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现行户籍制度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国情下的产物,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分割性、等级性、世袭性和功能多元化特点。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本文对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及必要性做了深入的分析,并由此提出了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改革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2.
柏迅 《百姓生活》2014,(2):9-11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部署,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需要把握哪些原则?有没有路线图和时间表?2013年12月17日,央视记者就这些热点问题采访了公安部副部长黄明。黄明在接受采访时,通报了户籍制度改革的时间表: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城乡统一、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3.
现行户籍制度由于附加了各种复杂利益以及与土地制度关联,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和迁徙,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形成了严重的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严重阻碍了城市化进程,越来越成为造成社会不公平的突出因素,户籍制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推进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应从切实加快户籍改革立法、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和居民身份制度、剥离户籍制度附加的各种利益、实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行土地确权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着手,注重顶层设计,做好各项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我国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城镇的发展也随之加快。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农民工市民化现象。现有的户籍制度严重制约农民工市民化,因此,户籍制度亟待改革。改革后的户籍制度有利于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而农民工市民化又反作用于户籍制度,有利于户籍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格格不入。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构成的户籍制度格局,造成了城乡隔离,导致了二元化社会结构,形成了国家公民权利的不平等,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基本国策的落实。为了使公民的自由迁徙权得以实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使市场经济稳步向前发展,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户籍制度是为了保证重工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而建立的,并一直维系至今.近些年来,户籍制度进行了很多改革.但总的来看,户籍制度改革尚未完成.通过对户籍制度变迁的历程的回顾分析了我国户籍制度的特殊功能,以及户籍制度对我国社会造成的影响,并讨论了如何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学术界关于当代中国户籍制度的研究重点和主题。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建国初期建立起的户籍制度已成为各学科的研究热点。认为学术界对当代中国户籍制度的研究主要围绕4个方面的问题展开:当代中国户籍制度的比较研究;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动力机制研究;当代中国户籍制度运行的功能研究;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目标与路径研究。学术界对中国户籍制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还需加强对地方个案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195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这是中国建国以来首次对人口流动进行刚性限制。50多年过去了,户籍制度至今保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开始有序建立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矛盾也日益凸现出来。户籍制度人为地将社会结构划分为城乡二元结构,这使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更有难度,同时社会保障的不完善也制约了户籍制度的改革。因此,应当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准入制度”背后的附属利益,并逐步建设配套措施,大幅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缩小城乡社保差距,有序开放户籍限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户籍制度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政权统治是户籍制度产生的根本目的;生产力水平是户籍制度产生的物质基础;重礼思想是户籍制度产生的政治理念;社会结构是户籍制度实施的现实条件。从行政学的视阈下对户籍制度产生的原因及内在机理进行剖析,对现行户籍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户籍制度是当代中国"城乡分策"的核心制度,它的现实影响是,使宪法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现实中没有得到实现。城乡居民在社会权利和社会福利方面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改革开放以来,对户籍制度的改革一直在持续地进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户籍制度的改革还停留在诱致性的社会变迁阶段,与提速在即的城市化不相适应。政府和社会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强制性的、全面的户籍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1.
会审公廨是设立在租界内的中国司法机构,经历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其发展演变呈现出与时代的不同步,在中国传统司法体制内糅合了西方法律因素并最终对整个法治进程产生影响。虽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西方列强在华攫取利益和维护租界中的秩序,但通过一名美国律师的简短记录,我们可以窥斑见豹,再次从法理学角度认真思考该机构对我国法制进步的客观影响与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老龄化背景下确保养老保险偿付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0 0 0年 ,我国已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加剧了我国业已存在的养老金偿付困境 ,给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采取措施化解老龄危机 ,提高养老保险的偿付能力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企业制度在单位制的束缚之下,不仅扼杀了自身成长的活力,而且也扼杀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因此在当今中国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研究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定位尤为重要。其因为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仍未完全建立起来,作为企业重要发展动力的社会也未完全成熟,企业与社会的双向亲和关系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因而制约了二者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社会结构的转型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科举制度集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功能为一体,型塑了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传统得以维系的制度性基础,是建构传统社会重心的重要制度。当它一朝废止时,作为传统中国社会基层单位的乡村,其政治、文化、信仰、经济等权威重心均接连丧失,经历了颠覆性的结构变迁。乡村士人中存在一批因种种原因处于弱势的群体,他们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在时代的剧烈变动下大为可叹,他们的处境不能以所谓"变革"、"进步"的代价而视为当然,对强势群体主导的话语叙述有必要进行伦理反思。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直保有对社会和谐的诉求,其中也有不少具体思想和方法的阐述.当前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可以批判性地借鉴这些思想,从政治秩序、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和政治诉求四个方面塑造出崭新的政治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户籍制度改革与公民平等权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籍制度像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将中国分为泾渭分明的两大块,即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进而给公民平等权的实现带来巨大障碍,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应当看到,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的环境中,传统户籍制度作为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历史使命即将结束,一种适应市场经济价值和法治理念的新型户籍制度应当建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社会周期性治乱循环,根源于社会系统的严重失衡。周期律的打破,在于现代良性运行社会系统的建立。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为构建现代良性运行的社会系统而艰辛探索的过程,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根本性的进步。尤其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对该问题的认识达到一个新境界。但实现向现代良性运行社会系统的转变,中国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遵循系统思维,不断深入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从而为中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和长治久安创造条件与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地把构建和谐社会纳入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发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上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内涵,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目标体系.正确认识和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目标的体系结构,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目标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从而加快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60年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对传统的继承和超越的基础上,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推进。纵观60年的变迁,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始终坚持提高质量这一基本主题,在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同努力下,本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的价值取向,开拓出一条渐进式制度变迁的改革路线。鉴往瞻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社会和谐"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社会和谐"的思想,他构建了以人为本的仁学体系,主张宽缓平和的礼治方略,倡导均衡发展的经济理念。孔子的社会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国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理论与孔子的"社会和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