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松与灵感闪现具有密切的关系,是灵感主体进行灵感思维时,从显意识状态转入潜意识状各的一种活动,它具有潜伏性、休息性、形式多样化、轻柔缓慢的特点。放松是灵感闪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并居于核心地位,在灵感闪现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创作灵感的触发·捕捉与深化韩盼山创作中有灵感,创作也需要灵感,这个问题现在恐怕没有多少人对它表示怀疑了。但是,如何正确地理解灵感,进而以积极的态度,自觉地引发它,把握它,运用它,仍需要进一步探讨。一灵感的触发“灵感”这个词,在我国出现较晚,有人考证是...  相似文献   

3.
灵感问题是思维科学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近十年来,我国的灵感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灵感的本质、机制、规律、特征和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其研究的深度也有较大的拓展。一、灵感的本质关于灵感本质的讨论。主要是围绕灵感是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来展开的。自钱学森教授指出,灵感思维是“一种不同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思维形式”后,不少学者写文章表示赞同。有学者认为,灵感思维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是客观存在的,灵感思维有其客观的发生过程,是认识上的一种突发和跃迁,它有特殊的本质和特征,有其…  相似文献   

4.
直觉和灵感是。理学中重要的思维现象,也是编辑人员思维创造活动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编辑的直觉和灵感不仅对书稿、对作者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有着微妙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要正确认识直觉和灵感在编辑工作中的作用,在实践中注意捕捉直觉和灵感,完成编辑创造。  相似文献   

5.
在书法创作中,灵感是闪耀在创作过程中的光点。在此状态下,书法家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助。书法创作灵感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偶然性、突发性、易逝性。情绪性。创作灵感飘忽而来,悠然而去,十分神秘。但只要具备了一定条件,灵感还是有迹可寻的。创作主体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经历,良好的人格修养是获得灵感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任何创作都是从灵感开始的。灵感是一种优美的抒写冲动。灵感的产生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灵感需要时间的酝酿,需要思考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石兵 《社区》2014,(32):26-27
他对雨的钟爱由来已久,从少不更事到青春懵懂,那些晶莹的雨丝常常带给他无限遐想。在清凉的雨中行走,一个接一个的灵感会不期而至,令他欣喜不已。对于他这样钟爱文字的人来说,每一个怦然心动的灵感都是莫大的幸福,当灵感转化为隽永的文字,他会感到满满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8.
加强对灵感思维认识论基础的研究,深入探索灵感思维生理学及心理学的科学依据,将可能发现,从人类个体认识的角度进行考察,正是灵感思维理论研究最有希望取得突破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灵感是作者突然出现的文思如潮、豁然贯通,以及突然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的心理现象。如果你获得了写作灵感,那么你就扬起了作文高分的翅膀。那么,我们怎样获得写作灵感呢?  相似文献   

10.
灵感在艺术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灵感在艺术创作中的本质问题可以从灵感的主要特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灵感是中外文学创作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性的再创造活动,译者偶有灵感突至的体验,但深厚的学养与不懈的探求是译者灵感闪现的必要基础。灵感在文学翻译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灵感女孩》与谭恩美的其它作品相同,书中再次描述了东西文化相遇时所发生的激烈碰撞。但是,《灵感女孩》与其它作品相比又有一个很大不同,那就是谭恩美动用了大量篇幅,借助主要人物邝,详述了中国的“阴眼”、“鬼魂”、“转世”之说等等,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异域风情、隐秘百感、虚实结合的神奇画卷,使全书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这也是《灵感女孩》所展示的东西文化冲突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3.
灵感特征浅论江左普希金在抒情诗《秋》中是这样描写灵感状态的:“诗兴油然而生,抒情的波涛冲击着我的心灵。心灵颤动着,呼唤着,如在梦乡觅寻,终于倾吐出来了,自由飞奔……思潮在脑海汹涌澎湃,韵律迎面驰骋而来,手去执笔,笔去就纸,瞬息间一诗章迸涌自由”。①文...  相似文献   

14.
提出元维子、势态、层次性和转换假设,在为科学心理学提供形而上学框架的基础上解决灵感思维的心理学机制,消除灵感思维与普通发现思维乃至心理失误之间的绝对界线,使之成为一个科学问题。考查生理、心理、知识和价值四种势态,灵感产生的关键乃是势态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灵感是一种有规律的思维活动,在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中至关重要.翻译过程中的灵感闪现既可以帮助译者突破翻译"瓶颈",又可以提升译文质量.翻译灵感的产生遵循一定的过程和规律,是译者主观努力和一定客观条件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译者应该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创造并完善灵感激发的条件,为翻译中灵感的爆发作好准备,以便达到提升译文质量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思维科学的研究中,灵感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科学研究中,机遇的获得也为人们所乐道。怎样看待灵感和机遇?灵感、机遇在科学工作中有何重大作用?灵感、机遇这种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如何?这些都是很多理论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本文就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空白的稿纸、无灵感的头脑就象夜半时分的森林:孤寂、空旷;创作灵感象机警的狐狸进入这孤寂;思想灵感在狐狸的臊味中进入诗人“头脑的黑洞”。借助于巧妙的暗喻,休斯将抽象概念的灵感变得可感可触。  相似文献   

18.
在音乐作品中,歌曲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歌曲创作需要技术,更需要灵感。如果没有灵感,即使技术再运用的娴熟,所创作的作品也难以引起人们的共鸣。灵感一般都体现在音乐主题中。  相似文献   

19.
灵感是人们在创造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灵感思维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一样,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数学教学中灵感思维培养应有其途径.  相似文献   

20.
灵感,在古希腊哲人看来,就是缪斯女神赐给“荷马”们的“迷狂”。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口说:诗人如果“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做诗和代神说话。”①德谟克利特也说,“没有一种疯狂式的灵感,就不能成为大诗人。”②我们可以将柏拉图“灵感说”中的“迷狂”释为“入迷到疯狂的程度”。近几年国内讨论灵感的文章,一般都是反对“迷狂说”的。但论者大都从“动”的角度谈灵感,因而不可能真正划清灵感与“迷狂”——最高意义上的“动”——的界限。我们能否换一个角度——从“静”的方面来研究灵感呢?考察灵感的静态特征,对于从根本上认清灵感与“迷狂”的异同,而最终将“灵感”从“迷狂”中拯救出来,对于进一步探索灵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