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社会工作在中国内地受到空前的重视,并被标榜为一个新型的专业。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社会工作的价值(情感)无论是在社会工作本身,亦或在社会工作教育中,均被淡化、消减。本文尝试从社会工作专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出发,指出理性(理论)和价值(情感)对于社会工作是同等重要的。希望能唤起社会工作专业对社会工作价值(情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导刊》2009,(1):11-12
尊敬的《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和一个职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非常需要有专业的杂志能发出专业的声音,分享专业的探索,总结专业的经验。《中国社会工作》的创刊对于我们这批工作在一线的社工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会工作建设因起步晚,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方面,缺编制、缺岗位,严重制约了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 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的困境 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中的岗位缺位。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的专业,在其发展历史上,大都是从岗位需求开始的。与西方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不同,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是从学历教育开始的。但是,由于社会上缺乏社工岗位,大多数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工作,不得不改从他业。  相似文献   

4.
小组工作是完善社会治理、整合社会资源、增强社会功能、实现社会公正的一种基本方法。虽然专业的小组工作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中国内地专业小组工作的发展基本是随着上世纪90年代高校社工专业重建而被列入其主要工作方法的,但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特别是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政府已经明确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将要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从一定层面上预示着社会管理思路的调整,专业社会工作提升到重要地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和现状上看,一个国家专业社会工作体系的建立、发展和改革与其国家的社会政策发展密不可分。在我国,过去传统社会工作的模式是根植于计划经济时代社会政策模式之中的,而当前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进程也与社会政策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原则、资源以及专业社会工作的制度设计都与社会政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1912年北京社会实进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工作的历史起点。到1952年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被取消,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几乎与民国的历史一样长。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其主要标志之·就是社会工作出版物的类型化和系列化。本文即尝试概括民国时期社会工作出版物的整体风貌及其特点,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残疾人是社会特殊群体,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残疾人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方法,可以确立一种新的残疾人观和工作模式来解决我国残疾人相关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推动残疾人整体事业的发展.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尚处在发展阶段,本文着重从残疾人社会工作定义,社会工作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的作用,分析残疾人社会工作在我国的现状,并从社会工作角度提出几点残疾人社会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8.
应该说,21世纪初期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时期。2008年以来,相关政府部门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建设的角度出发,颁布了一系列文件,鼓励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工作者合作兴办社会工作实务专业机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工作者积极响应相关政府部门的号召,成立了如“社会工作师事务所”、“社会工作评估”等一系列实务机构,形成了社会工作高等教育中的社会工作教育的“机构化”趋向。这些机构大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政府密切合作,在相关社会工作实务部门展开了系列服务活动,积极推进了我国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三)社会工作大众化的实践场域。中国的具体国情是社会工作大众化的实践场域。历经二十多年的专业发展与变迁,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原有模式的延续以及新兴理念的输入,社会工作形成了行政性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和草根社会工作三种实践形式。这三种样态既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也是社会工作大众化面临的现实格局。  相似文献   

10.
对意外伤害致残者而言,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身体残疾的巨大灾难所带来的心理变化,直至形成心理障碍,从而严重阻碍或中断了他(她〕们回归社会的进程。因此,从残疾人自身角度讲,心理障碍是影响其回归社会的主要障碍之一;从残疾人专业社会工作者角度讲,如何化解和消除残疾人的心理障碍,是其社会工作中一项不可忽视且十分重要的内容。根据近年来的社会工作实践,通过众多个案彼此间的对比和分析研究,我们发现,残疾人的心理障碍随伤残后时间的延续而相应产生不同的变化,并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否认即不示认残疾的现实,入院…  相似文献   

11.
娄闻煜  杨超 《公关世界》2023,(17):105-107
社会工作是一门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专业的方式方法,协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摆脱困境,更好地适应并参与社会生活,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的专业。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处于弱势地位,社会认可度较低,这与我国的文化性质密切关联。从文化性质的视角反思社会工作专业地位,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分析了东西方社会的社会工作文化性质,阐释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属于弱势文化的原因,指出重视制度和技术、持久性地改造我国的弱势文化性质,并建立起一套属于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改善我国社会工作的教育现状,重点拓展其在强势文化领域内的空间,以此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2015年1月下期今天和读者见面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今年的《中国社会工作》杂志“变”了.这个“变”体现在,每月的上期更侧重于社会工作事业推进中的工作指导性,而每月的下期更侧重于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中的专业指导性.这个“变”也体现在,随着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分领域社会工作的推进正在发力,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中国社会工作》杂志在下期开设了医务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三个常设栏目,以及周期性交替出现的老年社会工作、妇女儿童社会工作、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栏目,以适应和推进社会工作的纵深和全面发展.这个“变”也体现在对非专业、非职业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关心和关注,《中国社会工作》杂志希望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普及和传播,让他们能够汲取到自己在专业化、职业化转变过程中需要的知识,让自己在不久的未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工作者.这个“变”还体现在,随着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增多,机构在人力资源、财会、税务、法律以及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需要提升,《中国社会工作》杂志设立“机构建设”栏目,希望借助行业内外资深人士的支持和协助,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解答成长中的烦恼和工作中的困惑,也希望能够在这里共同分享机构成长和发展中的各种收获.  相似文献   

13.
谢启文 《职业时空》2009,5(7):165-16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工作从起步到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伴随着职业的需求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通过对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调查,从其反馈情况对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对人才培养的成就和差距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从毕业生的角度评价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的求—助关系——制度与文化的视角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中国大陆的开展已有 1 0多年时间。在这一过程中 ,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在专业化方面有了一些努力 ,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表现为国际性的社会工作知识和教育体系在社会工作教学中逐渐被认可 ,并取得日益重要的地位。但同时 ,中国大陆学者对于社会工作本土化及本土性社会工作的探讨尚嫌不足 ,从而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具有某种“殖民化”的色彩 ,这显然不利于中国社会工作的实际发展。为了探讨更有效的社会工作模式和路径 ,本文尝试从文化、社会制度及社会结构的角度分析作为社会工作核心的求—助关系 ,并试图指出中国社…  相似文献   

15.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指出,“坚持专业引领、融合发展”,“逐步用专业社会工作理念丰富社区工作理念,用专业社会工作制度创新社区管理服务制度,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加快实现社会工作与社区建设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多领域的融合发展。”社区建设是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近年来一些地方加快社会治理创新及社会建设步伐,开展公益创投活动,发动社会组织申报并实施公益项目。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抗日救亡大背景之下,蒋旨昂、李安宅、杨开道等中国社会学学者和社会工作学者们掀起了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第一股浪潮。在这之前,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尽管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也初步展现,然而还远未成体系。这阻碍了社会工作的继续发展和在社会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此契机下,蒋旨昂萌生了在教学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用社会学的观点,来建立中国社会工作之体系(下称‘体系’)”的想法。这个倾向于实用的体系是建立在深刻的社会背景之上的,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工招考热给社会传递出一个信号:社会工作在中国的专业化、职业化趋势,势不可挡。这个在中国曾经冷门的专业变成了无可争议的“热门”专业。然而,在机遇背后,作为社会工作从业者的我们,头脑必须清醒。在对社会工作巨大的人才需求背后,社会转型期的需要才是真正的推手。民众对于解决社会问题的真实需要才是社会工作发展最强大的驱动力。 21世纪前20年,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也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迫切需要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18.
虽然专业的小组工作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中国内地专业小组工作的发展基本是随着上世纪90年代高校社工专业重建而被列入其主要工作方法的,但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特别是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政府已经明确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将要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从一定层面上预示着社会管理思路的调整,专业社会工作提升到重要地位.小组工作的目标基本定位于协助促进互助、发掘潜能、提升能力、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故小组工作方法的运用与发展也获得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9.
日前,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和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邀请在京社会工作界的部分专家、学者,就我国社会工作的现状与发展、社会工作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谈了许多很好的意见。现将其主要观点编发如下。社会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刘伟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传统的社会工作历史悠久,但是真正以社会工作名称来涵盖它、规范它则是近十几年的事情。社会工作效育蓬勃发展——从1987年首届中国社…  相似文献   

20.
社会发展变化对社会工作的影响如何,这是社会工作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开展社会工作的是础和条件,本文就此作一分析,并对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的任务作一评述。(一)社会工作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方是工业化、都市化的产物,在中国,是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王义币场经沉体制过程中一项新的社会需采。离开社会发展变化,特别是离开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来谈社会工作,就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渐进过程。既合经济的不断后长,又有社会的全面进步,既有物质文明的提高,又有精神文明的发展。二者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