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我妨碍是一种自我价值保护的策略,有助于个体在威胁情境下使自我价值不受侵害。近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就。文章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从自我妨碍的内涵、现状等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我妨碍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成就目标定向量表测查医学生的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医学研究生自我妨碍倾向低于本科生,城市医学生自我妨碍倾向明显高于农村和城镇医学生;医学生自我妨碍与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均存在显著相关;成就目标定向和自我效能感对医学生的自我妨碍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中成绩回避目标定向对医学生自我妨碍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对自我妨碍呈负向预测作用。结合研究结果,相应地提出了在教育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自我价值保护策略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市257名中小学生为被试,对自我效能、成绩定向、任务定向、不确定的控制感、外部归因定向与自我价值保护策略,即自我妨碍、防卫性悲观(包括防卫性期望和反思)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和外部归因定向对自我妨碍策略有显著预测作用;成绩定向、不确定控制感、和外部归因定向对防卫性期望策略有显著预测作用;不确定控制感对反思策略有显著预测作用;自我妨碍、防卫性悲观策略都对学业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内学业自我妨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业自我妨碍成为自我妨碍研究领域的新动向,我国学者也从不同的方面对学业自我妨碍进行研究.将从四个方面对国内学业自我妨碍的研究进行综述:学业自我妨碍的概念、我国学生自我妨碍的状况和特点、学业自我妨碍的影响因素及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恋爱中的女人》被公认为是劳伦斯最有成就的小说。笔者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对《恋爱中的女人》的两位男主人公杰拉尔德和伯金寻找理想自我(文化自我或自然自我)的历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杰拉尔德和伯金追求理想自我的历程及其最后不同的命运反映了劳伦斯的世界观,即现代社会是没有希望的精神荒原。劳伦斯的观点从哲学中人的完整存在的角度来看是片面的,因为文化自我和自然自我是人的两种基本属性和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6.
对自我知识组织的研究主要沿着五条路线展开:自我复杂度,自我概念分化,分开评价、整合评价与重要性突出,自我概念清晰度,自我不一致.自我知识组织具有动态的特点,多重自我和整体自我与心理适应的关系也并非固定不变.从系统论角度来看,自我知识具有整体性、层次结构性、动态性以及环境适应性特点.此外,目前对自我知识的研究还处于经验描述阶段,需要进一步考察的是自我知识组织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学业自我妨碍成为自我妨碍研究领域的新动向,我国学者也从不同的方面对学业自我妨碍进行研究。将从四个方面对国内学业自我妨碍的研究进行综述:学业自我妨碍的概念、我国学生自我妨碍的状况和特点、学业自我妨碍的影响因素及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自我设限是指个体针对可能出现的失败威胁而事先设计障碍以自我保护或自我提升的一种策略。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论文介绍了自我设限的涵义和测量方法,回顾了自我设限与归因、自我效能感、自尊、成就目标的关系,并提出了自我设限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自我的界定     
本文试图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对“自我”加以界定,同时提出了自我的五种属性,并对自我的五种属性作了简要的阐述。本文的目的不在于对心理学关于自我研究的流派进行分析,而是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加以探讨和补充,以弥补目前研究的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网络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化身现象,从文化角度对网络角色扮演游戏的特点、网络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化身存在的意义,以及人们热衷于角色扮演和选择化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化身、自我认同理论的梳理,以及对网络角色扮演游戏的个案研究,以期说明化身在网络角色扮演游戏中对自我认同促进作用。本研究认为,网络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化身成就了人们实现另一个自我的愿望,为玩家提供了一种自我认同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1.
音乐高考生考试焦虑、自我价值感与成就目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武汉随机抽取272名要参加音乐高考的学生,考察音乐类高考生考试焦虑、自我价值感与成就目标的关系。本研究发现:(1)音乐高考生的考试焦虑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焦虑平均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相关分析表明,考试焦虑与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自我价值感,总体自我价值感与回避目标均呈显著的负相关;考试焦虑与回避成绩目标,总体自我价值感与社会取向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自我价值感、趋近成绩目标、掌握目标均呈显著正相关。(3)回归分析表明,考试焦虑对个人取向自我价值感、回避成绩目标的回归方程显著。  相似文献   

12.
自我设限及其影响因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设限是个体在完成任务之前面对可能到来的失败而预先设置障碍行为的过程,是个体面对可能到来的失败而采取的一种应对策略.自我设陷策略的使用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并受到个体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预防个体自我设限一方面要营造合作型的学习环境,减少学习情境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要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提高其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3.
自我价值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价值理论是一种成就动机理论。在充满竞争的学校环境中,学生为了保护自我价值,往往会采取措施避免失败,避免作出缺乏能力的归因。自我价值理论的四象限模型展示了不同动机类型的学生是如何看待能力和努力的,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正确归因的训练,合理地运用奖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努力的双重性和培养能力的增长观。  相似文献   

14.
学习动机的自我理论与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学习动机的自我理论 ,主要涉及自尊、自我效能、自我概念、自我图式等理论与研究。学习动机的自尊研究 ,主要探讨了学生的自我情感或自我价值感对其学习的影响 ;自我效能研究主要关注了学生的学业能力自信对其学习策略的运用、学习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的支配和调节作用 ;自我概念研究主要讨论和实证了更一般的学业能力评价和判断对其学业成就的影响 ;而自我图式研究则从更加微观的角度探讨了具体的可能自我对学生学习的调节和支配机制。  相似文献   

15.
自我设限是在自尊受到威胁的情形下,保护或提升个体自尊的一种策略。本文在理性诠释自我设限的界定、分类及影响它的情境因素的基础上,述评了自我设限及其相关研究,这使我们不仅可以从宏观上整体认识这一领域,而且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其研究现状与动态。  相似文献   

16.
对地方院校师范生的调查表明,师范生在专业承诺、学习适应性和成就动机等方面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级、专业、生源地和就读意愿的师范生在专业承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规范承诺因子的水平最高,理想承诺因子的水平最低。这意味着,师范生对专业责任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但还没有将个人理想很好地融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师范生的专业承诺与学习适应性、成就动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追求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动机能够显著地预测专业承诺水平。提高教师教育的有效性应当从几个方面入手:加强专业学习指导,提高师范生学习适应性;促进专业素养发展,增强师范生成就动机;强化专业认同教育,提升师范生专业承诺水平。  相似文献   

17.
职业生涯设计要求根据个人兴趣、特点,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长处的位置,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职业生涯设计实质上是追求最佳职业生涯的过程,它由审视自我、确立目标、生涯策略、生涯评估四个环节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