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唐代盛行饮茶,《茶经》的问世与茶道的形成,大为强化了原有茶文化的品位,不仅与茶本身相关的种茶、采茶、煮茶、饮茶、品茶具有技术、文化韵味,而且与茶间接相关的茶具,诸如茶瓯、茶托、茶釜、茶水等等也沾上了文化色彩,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并以跻身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林而著称于世.那么唐代茶文化的内涵表现在哪几方面呢?  相似文献   

2.
现代日本已形成精神内涵更为独特、丰富的茶文化体系,古老的茶文化发源地中国在漫长的茶文化演绎过程中,并没有形成有着鲜明特点的专门的茶文化体系,而是更倾向于生活化与实用化的发展。相对于日本茶道秉承传统、自成一派、从“精神文化”普及至“实用”的蓬勃发展现状,更注重在传统文化中追求不断创新和“中庸和谐”思想的中国茶文化进入衰微停滞发展阶段。现在日本茶文化已“回流”至中国,正在生活与精神层面对中国的茶文化产生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旭霞 《河北学刊》2005,25(6):124-129
元曲里所反映的茶文化形态,为我们从侧面了解元代茶文化发展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感受它厚重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美学价值,提供了极具认识意义的珍贵文本:渗透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饮茶风习,兴旺繁盛的专业、兼业茶馆,形形色色的茶品、茶器,寄寓情怀的茶艺,回归自然的茶道,可谓是元曲为我们翻开的一部时代的、民族的茶文化形态学。  相似文献   

4.
《茶经》的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茶经》是应时而生的产物———外因纵观我国数千年来茶道文化的发展历史,茶道文化之兴衰从来都是以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条件为依存的。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正与大唐盛世这一时代背景息息相关。1.经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文化从西汉形成以后 ,便由南向北、由庙堂向民间推进。其中向日本传播的三次高峰分别产生于中唐时期、南宋时期与明清时期 ,它们也同样体现了茶文化传播的总体特点 ,并促成了日本茶道的诞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蕴涵丰厚,可是研究专著尚不多见。本书从广义文化的角度,对中国茶文化的含义、特点、茶文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中国茶文化对人类文明的作用等,进行了翔实的考察与探索,给人们以有益的启迪。本书作为一部专著具有如下的鲜明特点: (一)对中国茶文化的萌生、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茶文化所包含的茶艺、茶道、茶的礼仪和生活中与茶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茶文化所融汇的儒、道、佛诸家的思想和哲理等,都依据翔实  相似文献   

7.
中唐以后,随着茶道的兴起,茶道中人非常注重对于饮茶用水的鉴别、品评与选择。同时,唐代众多诗人将自己在饮茶中对于不同山泉、江河溪水与井水的清纯甘关和亲身感受,以诗歌的形式加以吟诵与赞美,尽情抒发内心深处的浓郁情感,赋予茶道以活的灵魂。笔者考证了陆羽、刘伯刍和张又新对饮茶用水的鉴别与品评标准,并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的重要演讲中,将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俄之间的茶叶贸易网络称为"万里茶道",并将其与当今的中俄输油气管道并称为"世纪动脉".作为近代中国茶文化向世界传播的历史见证,经历了清初、中期的兴盛到清末民初的衰败,万里茶道在地缘政治关系、跨界民族文化融通、文化遗产创新方面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及中蒙俄经济走廊高质量建设中,更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开发与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茶道、花道与香道是日本文化的三大瑰宝。其道义与日本文化的精髓渗透到了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日本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日本民众的广泛传承,参与其事者不乏其人。茶道、花道与香道以不同的文化形式,展示了日本民族文化的共同特色。  相似文献   

10.
"茶艺",代表中国茶文化的特色,和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鼎足而三,殊途同归,共同屹立在国际茶文化的最高峰。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茶艺"之缘起——"煎茶"杂饮时期;"茶艺"之定型——"点茶"斗饮时期;"茶艺"之转型——"泡茶"品饮时期。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艺规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中国茶艺的规范问题提出一个系统的讨论结构,分别论述了茶艺范畴的思想性、艺术性、制度性和技能性;茶艺具有表现、感动和感化的功能;茶艺评定的科学性、生活性、文化性和艺术性准则;茶艺在生活、经济、文化等领域得到应用等。这些研究试图进一步完善茶艺的学术体系,并对现实的茶艺工作起到理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化的社会功能与道德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其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不仅是中国人始终恪守的道德情操,而且也是华夏文化的真谛所在。如今随着世界科技经济文化的不断融合,文化的社会功能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文化的道德问题也由此开始显现,文化的不道德行为正日益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民族,影响着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影响着我们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杭州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是我国也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古老的产茶胜地,保留了古老清新的制茶用茶方式、自然质朴的茶礼、丰富多彩的茶风俗等独特的茶文化。旅游界应更新观念,为杭州茶文化旅游开发创造条件,不断丰富茶文化旅游项目,加强茶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使杭州茶文化旅游创造出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李蕊 《学术探索》2012,(11):134-137
汉语和日语中有不少同形词。这些汉日同形词中有一部分是在两千多年前汉字传入日本时保留下来的;有一部分是日本人在吸收西方文化时,使用汉字造出来的新译词,而后又被引入汉语中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我国制造出来的新译词,被日语吸收过去的。中日两国语言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相互之间的影响涉及很多方面,尤其是文字、词汇的联系尤为紧密,但是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日汉同形词的词义产生了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文化起源于巴蜀地区,也就是中国的西南。道家尊道贵德、重人贵生、天人合一等思想成为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和重要源泉。中国茶文化与茶产业呈现了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茶文化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中国茶产业走向高效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的起源学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当今社会,中国茶文化没有随着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发展、强大。中国曾经有过影响过世界的文化,如丝绸、陶瓷、中医药、茶文化等,现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原有的古典文化慢慢的被稀释、蚕食。本文从茶文化史的角度出发,以茶的起源为中心学说进行研究,并提出我们更应该再深入学习曾经引以为自豪的中国文化。茶文化没有过时,并且永远不会过时,永远都是中国的一部分,组成中国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书院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朵奇葩。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中国的书院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教育制度在明清之际传入日本,尤其是《白鹿洞书院学规》对日本私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日本私塾咸宜园是江户时代最大的汉学塾,虽然它不具备书院祭祀、藏书等功能,但深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影响。无论是中国的书院还是日本的私塾都实行开放政策,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注重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并且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刻苦钻研学问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