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解决多对多谈判难于组织和难与决策支持的问题,协调人被引入到多对多谈判研究,构建了基于协调人的多对多谈判冲突模型,对基于协调人的多对多谈判问题进行分解,利用启发式算法对协调入问题求解帕累托解,通过帕累托解点的移动获取帕累托最优解,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分析验证了基于协调人的多对多谈判支持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在理性约束下供应链知识共享是一种囚徒困境。通过构建博弈支付模型,本文分析了成员企业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的决策行为,提出可通过改变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偏好、使用显性合同、利用隐性合同、进行重复博弈等方法改变原有博弈结构,创造新的激励机制,在满足成员个人理性前提下实现供应链整体的理性,使知识共享走出囚徒困境,实现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帕累托最优均衡。  相似文献   

3.
基于环境策略在被动阶段和主动阶段的不同,且一些企业已启动主动减排阶段的产品创新策略。本文在碳减排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对企业主动碳减排创新策略实施进行研究,引入碳排放交易制度及政府补贴激励,构建了政策驱动下的企业主动碳减排成本收益模型和行业成本收益模型。以矩阵正定性判定企业碳减排是否存在最优策略,同时探讨该最优策略能否实现行业帕累托最优以及如何实现。研究表明,企业主动碳减排创新策略存在最优,企业对碳减排策略的投入随着其相应减排效果系数、减排收益系数与碳排放交易下政府超额补贴系数的增加而加大;行业实现帕累托最优需要政府激励政策引导,且碳排放交易下政府超额补贴系数为行业内定值,随行业内各企业减排效果与创新收益的增加而减少。此外,根据实地调研和相关文献的数据,对模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赋值,并以水泥企业为例,通过典型算例分析和关键参数灵敏度分析进行模型有效性验证。算例分析结果证实了创新收益和政府碳排放交易下的补贴激励是企业主动碳减排的关键因素。本文从阶段划分的视角对碳减排问题进行尝试性研究,可为企业主动碳减排创新策略的实施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此外在政府引导企业碳减排帕累托改进过程中,应保障企业碳减排效率在同一水平,创新力较强的企业,减排量相应较大,从而实现碳减排的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碳税-碳交易并行的混合碳政策下,面对存在低碳偏好的市场,以单一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研究对像,考虑其生产和销售存在一定竞争关系或替代关系的两种不同产品时,供应链企业的最优定价和减排决策,并改进收益共享契约,提出通过构造同解方程进行契约设计的新思路。研究发现,制造商和零售商采用改进的收益共享契约可以使得自身利益实现帕累托改进,并确保供应链的整体利润达到帕累托最优,而契约中的收益共享金额主要取决于双方的溢价能力和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只要它在特定范围内波动,供应链就可以实现协同。最后,利用数值例子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一个季节性商品销售环境下的两级供应链库存决策模型,在分析传统回收契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特殊的回收契约,讨论不同契约参数下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决策.研究表明,在该契约下通过合理的契约参数设计,供应链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用一个算例对结论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针对具有风险厌恶的零售商,建立了权衡期望利润和条件风险值(CVaR)的均值-风险库存优化模型,给出了离散需求分布不确定条件下能实现帕累托最优但具有较高保守性和非帕累托最优但具有较低保守性的两种鲁棒对应。针对不确定需求分布,在仅知历史需求样本数据情况下,应用统计推断理论构建了满足一定置信水平的基于似然估计的需求概率分布不确定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拉格朗日对偶理论,将上述两种鲁棒对应模型转化为易于求解的凹优化问题,并证明了其与原问题的等价性。最后,针对实际案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系统参数和样本规模对零售商最优库存决策及其运作绩效的影响,并给出了零售商期望利润和条件风险值两个目标权衡的帕累托有效前沿。结果表明,采用基于似然估计的鲁棒优化方法得到的零售商库存策略具有良好鲁棒性,能够有效抑制需求分布不确定性对零售商库存绩效的影响。而且,历史需求样本规模越大,鲁棒库存策略下的零售商运作绩效越接近最优情况。进一步,通过对比发现,两种鲁棒对应模型虽然保守性不同,但在最终库存策略上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7.
绿色营销实施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明侠 《管理科学》2001,14(6):28-31
绿色营销是一种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企业实施绿色营销不仅涉及到自身经营的众多环节和方面,而且也受其它企业决策的影响,绿色营销的全面实施是企业间博弈的结果.建立了完全信息下企业间的绿色营销博弈模型,讨论了不同条件下博弈模型的不同解,并据此提出了取得模型帕累托解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不同风险偏好组合的供应链协作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德礼  郭琼 《管理科学》2005,18(5):7-10
研究了供应商和零售商在不同的风险偏好组合下的供应链协作方式,建立了相应的供应链协作模型,并求得了其帕累托最优解,最后通过算例对其进行了验证分析,并探讨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知识创新团队激励机制设计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首先描述了团队创新中"搭便车"现象和由H0lmstrom设计的激励机制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解决免费搭车问题的激励模型,最后结合算例与原模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证明了该模型可通过纳什均衡实现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基于水平创新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探讨了人口增长、自然资源耗竭、内生技术进步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对模型的社会最优均衡分析和竞争性市场均衡分析,分别求出了均衡解、均衡解存在性条件以及在人口增长和资源约束下经济可持续增长所需的条件,并证明了分权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均衡解往往是非帕累托最优的,进一步分析了导致市场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及其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1.
We examine firms' propensity to adapt their R&D collaboration portfolio by establishing new types of R&D collaboration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partners (suppliers, customers, competitors and universities & publ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We argue that existing R&D collaboration with one of the two value chain partners (suppliers or customer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new R&D collaboration with the other value chain partner to ensure temporal alignment in innovation within the value chain. In contrast, issues related to governance and unintended knowledge spillovers suggest that ‘horizontal’ R&D collaboration with competitors only spurs R&D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partner types if such competitor R&D collaboration has been discontinued earlier (‘delayed temporal alignment’). We posit that persistent prior R&D collaboration with institutional partners is an antecedent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R&D collaboration with industrial partners, and that discontinuation of a particular type of R&D collaboration is likely to lead to a restart of such R&D collaborative effort. Strong prior innovative performance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that firms establish R&D collaborations with new partner types, except for R&D collaboration with competitors, since the most innovative firms may fear leakage of proprietary knowledge to rivals. We find broad support for these predictions in a large panel of Spanish innovating firms (2004–2011). Our findings highlight that it is not just the configuration of R&D collaborations with existing partner types that predicts tie formation with new partner types, but also the intertemporal pattern of prior R&D collaboration and managerial discretion provided by past innovation success.  相似文献   

12.
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决策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翁莉  仲伟俊  鲁芳 《管理学报》2009,6(12):1648-1652
识别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是成功实施供应链知识共享的重点。以具有Stackelberg博弈特征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不同情况下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决策行为,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供应链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知识共享行为受到了知识价值、共享收益以及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资产重组条件下知识创新联盟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的交易成本理论适于解释基于企业知识利用的传统产品联盟决策,而实物期权理论更适于诠释基于企业知识开发的新兴联盟机理.依据知识联盟阶段性创新的特点,结合联盟期权设计和评价的内在性要求,利用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对上述观点加以论证.结果表明,资产重组复合期权的有效评价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知识联盟决策,联盟资产价格的不确定性和联盟成员创新投资比例的变化会造成联盟成员之间的价值创造差异,联盟成员即使能够独立完成知识创新项目,仍然可以通过联盟期权的战略选择实现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现实,本文基于贸易信用融资模式,引入税盾效应,建立了由单一核心供应商和单一经销商组成的含税盾的贸易信用模型,探讨有融资需求的经销商进行订货、核心供应商定价的决定策略,探究不同计息方式的价值实现和融资模式优选。通过stackbelberg博弈、比较分析和算例验证,研究发现以订货量确定为基准,融资需求出现的时点对供应链企业计息方式的选择均有影响。税法关于利息抵扣上限、贸易信用贷款利率、订货量等均影响经销商计息方式的选择,融资额度影响其订货策略;生产成本的差额、定价策略影响供应商的计息方式。  相似文献   

15.
考虑努力水平和决策风险偏好的供应链期权销量担保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销售商和供应商组成的简单两级供应链,在供应链参与企业的风险偏好影响其决策选择,以及在需求随机并受销售商营销努力水平影响的市场环境下,建立了基于销量担保期权的供应链契约模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期望损失的期权定价方法,分析了努力水平和决策风险偏好双重因素对参与企业的决策及其供应链协调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考虑努力水平和决策风险偏好差异时,单纯的期权销量契约无法实现供应链协调。为此,引入收益共享和努力成本共担策略,对原契约模型加以修正。在修正契约中,当收益共享比例和努力成本共担比例满足一定条件时,修正的期权销量担保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协调。最后,提供了一种模型优化分析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了研究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考虑由具有批发定价权的零售商和生产规模不经济的制造商组成的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构建仅制造商具有公平偏好、仅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以及双方同时具有公平偏好等三种情形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探究上下游企业的公平偏好对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均衡决策与效用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无公平偏好时的最优产量相比,供应链成员(仅制造商、仅零售商和双方同时)具有公平偏好时制造商将会增加最优产量,提升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而且满足特定条件时批发价格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2)双方同时具有公平偏好对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最优决策与效用的影响最为显著。(3)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最优决策与效用分别同上下游企业的公平偏好系数之间可能都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具体还与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和制造商的生产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数值分析结果也证实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7.
基于核心制造规范的外包决策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将制造规范概念引入外包决策,从考虑企业长期绩效和长期竞争力的角度提出了一个以制造规范核心度和流失度为控制变量的二维外包决策模型。决策模型将外包环境分为九种类型,涵盖了从内部制造、各种形式的外包,到简单采购等所有"买或做"的决策,尤其是对介于自制与简单采购之间灰色地带的外包,给出了考虑提供制造规范主体和供应商类型的不同类型合作和联盟治理结构策略。对四个不同类型的企业典型产品近1000个零件的外包决策进行了统计分析,实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模型对现实世界观察到的制造企业由于没有按照其中规律行事而导致失败的原因做出了合理而明确解释。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促进政企双方开展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合作,政府和协议企业需对物资的采购定价及生产能力的储备数量进行合理决策。基于此,文章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利用供应链契约中的数量柔性契约建立了生产能力储备模式下的应急物资储备与采购定价模型,并进一步考虑了协议企业存在储备约束的情况。在利用逆序归纳法求解出合作下企业的生产能力储备量及相应的政府采购定价决策后,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储备周期内灾害事件的发生概率与企业最大储备量约束对双方决策及各自成本收益的影响,为政府的采购定价及企业的储备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文章还给出了约束双方决策时的参数条件,因而也为政府在目标企业的选择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改进蚂蚁算法的拉动式供应链动态调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拉动式供应链调度动态性的产生根源,指出由于存在供应链协作成员之间复杂的协作与竞争关系,导致了供应链动态调度的特殊性;分析了供应链动态调度过程中的两个主要瓶颈.为了合理解决瓶颈问题,在优化供应链动态调度过程中引入蚁群觅食的寻优机理,并对其进行特定的算法设计及改进,提出供应链动态调度的蚂蚁寻优算法.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20.
Locational aspects of a firm's value chain configuration are recently gain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by academics, practitioners, and policymakers. In this vein,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B) literature has produced a substantial body of knowledge on the offshoring phenomenon, offering a sizeable and constantly growing amount of evidence related to the offshoring organization and its organizational and managerial specifics. In this study, I map and asses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offshoring of value chain activities. In the course of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I analyze a total of 63 studies from leading IB research publishing journals and synthesize them into an integrating framework that links offshoring with its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In doing so, this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ffers a two-fold contribution: On the one hand, it helps to identify gaps that IB scholars need to address 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 the existing body of knowledge on offshoring. On the other hand, it provides practitioners with a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repertoire that increases the quality of their offshoring-related decision-mak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