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退化是人类必须解决的两大课题,而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已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产生严重冲击,现行国际法律制度对此没有作出有力回应,这使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面临严峻挑战.本文认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上,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以导致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共同因素为行动主要对象,增进《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制度型构、公约执行、机构运行和履约机制等方面的共同进步和协调统一,协调两大国际条约体系,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碳海底封存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但需要包括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在内的法律制度加以规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伦敦公约>及其<1996年议定书>等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公约为处理二氧化碳海底封存提供了国际海洋环境法基础.然而,仍需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来推进和保障二氧化碳海底封存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生物多样性公约>建构了以遗传资源利益分享权为支点的遗传资源财产权.基于<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遗传资源财产权,内蕴着从遗传资源所有权递进到遗传资源特别财产权利的法律逻辑,隐藏着遗传资源所有权和遗传资源特别财产权利的内涵.遗传资源特别财产权利,为我国制定遗传资源(财产权)保护法提供了理论支持,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提供了私权保障.  相似文献   

4.
多边贸易体制下的碳税问题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边贸易体制(wTO)通过世界贸易自由化提高经济福利,气候变化多边体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由于两个截然不同的多边体制的目标并不必然一致,而绝大多数的WTO成员方同时又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潜在的冲突.碳税和边境税收调整是实现<京都议定书>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实施是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面临的最大冲突.探讨碳税相关问题及其与WTO规则的可能冲突,对合理运用两大机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冯华 《广西社会科学》2008,(10):100-103
生物多样性需要进行国际合作保护.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中重要的国际法文件主要有<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及<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并公正和公平分享通过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波恩准则>.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建立国际惠益分享机制,遵循公平分享原则、发展中国家优先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惠益分享方式上可有货币和非货币两种选择.  相似文献   

6.
从美俄卫星相撞事件看航天活动之损害赔偿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航天活动的日益频繁,空间物体致人损害的事件也不断发生.2009年2月10日发生的美国与俄罗斯卫星相撞事件,再次引起了人们对航天活动致人损害的国际赔偿责任问题的关注.1972年联合国<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公约>,简称<责任公约>,是航天国际损害赔偿方面基本的法律依据.<责任公约>规定的国家责任原则以及绝对责任和过错责任的责任基础原则都是颇有特色的.但公约的制定与生效毕竟已经经过了近40年,如今<责任公约>出现了一些不能适应新形势的情形,有必要进行重新思考和加以适当改进.  相似文献   

7.
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国际气候立法的发展对各国的能源法制产生了深远影响."巴厘岛路线图"的制定以及<哥本哈根协议>的出现,标志着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的"后京都时代"即将来临.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其能源法制在"后京都时代"面临着严峻挑战,急需从能源法制理念、能源管理体制、能源立法体系、能源法制具体制度、能源国际合作法制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调整和变革,以期为实现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法制支持.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障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现代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设计.我国是航运大国和海员大国,通过立法维护海员的合法权益,是促进我国海运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出台对我国海员社会保障立法具有重要影响.有必要借鉴<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关于海员的社会保障条款,结合我国国情,从构建海员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明确海员劳动关系、充实保障内容、确定纠纷处理机制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制定我国海员社会保障特殊立法问题.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大会2005年通过的<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在电子商务法和国际合同法领域均有诸多创新.<公约>有关电子签字的可靠性和电子通信的发出时间的某些规定比我国法律的规定更为合理,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应作相应修改和补充;<公约>有关电子通信的收到时间和当事人所在地的规定,有些值得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借鉴,有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公约>有关当事人的信息披露、要约邀请、自动电文系统、合同条款的提供备查、电子通信中的错误等方面的规定,则是我国相关立法所没有的,值得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借鉴;自动电文系统的引入对我国刑法立法也将产生影响;<公约>在协调现行统一法公约和消除发展电子商务障碍等方面的工作和立法技术,也给我国电子商务立法以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永明 《社会科学》2008,78(3):123-131
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制度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两个重要制度.尤其是随着专属经济区在<公约>中的地位的确立与适用,国际社会对海域划界应适用的原则产生了极大争论.从两制度的成型与内容、法律地位与权利基础、以及两者的关系与划界考量的要素等方面来看,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制度是两个不同而独立的制度,不可替换,尤其是专属经济区不能对抗大陆架制度.  相似文献   

11.
论生物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是生物学、法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新生事物,随着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协同发展,它已经全面进入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然而国际上和各国对于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的法律调整还处于空白状态。对此,一种观点认为,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应被定性为遗传资源,进而可以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来加以保护。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并非《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中的遗传资源,不适用该两项公约调整。基于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对国际法律规范的解读,可以发现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在性质上属于遗传资源,可适用《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从而终结其法律调整的空白状态。国内亦需完善相关立法,加强对遗传信息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部土地荒漠化防治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荒漠化不仅是我国西部地区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制约我国西部大开发顺利进行的主要瓶颈之一.面对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吸取国外相关法律措施,提出在资源管理和决策上建立部门交叉合作的协调机制、在"禁限制度"中建立一个西部固沙植物保护名录等一些完善我国<防沙治沙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的法律建议,力求能对我国西部土地荒漠化防治的法律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介绍《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宗旨与主要内容,世界遗产评选的基本情况,中国履行公约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分析中国世界遗产在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科学价值、人文精神、美学等许多方面对全人类具有的独特价值与普遍意义。提出实现中国世界遗产持续发展必须在科研、教育、宣传、人才、机构、法规、国际合作等方面应采取的一些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是国际人权宪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已经签署该<公约>,但尚未批准.本文指出该<公约>有不同的中文本,研究了其中比较通行的现代汉语文本,发现了其中的诸多谬误.文章建议中国政府组织各部门和专家研究<公约>的文本问题,建议我国政府确定<公约>中文作准本,以便<公约>的批准和执行.作者还提出了解决<公约>中文本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欧盟海上保险合同的法律适用规则极具特色.欧盟以风险所在地为分类标准,分别对其领域内外的海上保险合同规定了两套不同的法律适用规则:对内适用欧盟保险指令中的冲突法规则,对外适用<罗马公约>的规定.这种立法模式源于意图扩大欧盟领域内外的保险服务市场,以及同时保护欧盟内部被保险人合法权益这一看似冲突的立法目的,但从长远来看并非可取.最可行的方法是将<罗马公约>扩大适用于承保风险位于欧盟领域内的海上保险合同,同时根据<罗马公约>第4条,对不同的海上保险合同分别确定最密切联系地.  相似文献   

16.
国际海洋法视野中的南海争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鉴  汪翱 《学术界》2008,34(1):254-259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之前,南海争端的重点是对岛屿的争夺以及对其主权的确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后,南海争端主要表现为海洋权益的争端.由于海洋法公约存在不足,一些周边国家借此曲解公约,大肆瓜分南海海域,并以此来谋求对南海各岛屿的占领.但海洋法公约同时也为解决南海争端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以<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相关国际法为基础,通过各国友好、和平协商,才是解决南海争端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7.
当前,面对广西应对气候变化所面临的挑战,广西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应对措施,但是还存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主要还处在政策阶段、缺乏专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广西应重点解决资金、体制机制、能力建设等问题,从立法的模式和层级、立法的内容等方面加强立法。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在我国政府法制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公民的知情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条例>实施两年来,地方政府在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方面的实施情况如何?问题何在?本文以浙江省11个市政府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为研究样本,对照<条例>规定,总结分析了依申请公开制度的实现情形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缺乏应有的规则意识和公开理念是限制<条例>有效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一个三峡人与三峡珍稀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国家"(mega-biodiuersitycountries)之一.在<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交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占156种,约为其总数的1/4. 长江上游森林生态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把长江上游森林生态区确定为全球200个重要生态区中的25个最关键生态区之一,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CI)也把该地区确定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0.
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各国都十分注重加强能源立法以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在出台专门的"气候变化法"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构建和完善以正在制定中的<能源法>为核心的能源法律体系,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制度路径.作为能源领域的基本法,<能源法>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法律体系中具有引领和主导、衔接和协调的制度功能.在<能源法>中,我们应当坚持"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设计安排能源环境保护的制度内容,体现和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