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利用2015-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税收规避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降低了被持股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影响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信息不对称方式抑制企业税收规避。异质性检验表明,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外部融资成本更高、内部代理问题更加严重的企业中更能够发挥抑制税收规避的作用。拓展性分析发现,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越长,抑制税收规避的程度越高;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相比国有股权及其他机构投资者持股更能够发挥抑制税收规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培育机构投资者是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的重点,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起着关键作用。基于2010—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具体表现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抑制了雇佣冗余,缓解了雇佣不足和解雇过度。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两类代理成本的降低和融资约束的缓解是机构投资者提高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重要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更显著,劳动密集度则对两者关系无显著影响。因而,吸引优质机构投资者、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和加强市场化建设是提高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内部人减持行为,证监会于2017年5月修订实施了减持新规,规定内部人必须预披露减持计划。从内部人交易预披露视角出发,选取2014~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减持新规对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减持新规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股票定价效率;减持新规主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投资者搜集信息并参与交易来提升股票定价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减持新规的政策效应在分析师关注和机构投资者持股较低的公司中更强。研究结论表明,进一步完善内部人交易信息披露制度,不仅能有效规范内部人的违规交易,也有利于改善资本市场信息环境,提高市场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汉语词汇学理论,利用“类词缀”特征的文本分析方法建立了企业转型升级词库,并对转型升级信息披露水平进行了测度;以2009~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转型升级信息披露水平与机构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且分析师预测分歧发挥加剧抑制作用的调节效应;进一步明晰了转型升级信息披露对异质性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不同影响,从转型升级绩效的调节作用、企业市场价值的中介作用及其脉冲响应,揭示了转型升级信息披露影响机构持股的转型升级绩效不佳的替代机制、市场价值反应的滞后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动机入手,分析了机构投资者与信息透明度的关系。研究发现:(1)当上市公司存在再融资动机时,信息透明度会显著提高;当上市公司存在规避退市动机时,信息透明度则会降低。(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信息透明度呈正向关系,表明在我国机构持股具有治理效应。(3)当上市公司存在再融资动机时,机构持股比例与信息透明度的正向关系会更加显著;但当上市公司存在规避退市动机时,机构持股比例与信息透明度的正向关系并无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正确定位和理解市场中机构投资者角色和功能,以及规范上市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
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是近些年公司金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采用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数据,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越高,资本结构越快速向目标资本结构进行调整;相比非独立机构投资者,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更加显著地促进了资本结构的快速调整。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尤其是独立机构投资者在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上市公司和监管部门提供了改善资本结构决策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以2011—2015年我国深沪两市A股具有连续财务数据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的影响,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改变资本结构的路径以及对其调整是否有效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调整速度正相关,持股比例越高的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越快;在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路径方面,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企业更多地采用债务融资方式来调整资本结构;最后以企业目标资本结构与实际资本结构资本成本的比值来表示调整效率,说明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理论上境外投资者持股对于新兴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一般具有两种相反方向的作用。基于中国沪深股票市场2012-2014年1 393只股票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Ⅱ)等境外投资者持股对于中国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境外投资者持股会显著提高中国股票市场的知情交易概率,即增加中国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境外投资者更倾向于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获取利润,而非致力于改善当地市场的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产品市场竞争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选取2014—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产品市场竞争都能降低权益资本成本;产品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降低权益资本成本效果越明显;上述变量特征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比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根据研究结果,对企业与相关监管机构提出建议:企业应更加注重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协调发展,在不断提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同时,完善自身市场竞争机制,以达到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目的;监管机构应加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立法,规范我国资本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09—2011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及其持股比例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利于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行为不仅不能促进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还可能产生不利于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但是,当机构投资者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时,或者在没有重仓持股情况下的相对长期持股行为,反而表现出不利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高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风险投资机构拥有卓越的组织管理团队和专业技术人力优势等特点,能够对被投资企业的价值起到积极的提升作用,同时对公司治理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能向资本市场传递有关企业的有利信号,但市场中参差不齐的机构投资者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显然不能一概而论,因而异质性的研究对于识别和吸引优质的机构投资者并有效发挥其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本文选取了风险投资这一独特视角,探究其参与对被投资企业的信息披露问题所产生的影响,以2009-2011年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普遍性检验,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参与的上市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显著高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上市企业,且这种显著性随着风险投资的参与程度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机构投资者在过去十几年规模和数量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其在资本市场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一直没有定论.通过考察2006-2014年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交易行为,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整体股价同步性偏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股票股价同步性更低,而机构投资者交易的增加却未能降低股价同步性.机构持股和机构交易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机制和对不同规模的股票影响不尽相同,通过进一步考察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发现各类型机构投资者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信托、养老基金和QFII的持股和交易行为都会降低股价同步性,有利于市场信息效率的提高.为了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提高市场效率,应在继续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同时改善机构投资者结构并优化基金经理业绩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3.
作为重要的外部制度环境,营商环境优化能否提升企业ESG表现值得关注。基于此,以中国资本市场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优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机制检验揭示,营商环境优化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加强环境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公司治理水平三大机制提升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大时,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和评价,增加信息有效供给和监管供给,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是推进资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深市2009—2015年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信息披露质量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促进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发现,相比于制度环境好的地区,在制度环境差的地区,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的信息披露质量考评相关制度在投资者保护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为企业加强自身信息披露建设、政府推进投资者保护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从投资人认知差异视角,实证检验其对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公司比,持股比例高的公司综合收益具有更高价值相关性,说明机构投资者能更有效认知综合收益信息,不同类型投资者的认知差异对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存在显著影响。而在其他综合收益的增量价值相关性上,机构持股比例高的公司与其他公司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净利润基础上增加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并没有显著提高模型对企业价值的增量解释能力。对于解释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不同结论的原因,规范引导机构投资者发展,持续完善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列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稳定型机构投资者秉承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在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增强资本市场韧性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基于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盈余平滑为会计信息质量的衡量维度,考察了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不同属性盈余平滑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在降低股价同步性方面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可以促进企业的信息属性盈余平滑,抑制机会主义属性盈余平滑;稳定型机构投资者通过促进信息属性盈余平滑降低了资本市场的股价同步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当企业内部控制较差、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时,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信息属性盈余平滑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要加快建设机构投资者体系,发挥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积极作用,以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2008—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Poisson回归从静态、动态及异质性视角分析机构投资者在个股异常收益风险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从持股静态水平上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重上升并不会起到稳定公司未来股价的作用,反而会加剧个股在未来的异常收益风险,且这一风险叠加效应具有非对称特征,即持股比重上升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较为明显;从持股动态变化上看,机构“净增持”并不会助推当期股价暴涨,但“净减持”却会加剧当期股价暴跌;从风险叠加效应的异质性上看,[JP2]公司规模越大(机构进出越便利)、机构股权集中度越高时,对异常收益风险的正冲击越强。此次研究对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收益异常波动中究竟是扮演了“稳定器”角色还是“助推器”角色进行了识别,为优化机构投资者监管、防范股价异常波动风险提供了参考依据。[JP]  相似文献   

18.
遏制企业“脱实向虚”趋势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所在。本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分析师跟踪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资本市场的分析师跟踪能够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进而降低“脱实向虚”风险,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其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分析师跟踪的作用效果系通过缓解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和监督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实现;拓展性研究显示,机构投资者外部治理作用在一定程度弥补了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不足,相较于被动型机构投资者,主动型机构投资者发挥了更为显著的调节作用。本文丰富了企业金融化的市场化治理机制研究,对于我国大力发展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队伍,积极引导金融服务回归实体经济具有一定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9.
证券发行制度改革是金融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基于2009—2020年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对上市公司发行期间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通过核准制上市的公司相比,通过注册制上市的公司在发行期间的盈余管理程度更低,会计稳健性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所在地区的法治化水平越高,注册制改革对盈余管理和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越小;在集中程度较高的行业和高管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中,注册制改革发挥的作用更显著。因此,政府应进一步推动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法治化,以提升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企业应充分重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更好地匹配法治环境,以吸引更多的价值投资者。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指令驱动的连续竞价市场中流动性和非对称信息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对股票流动性有正的影响,随着其持股比例的增加,市场上买卖价差降低、深度增加,单位深度下的价差也将降低;机构投资者能够显著减少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降低流动性成本;以国有股权和法人股权为代表的公司内部人对股票流动性没有显著影响,但也能够明显降低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对降低流动性成本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越分散,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流动性成本越低;机构投资者对改善市场流动性有积极的作用。要提高市场效率,需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避免上市公司股权的过度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