逐渐渗入社会经济领域,传播了民主自由的思想,带有现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含义,为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转型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代科学引起人们既兴致勃勃又忧心忡忡甚至是恐慌的“矛盾情结” ,但这一“矛盾情结”所依据的前提却是未经反思的。本文通过科学作为话语系统的言说功能的反思 ,认为 :理性科学不可能穷尽人的存在与价值的全部奥秘 ,现实世界有理性科学“不可说”之处 ,科学技术走着与自然造化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年,邓小平同志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经验,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理论,对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但是,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科学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还有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科学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明确指出:“正象在价值转变为资本的时候那样,在资本继续的发展上也显示出:资本一方面是以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历史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在《经济学手稿》中也指出:“在固定资本中,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的价值充分表现在其物质文明价值、精神文明价值和社会制度文明价值上;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杠杆,人生价值是科学技术价值的集中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象性关系,这种关系又是以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前提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建立合理的社会关系,科学技术的负面“价值”是完全可以避免和克服的。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科学技术与先进合理的社会制度必将互相促进,协同发展,使人真正成为自由、完全的人。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这个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其中,生产力问题是联系科学观、技术观与历史观的纽带。从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很大的发展,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技术观和历史观三者的统一,从而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一元论特征。从时代背景上来看,它又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三者一体化发展趋势的高度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联合结构,不是前偏后正的偏正结构。从结构关系上看,“科学”和“技术”是并列相联的关系,不是前面修饰后面的关系。从结构形式上看,它们之间加表示联合关系的连词“和”或频号后,意义不变。“科学技术”,“科学和技术”,“科学、技  相似文献   

11.
贺方彬 《南都学坛》2011,(6):103-109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和改善民生的历史。党在领导民生解放和民生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系统地解答"什么是民生,怎么样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民生观的基本问题,形成并发展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生观,呈现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板块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等基本特点,系统地把握党民生观的这些基本特点,对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冠军 《东方论坛》2007,3(4):21-27
从经济哲学的视角看,自然科学和单纯的自然力是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一对重要的范畴.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自然科学和单纯的自然力都视为"不费分文"的生产力,但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角度看,自然科学和单纯的自然力这两种不费分文的生产力在价值增殖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前者并入生产过程转移其自身的价值进而使商品的价值量增加,而后者并入生产过程不增加商品的价值量但增加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同时,自然科学和单纯的自然力这两种"不费分文"的生产力又都是价值增殖过程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是同一个过程的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二者并入社会生产实现价值增殖时的社会前提具有"一致性",实现过程具有"同时性",实质联系具有"内在统一性"等.因此自然科学是父,单纯的自然力是母,双双并入社会生产过程,共同结出"新增价值"之果.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科学教育应是现代化的科学教育 ,它应具有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的科学素质的个体价值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价值。现代科学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综合价值应是真善美的统一体———自由。这种自由是人类的最高自由  相似文献   

14.
当前对社会主义本质有多种不同的理解。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和本质特征的统一 ,动态与静态的统一。社会主义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体现在各个时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具体实践之中。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实际上就是运用与时俱进的观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提出、实施和推进,是在教育观念特别是教育价值观念转变的条件下,在新的教育价值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素质教育,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包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价值精神.素质教育所主张和坚持的价值理念、价值精神,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知识价值观,凸显了知识的社会、人文价值,掩蔽了知识的经济价值.一方面,这一价值观熔铸了中华民族重道德的传统,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统一,有利于人们对科学技术负效应的反思,促使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它又限制了科学的发展,容易造成人们自我满足、不求进取的心理,通过科举制得以强化,培养了不少没有真才实学的书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潜藏在社会劳动中的生产力,与其他生产力相比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观点,立足具体的国情、世情,不断深化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性与实践性、继承性和创新性、整体性和目标性相统一,基本经验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立足国情世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体系,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为世界上后发国家的科技事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科学价值是科学对人类需要的意义,是科学的客观属性能满足人类需求的性能。这决定了科学价值具有多维度的辩证特性: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常住性与时效性的统一、效用性与意向性的统一、规范性与情感性的统一、首创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主义的科学与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主义理论史上 ,科学与价值是一直有争议的问题 ,特别是当代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论争中 ,制度社会主义与价值社会主义是争论的中心。社会主义除科学基础外 ,应该包含价值因素 ,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中都包含有价值因素。确认社会主义是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在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学共同体作为科学研究和发展的主体,在科学认知过程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共同体通过实体“义务”的伦理诉求、“德-得相通”的道德机制、“手段-目的同一”的价值逻辑、“义利合一”的道德取向,建立伦理冲动一科技冲动的合理体系,使伦理冲动、科技冲动由差别达致契合,在科学共同体实体的伦理意志与伦理行为中实现科技与伦理的良性互动,推动现代科技的进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