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现存由潮人社团始创或资助的学校 ,大多经历了两次明显而重要的转型。第一次是从潮人学校转型为深受中国政治因素影响的华侨学校 ,而在二战后由华侨学校逐渐融入当地的教育体系 ,最终转型为新加坡的公立学校。新加坡潮人社团兴学的历程 ,表明了新加坡潮人社团的教育事业与中国、新加坡的政治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新加坡潮人社团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迁 ,相应调整其教育事业以更恢宏的姿态主动纳入历史的潮流 ,融入国家社会的建设行列 ,去巩固其传统的地位和加强其现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 主要运用文物考古资料揭示潮人历史文化的起源、特点及其发展历程的史学录像片《潮人文化六千年》,不久将与海内外观众见面。该片认为,潮汕的历史文化距今至少六千年,推测至万年以上。这里,仅就其科学依据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魏晋流行风     
袁腾飞 《社区》2013,(20):14-15
魏晋“潮人”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很多新鲜的东西得以流行,“潮人”辈出。  相似文献   

4.
近代港澳与海外潮人对潮汕教育事业做出很大贡献,他们在家乡兴学育才,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为近代潮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奠定了潮汕教育事业的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对港澳和海外潮人对潮汕教育事业的贡献及其历史源流进行较全面的探讨,为加快新时期潮汕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大量翔实的文献资料 ,从北马潮人早期的甘蔗种植业和制糖业 ,与农业、渔业生产、硕莪业生产 ,以及从这些垦植活动中崛起的潮人实业家等方面 ,阐述了早期潮人在北马的开拓性经济活动 ,肯定了早期潮人对北马经济的开发与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潮人与台湾     
潮人与台湾陆集源台湾古称夷洲、流求。潮汕与台湾隔海相望,两地相距只有160海里(296公里)。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潮汕籍台胞约40万人,潮汕是台胞的祖居地之一。潮人与台湾的历史关系源远流长,有史志可考的,最早见于隋朝。《隋书》杨帝记;’‘大业六年二月...  相似文献   

7.
利用公开文献、档案材料和口述资料,勾勒出从潮州大学倡建到汕头大学兴办的历史,并把这段历史放到潮汕地区重视教育和海外移民的文化背景下去理解,揭示海外潮人对家乡大学建设的推动与贡献。  相似文献   

8.
潮汕地区,在中华文化璀璨的大花园中有自己独具一格的区域文化。这就是以内陆文化为主、海洋文化为辅,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有机结合并协调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潮人文化。近现代以来,尤其是1860年汕头开埠以来,由于大量的潮人移民海外,潮汕地区经济结构产生了根本的变化,潮人的文化构成也由此产生了变化,形成了"海内潮人一千万,海外潮人一千万"的人口现状与文化互动格局。潮汕地区的区域文化扩展为海内与海外互动的潮人文化圈,文化的基本特征也产生了根本的变化,形成了以海洋文化为主、内陆文化为辅,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有机结合并协调发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 在粤东潮人的历史文化进程中,韩愈以其治潮八月的功绩使潮人最终完成了自身的封建化进程,备受潮人的缅怀和敬仰。而在韩愈之前的陈元光,其历史地位与作用在潮汕地区还远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其诗歌创作的成就,就更是鲜为人知。本文拟就《龙湖集》等遗存诗篇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其对唐代南方诗坛的贡献等略陈管见,疏漏之处,敬祈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10.
潮人文化六千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序曲有情长风,万里送潮来,无情岁月。千古送潮归。青山依旧,海日又生,在这高山潮水之间,一方水土孕育了一方的潮人,孕育了这独具异彩的潮人文化。我从哪里来?根在何处栽?历史老人说:何须翘首天外,不必四顾茫然,这脚下的一方水土,这伟大而宽厚的地母,自有潮人土生土长的根。  相似文献   

11.
泰国华商:开创南北行及其对香港转口贸易的贡献@王绵长$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32~~  相似文献   

12.
国际潮团联谊年会自成立以来 ,历届年会都得到国际上前所未有的重视和高度的评价 ,从而扩大了国际影响 ,提高了国际地位 ,这是世界潮人的骄傲 ,也是世界华人的光荣。本文回顾了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成立、发展以及壮大的过程 ,阐述了其在国际上得到重视的成因和事实 ,并对 2 1世纪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发展趋势 ,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1949年以前,随着潮汕地区海外移民人数与经济实力的增长,侨资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潮汕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对本土公益事业的贡献上,潮侨捐资办学、助学蔚然成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捐资教育不再局限于原籍所在的小范围乡村,他们已关注到大范围的区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助广东省潮安县彩塘镇华美村以成公祠内的两块石碑,对清同治、光绪年间新加坡潮侨沈以成父子的事迹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海外潮商在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下,怀有极其强烈的乡土宗亲观念,情系家乡父老,热心公益事业,而沈氏父子则为其中一个突出之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抗日战争时期海外潮侨从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支援祖国作了全面重点的回顾,充分肯定潮侨的爱国表现和重要作用,指出他们发扬了爱国爱乡好传统,为挽救民族危亡献出了炎黄子孙一份力量,其爱国业绩永载史册,在祖国的抗战史、华侨爱国斗争史以及东南亚反侵略斗争史上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潮人以善于经商而闻名遐迩,而学术界对此的研究却并未十分重视,本文作者有见于此,以大量翔实的资料探讨了清末潮汕地区商会的起源和演变状况,并对其原因、特点和主要领导人物作了详细阐述,填补了当前潮学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把造成汕头诚信缺席的原因简单地归咎于潮汕传统文化 ,不但不够科学 ,而且还表现出对潮汕传统文化的无知。从廉正清明的潮汕名人仕子到讲究“诚招天下客”的海内外潮商 ,以及充满诚信精神的侨批 ,都可以证明诚信是潮汕文化中起主导作用的传统美德。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 ,佛教文化的影响 ,潮汕传统文化的哺育 ,是潮汕人诚信美德形成的主要文化因子。  相似文献   

18.
潮汕地区移居暹罗的华侨华人在暹罗曼谷王朝时期经营的制糖业,对泰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这一历史过程:一是潮汕地区制糖业得以在泰国经营的历史背景;二是海外潮人在曼谷王朝经营制糖业的情况;三是海外潮人在曼谷王朝经营的制糖业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