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基于“技术逻各斯继续成为奴役逻各斯”的理论理论前设,立足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生产“三位一体化”的时代背景,哈贝马斯分析研究了当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间关系的内在规定性,独树一帜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井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对科技发展的脉络和实质进行反思,构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科学技术生产力理论体系。尽管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生产力观对于我们重新审视科学技术的价值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是,他的科学技术生产力观是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基础上的,我们须谨慎取舍。  相似文献   

2.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家们对科学技术作过深刻的批判 ,作为实用主义理论大师的杜威也对这个问题有过精彩的论述。而对这个问题的观点直接决定了他们的理论方向。本文试图比较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与杜威在该问题上的异同 ,从而论证法兰克福学派的实用主义转向。通过哈贝马斯与杜威的科学技术观的比较 ,作者认为 ,尽管他们在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的关系问题上有重大分歧 ,但总的来说 ,杜威的调查研究理论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有诸多类似之处 ,而且杜威的调查研究理论比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丰富得多。通过分析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批判理论家的代表人物芬伯格的近著《质疑技术》 ,作者认为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已经走向了实用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3.
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以批判马克思的劳动观为基础和契机的.哈贝马斯认为,马克思的劳动哲学所建构的"生产模式"的反思性,为历史唯物主义沦落为历史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埋下了祸根.重建一种全面有效的自我反思机制,就是要以主体间性上的沟通行动理论去取代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本文认为,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理解有偏颇,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以实践为主要特征的马克思哲学,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反思性.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在传承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科技理性批判思想,寻求科技理性的方法论根据中,从认识论、社会学两个维度批判了实证主义科学观,并从主体价值维度,通过揭示科学技术发展对自然、社会、人的发展的负面影响,否定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发展动力价值。但哈贝马斯在科学技术问题上所体现的"中性"立场,又使他在肯定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同时,认可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5.
费尚军  王玉 《兰州学刊》2005,(5):107-109
哈贝马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使技术与科学成为新的意识形态.基于交往合理性,哈贝马斯展开了对这种新的意识形态的批判.文章认为,哈贝马斯基于交往理性的意识形态批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同时,又体现了其局限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段媛 《阴山学刊》2006,19(5):82-85
把科学技术视为一种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对此邓小平、哈贝马斯都有所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是第一位生产力"尽管在表达方式、理论来源、转化机制方面有相同之处,但由于邓小平和哈贝马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社会作用、历史实践活动主体的不同理解,二者最终没有形成一致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7.
孙浔 《兰州学刊》2008,(9):8-12
哈贝马斯和芬伯格都认为应该推进技术民主,但他们提出的具体方法却有很大不同:哈贝马斯认为应该在技术领域推行话语民主,主要是在科学技术专家和政治家之间建立民主对话机制;芬伯格则认为只有公众参与技术设计才能实现技术民主。哈贝马斯的商议民主理论很值得芬伯格的技术民主借鉴,二者的融合应该是技术民主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孟令朋 《理论界》2006,(3):77-78
这篇论文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单向度人》一书中有关技术社会的观点,马尔库塞认为技术造就了单向度的社会,技术是一种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以及与其相应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一种思想和行为的方式,这种思想和行为方式反过来又对人进行新的统治。第二部分讨论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一文对马尔库塞的批判与继承。哈贝马斯给技术社会开出的药方是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这不同于马尔库塞的期待技术的否定性的转变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哈贝马斯深受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观的影响,但不满其乌托邦色彩.他认为交往理性是重建马克思主义总体观的有效工具,是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他广泛吸取了精神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社会学等思想资源来构筑自己的交往理性总体,试图将总体建构成一个经验的概念.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总体理论最终依然无法企及人类自由的终极价值,它只是一个调整理论.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具有双重职能,它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意识形态。他在肯定科学技术在这一社会中的生产力功能的同时,却对科学技术在这一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功能,即社会政治效应持否定和批判态度。哈贝马斯提出科学技术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的初衷,就是为了说明科学技术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引起的不良的社会政治效果,从而对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展开批判。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全部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都以实现人的解放为目标,他的自然科学观包含着深刻的人学意蕴.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将是一门科学.还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兴起,生产成为自然科学的应用,因而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人的解放的重要促进力量.同时,他深刻揭示了私有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在私有制条件下自然科学对人的异化.他还对物质生产的发展与人文价值标准的关系有所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江泽民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政治经济和哲学历史的高度来观察和研究科学技术,提出了许多反映科学技术本质和规律的独到见解。其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准确分析和全面把握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二、充分估量和高度概括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三、密切关注和深入阐述科学技术的伦理价值;四、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哈贝马斯认为,伴随着科技成为新的隐形的意识形态,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异化和病态之中。在哲学层面,实证主义宣扬三种彼此关联的理念:科学主义、客观主义和工具理性,引起知识类型的实证化嬗变,加剧了社会的异化和病态。因此,必须对知识类型的实证化展开批判。皮尔士对自然科学的反思、狄尔泰对精神科学的论证,都打上了实证主义的烙印,表明知识类型的实证化根深蒂固。为推进知识类型的实证化批判,哈贝马斯通过整合康德、皮尔士、狄尔泰和弗洛伊德等人的思想资源,挖掘出兴趣框架:技术的认识兴趣、实践的认识兴趣和解放的认识兴趣;提出相应的新的知识类型:经验—分析的科学、历史—解释学的科学和批判性的社会科学。哈贝马斯认为,对兴趣框架及知识类型的严格界定,是“重新创造自己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的起跑线。  相似文献   

14.
宋代历史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南 《河北学刊》2006,26(5):98-99
王曾瑜从教育、宋学、科技、史学、词、散文和诗等七个方面对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认为宋代文明在当时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朱瑞熙从自身两次编撰“宋条”的体会出发,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认识;邓小南从中西方对宋朝历史的不同认识入手,重新探讨了宋朝历史,并阐述了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以及现在我们所应有的态度;张邦炜将宋朝放到整个历史的进程中,对其与前后朝代予以对比,进行了科学定位;胡昭曦从宋朝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宋朝的社会变革入手,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定位;何忠礼则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技成就等三方面专门对南宋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这些文章一致认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其在中国古代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重新认识宋代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曾瑜从教育、宋学、科技、史学、词、散文和诗等七个方面对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认为宋代文明在当时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朱瑞熙从自身两次编撰“宋条”的体会出发,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认识;邓小南从中西方对宋朝历史的不同认识入手,重新探讨了宋朝历史,并阐述了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以及现在我们所应有的态度;张邦炜将宋朝放到整个历史的进程中,对其与前后朝代予以对比,进行了科学定位;胡昭曦从宋朝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宋朝的社会变革入手,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定位;何忠礼则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技成就等三方面专门对南宋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这些文章一致认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其在中国古代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曾瑜从教育、宋学、科技、史学、词、散文和诗等七个方面对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认为宋代文明在当时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朱瑞熙从自身两次编撰“宋条”的体会出发,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认识;邓小南从中西方对宋朝历史的不同认识入手,重新探讨了宋朝历史,并阐述了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以及现在我们所应有的态度;张邦炜将宋朝放到整个历史的进程中,对其与前后朝代予以对比,进行了科学定位;胡昭曦从宋朝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宋朝的社会变革入手,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定位;何忠礼则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技成就等三方面专门对南宋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这些文章一致认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其在中国古代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瞻前顾后看宋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曾瑜从教育、宋学、科技、史学、词、散文和诗等七个方面对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认为宋代文明在当时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朱瑞熙从自身两次编撰“宋条”的体会出发,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认识;邓小南从中西方对宋朝历史的不同认识入手,重新探讨了宋朝历史,并阐述了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以及现在我们所应有的态度;张邦炜将宋朝放到整个历史的进程中,对其与前后朝代予以对比,进行了科学定位;胡昭曦从宋朝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宋朝的社会变革入手,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定位;何忠礼则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技成就等三方面专门对南宋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这些文章一致认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其在中国古代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南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曾瑜从教育、宋学、科技、史学、词、散文和诗等七个方面对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认为宋代文明在当时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朱瑞熙从自身两次编撰“宋条”的体会出发,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认识;邓小南从中西方对宋朝历史的不同认识入手,重新探讨了宋朝历史,并阐述了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以及现在我们所应有的态度;张邦炜将宋朝放到整个历史的进程中,对其与前后朝代予以对比,进行了科学定位;胡昭曦从宋朝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宋朝的社会变革入手,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定位;何忠礼则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技成就等三方面专门对南宋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这些文章一致认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其在中国古代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对宋朝历史地位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曾瑜从教育、宋学、科技、史学、词、散文和诗等七个方面对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认为宋代文明在当时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朱瑞熙从自身两次编撰“宋条”的体会出发,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认识;邓小南从中西方对宋朝历史的不同认识入手,重新探讨了宋朝历史,并阐述了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以及现在我们所应有的态度;张邦炜将宋朝放到整个历史的进程中,对其与前后朝代予以对比,进行了科学定位;胡昭曦从宋朝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宋朝的社会变革入手,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定位;何忠礼则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技成就等三方面专门对南宋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这些文章一致认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其在中国古代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