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梦幻书写与同时期女性的社会追求、个体成长、精神困境等有着高度的契合,梦幻是借以表现女性社会文化遭际的一种有效书写方式。娜拉出走之梦、络绮思之梦、邵玉梅之梦、卜零之梦分别是不同历史阶段现代女性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主题梦幻,彰显了她们在主体性探寻过程中所遭遇的集体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2.
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梦幻-消解"叙事主要集中在具有切己性和私密性的爱情与婚姻主题上,梦幻内容常具有比较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女性的内心欲望和主体需求."梦幻-消解"叙事通过"梦幻""消解"间的落差对比以及叙述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张力,凸显出现代女性所遭遇的与男性不同的问题、矛盾和冲突,以及现代女作家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同时也展示出其中所蕴含的审美张力.  相似文献   

3.
香港作家梁凤仪的小说《我们的故事之乱世佳人》在家国情怀、女性成长、地域文化三个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审美特征。小说以宏阔的历史为骨架,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融合起来展开叙事,发掘和展示了当代香港人个体文化精神品格和浓郁的家国情怀。小说中对于女性的书写,展现了作者对当代女性的成长之路的思考与探索,既肯定了女性独立自强的现代精神,也容纳了部分传统文化精神;对于岭南地域文化的书写,不仅承担了推动小说叙事发展和勾勒叙事空间位移的功能,也在文化审美上使作品更富有地域特色,体现了作者对地域乡土的眷恋与依赖。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别名格雷斯》采用了多声部的叙事方式、互文性艺术,以及情节安排上的虚构性和不确定性等后现代主义历史书写手法,以讲故事的方式建构了19世纪中期加拿大女性的生活经历和受压迫的社会现实,使得被边缘化的女性获得了有效的话语权.作家试图在小说文本中还原个体经历中的历史真实,修正被主流历史改写和边缘化的女性群体的生存状态.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历史书写策略体现了作家对于官方历史真实性的质疑,以及对于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历史真实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巴金小说在对女性进行的持久关注中,以对女性命运的悲悯为基点,实现了女性书写的对照、反衬和审视等话语功能,体现出其特定的生命意识、性别价值、幸福观念等话语内涵,并在话语深层透露出其女性书写背后文化姿态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6.
从女性构型看施蛰存小说女性意识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溯施蛰存小说女性构型的变迁,可见施氏小说的女性意识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的嬗变:对初恋情人梦幻式依念,对妖妇魔女的厌恶漠视,对受压抑苦闷的女性寄予同情,显现了作家由维护男权到倡导人性、由传统到现代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文言梦幻小说是明清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代心理学泄导理论的角度而言,明清文言梦幻小说的创作是创作主体积郁已久的情感的泄导。明清文言梦幻小说中郁结情感的泄导主要包括指斥社会不平的、感慨用世不能的、哀叹婚恋不当的,其审美功能体现在完成郁结情感的宣泄、获得精神的满足和达到身心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美国后现代叙事理论家苏珊·S.兰瑟在对西方女性作家的小说文本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叙述声音:作者型叙述声音、私人型叙述声音和集体型叙述声音.通过考察中国五四时代以来的女性作家小说文本,发现这三种叙述声音的特征对它们同样适用.在西方理论和中国文本相互观照的基础上,发现中国女性的叙述声音经过了一个由不自觉的隐匿(他者赋权)、自觉的显现(自我赋权)到与人物的声音交融(相互赋权)的过程,体现了中国女性作家书写的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9.
家族故事是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的主要内容,研究者们分别从"身份"问题、性与性别问题、自传书写和记忆研究等角度展开论述,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现有研究多聚焦华裔的族裔意识与性别权利诉求,阐释的角度略显单一.倘若以生命书写为轴,研究者或可在历史、记忆与空间的三维辩证关系中审视华裔女性小说以跨国生存经验谋求华裔在地的深意,继而探讨华裔女性小说家族叙事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伍尔夫是英国具有海洋情结的典型代表作家之一,"海浪"几乎贯穿了她所有的小说,水是主人公活动场域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小说中关于海洋的书写、海水的意象比比皆是.作为一位女性写作和意识流小说的领军人物,伍尔夫小说因对海洋的精湛书写呈现出迥异于其他海洋小说及传统小说的特点,即瞬间微妙的"海人合一"的心物交感、炉火纯青的海水意象的心灵交感、海浪的升降节律应和人物的思想情感的脉动,从而成功地凸显了传统小说及其他海洋小说鲜少涉足的人的瞬间情绪感知的无常、心物交感与心灵交感的微妙,再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死亡和命运之间难以言说而又拨动心弦的情感,体现了伍尔夫诗化的情感学说美学.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很多小说中都隐藏着以“灰姑娘”为母题的现代市民想象。这里的“灰姑娘”不仅代指平民少女获得白马王子的爱情梦想,还指普通市民的恋爱梦想、金钱梦想、神圣价值等一切具有现代市民白日梦特质的传奇式幻想。张爱玲通过对这种灰姑娘想象的解构,从更为深刻也更具超越性的层面上揭示了现代市民价值观。这些想象的幻灭,正缘于现代市民价值观的清醒认识。张爱玲对现代市民白日梦的解构,预示着现代市民小说进入了更为清醒、更为现实的成熟阶段。将现代市民“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赋予了更为深沉的道德涵义,张扬了日常现代性的可能性,为我国文学现代性进程提供了新的范本。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女性小说塑造的梦幻"疯女人"形象,在文本中大体有三种形态:隐匿、飞翔和治疗。她们有着共同的特点,都以"梦幻"为主要表现特征。"梦幻"为"疯女人"形象的塑造增添了不少以往"疯女人"形象所不具有的表现方式和性格特点,为当代女作家建构并想象新的女性形象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与王安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两位重要的女作家,其都市小说创作有一定的相似性。从她们对都市女性生存境遇的刻画、对市民日常生活的描写及共有的怀旧意识三方面比较她们的异同,指出王安忆的都市小说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张爱玲的笔法,并拓展深化了都市小说的内涵,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兼采传统诗学原理和当代文学理论,管窥抒情诗传统在当代文学作品中的转化方式。以汪曾祺小说《受戒》为例,提出:汪曾祺的诗化小说承接了抒情意境这一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在自律和他律、现代和传统的融合中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15.
女娲意象这一神话原型对毕淑敏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毕淑敏小说立足于女娲式的民族精神积淀和现代女性独立、自尊、坚韧的中介点,从"创世""救世"等角度广泛展开,深入开掘,从而完成理想的女性塑造。毕淑敏笔下的女性形象的品格特征与女娲意象两者之间存在着命脉相传的对位性关联,在她们身上融合了毕淑敏对生命传承、生存抗争、女性品格的深刻阐释。伴随着源远流长的女娲原型神话,毕淑敏笔下的女性形象也获得了无限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赵树理小说的怨恨来源于以下诸多冲突:创作方法和创作目的的冲突,文化立场和文化人格的冲突,民本立场与官本立场的冲突,社会功利与文学审美的冲突,革命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冲突,农民立场与知识分子立场的冲突。赵树理的冲突是整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冲突,赵树理的怨恨是整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怨恨,中国现当代文化就在这种无尽的冲突与怨恨中呼啸前进。  相似文献   

17.
公安题材小说尚未进入现当代文学的主流学术话语体系。公安题材小说不能等同于侦探小说,公安题材小说有公安侦破小说和非公安侦破小说,公安侦破小说与警探小说(侦探小说中的一种)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两者都遵循着一定的写作模式,主要角色多是警察。公安题材小说因贴有“公安”标签,突出的是人民警察的“职业特征”。“职业特征”则蕴含职业精神,体现人性深度。公安题材小说应定义为以文学的笔法书写公安系统人民警察的工作、生活、命运遭际和心理流变等,并凸现“公安”这一职业特征的艺术样式。  相似文献   

18.
劳伦斯小说把大自然当作潜在的说话对象,赋予大自然以生命的血肉,将自然人格化。不仅如此,他还为读者塑造了一系列自然之子形象,直观体认人类在天地间存在状态。这一切既彰显出作家心中的神性之光、理想之光,也表达了作家对现代工业社会孤独而痛苦的沉思。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东北女作家萧红,勇于打破传统小说的创作模式,以其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意境,主观抒情的色彩和绘画美的特点,在现代小说园地独领风骚,显示出女性作家“越轨”的笔致和“力透纸背”的内蕴。《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是最具代表性的。本文试从微观和中国传统美学角度对这两部小说加以论述,进而认识其散文化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20.
论21世纪大陆新武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大陆新武侠"简称"大陆新武侠",这-概念于2004年正式提出.大陆新武侠具有鲜明的不同于港台新武侠的特点:一是大陆新武侠的"江湖"表现了后现代语境下的现代追求;二是女性武侠小说作为一个突出的现象改变了武侠小说性别政治的固有格局;三是强调学养与智慧的武侠智性写作,丰富和提升了武侠小说的类型界域与文体品位;四是大陆新武侠的广域叙事,从知识立场上拓展了武侠小说的文体类型.上述特点,共同形成了短短几年来大陆新武侠创作的繁荣,表现着大陆新武侠巨大的类型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