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赋予国际教育传播者的重要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本研究结合国际中文教育的时代需求,从韩国中文课堂传播中国故事现状和不足出发,力求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具体实践上取得新突破,向世界呈现更多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2.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讲好中国故事”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旨归、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契机、是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必然选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好传统故事、红色故事和改革故事,就要坚定政治立场、提升教学艺术、依托全新技术,使青年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华文明研究重点在于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从而在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世界格局中确立中华文明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并将其作为我国在国际社会事务中所提出的一系列国际主张的精神源流与重要根基。中华文明在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不断融合的过程中经历了创新型发展,展现出中华文化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进而引领新形态的人类文明发展。在对中华文明正本溯源之后,需要将中华文明不断革新的“故事”和“声音”在国际舞台上有效地传播出去,以德服人,以文化人,以此改变西方文明世界对中华文明的误读、偏见与打压,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从而推动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林小榆  陈纯 《国际公关》2023,(19):158-160
当前,我国正在不断探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路径,新媒体时代下活跃在海内外社交平台的“洋网红”在塑造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其跨文化传播现象值得深入研究。本文结合跨文化共情传播相关理论,分析“洋网红”的跨文化传播特征,以此表明借助“洋网红”让中国故事“出圈出海”是提升我国国际传播效能的有益尝试与可行路径,应挖掘培养更多的优质“洋网红”成为他者视角下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与传播者,同时积极在海外社交平台开展交流合作,让中国声音在世界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5.
讲好中国故事是对外讲述新时代中国重大历史性胜利的迫切需要,可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在全球发展和全球治理中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中,对外知识分享是智库践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并有助于增强智库的国际化建设。研究分析智库与国际组织合作,借助知识分享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优势和不足,并分析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知识管理战略及通过多边平台讲好中国故事的可行性。新时代背景下,为拓展国际传播渠道,应增强智库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与国际发展合作的协同增效。新时代对“讲好中国故事”和智库国际化水平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进一步提高对外知识分享的能力,高质量地“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为纲领性文件,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方向。应把握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重大发展机遇,重点聚焦重大历史性胜利、全球性议题,分享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并讲好中国的世界观和治国理政新思想。  相似文献   

6.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是对外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目前讲好中国故事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讲好中国故事中面临的困境,应采取选择具有共鸣主题和情感元素的故事,创新传播方式,融合现代传播技术与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利用现有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以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同时还要加强媒体自身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对于传递积极的中国形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以及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讲好中国故事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必然选择。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推进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基于地方特色培养对外传播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故事呈现不足、师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动性有待提升等问题,尝试基于产出导向法教学理念,探索一套符合学情的大学英语课程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路径,以期为一线教师培养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声音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从区域国别研究视域对国际学生传播中国故事的意愿加以分析。指出国际学生作为真实感知过当代中国文化与社会的“他者”,是能讲出、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善意群体。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抽样获取的616个样本加以定量分析,探讨影响国际学生中国故事传播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国际学生传播中国故事的意愿整体较高,情感性态度、知觉行为控制、描述性规范、工具性态度显著影响其传播意愿,而主观规范对其传播意愿影响并不显著;同时,国际学生对不实信息感知可以调节其工具性态度与情感性态度对其传播意愿的影响,起负向调节作用,并基于此提出提升国际学生传播中国故事意愿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我国对外传播交流中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构建国家形象的关键体现。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在世界的发展中融入中国的当代价值观,打破西方价值观的主流地位,离不开中国故事的讲述。明确中国故事中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国际化视角充分结合,从价值符号、产品形式、传播途径等方面,挖掘中国文化的精粹,融合多种传播手段和传播途径,真正做到故事内容"好",讲述也"好"。  相似文献   

10.
王晨蕾 《国际公关》2023,(20):182-184
越剧具有革故鼎新、兼容并包的属性,集中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接,展现出独有的中国精神、中国创造、中国气魄,蕴含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将越剧融入国际中文课堂,对于创新中国价值观的国际表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国家文化、助推汉语推广、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牡丹是中国的国花,是国家繁荣的象征,也是圆满生活的愿景。山东菏泽地区的牡丹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应用广泛。每年举办的一系列牡丹节会活动,极大地带动了城市产业发展和牡丹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花为媒,推动牡丹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打造中华文化标识,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是新时代菏泽牡丹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在要求。具体而言,应进一步讲好“国色天香”的中国故事,做好“花开盛世”的文化产业,提升“菏泽牡丹”的传播品牌。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概况》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建设、教学策略实施、课外体验式文化实践平台创建三个方面,探讨加强教学的思想性、互动性和实践性的方法以及促进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接受与传播的手段,旨在深化国际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带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并通过国际学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而向世界展现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相似文献   

13.
王奕萍  曲杨 《国际公关》2023,(18):158-160
来华留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华留学教育是传播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主要途径之一。加强对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和国际传播能力培养、提高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性和中国文化认同感有利于促进多元文明交流互鉴,使高校来华留学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本文探寻了目前来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程度和中国文化认同现状,并分析了制约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程度和中国文化认同感提升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于2012年3月正式成立。中心是以复旦大学人文学科为基础搭建的学术平台,旨在依托复旦的人文学术资源,积极推进国际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研究,传播中华文明,促进文明间的交流与对话。中心面向世界各国杰出学者、每年为海外优秀的中青年中国学学者提供一定的访问研究机会,并通过学术报告、小型学术工作坊、学术出版等各种形式,构建访问学者与复旦以及国内学者的全方位、多层次交流体系。一方面为海外中国学学者提供"在地的"研究环境,推动世界中国学研究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立足复旦与国内,通过交流与合作研究,提升中华文明研究的学术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为中华文明研究的进一步国际化筑造平台。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值此之际,在国际学术平台讲好中国故事,进而推动学科进步、增进知识积累、提升国家影响力,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时代重任。构建理论关联性是在国际学术平台讲好中国故事的根本逻辑。如何构建理论关联性?其一,需要实现本土知识的国际概念化,形成跨国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国际概念化将本土知识变为一般性的理论知识,才具有跨结构、跨文化的国际意义。这是在国际学术平台讲好中国故事的先决条件。其二,需要定位理论知识在相关理论体系中的位置,确立理论关联性。只有基于故事文本揭示的新的理论逻辑与已有理论发生了本质上的关联性,并定位新理论在相关理论体系中的位置,故事和理论才会被人理解、接受、认可、牢记。《论社会学本土知识的国际概念化》对前者进行了分析,该文在此基础上对后者开展论述,是为姊妹篇。国际期刊是在国际学术平台讲好中国故事的主战场,包括学科专业性国际期刊、国别区域性国际期刊、专业和区域综合性国际期刊。以“关系社会学”的三个研究经历为分析范例,论文对在三种不同类型期刊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关联性作了进一步探讨。故事一,通过突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正确道路。但在国际社会上却对“中国道路”存在种种曲解与误[JP2]读,表明中国道路国际话语传播权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构建中国道路国际传播话语体系肩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核心目标是要向国际社会阐述中国道路的伟大成就、独特性和世界意义。要从宏观上夯实中国道路的实践表达,从中观上完善中国道路国际传播话语表达体系,从微观上研拟具体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转型不仅有助于拓宽非遗文化的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还有助于挖掘非遗产业的经济潜力,是我国“十四五”期间加快非遗产业数字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性举措之一。但是,我国非遗数字化传播转型在现阶段实践中出现了系统性组织规划不足、数字化转型方式单一、专业人才紧缺、资金投入不足等现实问题。研究对标我国文化数字化发展政策目标,全面梳理和评估我国现阶段非遗数字化传播实践所具备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风险;制定符合我国现实条件的多层次、多路径非遗数字化传播转型战略。此将助力非遗文化在数字时代的传承传播,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讲好中国故事,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课话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时代要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在实践中存在题材内容亲和力不足、讲述方式缺乏生动性等现实困境。讲好中国故事是有效破解困境、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抓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需要充分发挥讲好中国故事的优势,通过精准把握讲故事和讲道理、讲历史和讲当代、讲宏观和讲微观、讲正面和讲反面的辩证关系,多角度发力,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做好"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对外宣传工作,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江苏作为经济、文化大省,如何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发挥(《华人时刊》的独特作用,向海外华侨华人并通过他们讲好江苏故事、传播好江苏声音,提高江苏的美誉度和影响力?王燕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特别强调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赋予网络文学讲好中国故事的重大使命,网络文学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网络文学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多维叙事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叙事主题要以自觉的态度面对中国性,构建中国故事世界;叙事方式要探索中国故事在叙事情境、叙事话语、叙事符号、叙事视角上的呈现方式,提升中国故事的叙事能力和效果。还要尊重和把握网络文学特性,通过交互性叙事、超媒介叙事、媒介转换叙事、多模态符号叙事探索跨媒介叙事实践路径,实现媒介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真正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