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跃兴 《社区》2013,(23):58-59
阅读曾国藩的家书,这些写给他的父母、夫人、兄弟、儿子等人的家书,涉及了修身、教子、持家、处世、为政、治军等多方面的内容,而养生,也是曾国藩颇加详论的。曾国藩的养生思想,来源于他所恪守的圣哲前贤的理论和典籍,也是他阅世日久日常人事物事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与贼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 有一天他在家读书.反复对一篇文章高声朗读了不知道多少遍,很长时间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可以入室行窃。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人才思想论纲许蕾,祝彦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咸同名臣"曾国藩的评说毁誉不一,但不少研究者都注意到了一个事实:曾氏的"成功"部分地取决于他那支人才济济的将领和幕僚群体.正如时人的评价,曾氏不善用兵,而善于用将,如果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这位不甚谙于兵...  相似文献   

4.
评曾国藩的历史地位孙映球曾国藩这个地主阶级的风云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倡导洋务而闻名。对他的历史评价历来是褒贬不一。章炳鲜曾说过:“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激之则为元凶。”(《曾国藩传》肖一山著,P1)清末革命志士站在民族主义立场上...  相似文献   

5.
陶澍和曾国藩是诞生在潇湘大地的两个历史巨人。二者生活的时期虽处于相同的历史变革大趋势,但因前后阶段的历史特点有所不同,所以两人思想脉络一致,但又各具特色。而二人都为湖湘学人公认为群体核心,所以产生在嘉、道和咸、同年间的两个湖南人才群体,其领袖自然非陶澍和曾国藩莫属。二人虽非师承,但无疑后者必然接受前者的影响。但终究因为时代在前进,所以以陶澍为首的湖南人才群同曾国藩所领袖的湖南人才群在促进社会变革上所建立的业绩和产生的影响还是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早年对曾国藩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早年对曾国藩的道德文章和功业都予以高度评价。他把曾氏尊为既得大本大源的圣贤,把曾氏编的《经史百家杂钞》奉为通晓国学的津梁。由于受康、梁改良思想的影响,他当时对暴力革命深怀疑惧,因而对曾氏镇压太平军也予以全般肯定。后来随着世界观的根本转变,他对曾国藩的评价也发生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对青年蔡和森之所以能产生深刻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曾国藩不仅是“湖南自郡县以来”,出现的第一位威震朝野.声名显赫的封疆大吏,还是一位有很深学术造诣的文人学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因此曾氏在治学、修身上许多言行都为蔡和森所效法。至于在血缘、地域、师承等方面蔡和森接受曾氏的影响自有其特殊的机缘,但这只能是一种“触媒”,而真正的原因还是蔡和森本人出自内心的崇拜:“三年以来,每觉胡林翼所以不及曾涤生者,只缘胡夙不讲学,士不归心,影响只能及于一时”。  相似文献   

8.
成晓军教授新著《曾国藩的幕僚们》(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10月出版)一书,对曾国藩幕府进行了系统的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是近年出版的众多研究曾国藩的著作中,一部有深度,富有新意,并且颇具特色的学术著作。第一, 曾国藩的幕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有“神州第一幕府”之称。过去,人们较多地注重曾国藩幕府的盛况,而对这一盛况形成的原因,大多归结于当时形势的需要和曾国藩个人权势的隆盛。《曾国藩的幕僚们》则认为:“形成曾幕空前兴盛的重要因素,还在于曾国藩本人对幕府的知人善用,对幕府的培植和造就。换言之,是…  相似文献   

9.
人名趣联     
中华文化中的对联,简洁明了,蕴味深长,所传的佳话很多,其中以人名人联者,趣味更佳。清朝“中兴名臣”“曾李左”的曾国藩、左宗棠,经常有政见不一、相互争吵的时候,但曾国藩巧妙地施用各种用人之法。网络了一大批人才在他的周围。有一次,曾国藩与左宗棠(字季高)又出现了意见分歧,这时,曾国藩忽然想,何不出一对联来试试他,于是他说出上联:  相似文献   

10.
论曾国藩的“倔强励志”唐兆梅曾国藩本是一介书生,一个生长在僻远山村、出身中小地主的普通知识分子,语不惊座,貌不惊人,且无什实际经验可言。然而他却奇迹般地举一事,则一事就;作一事,则一事成。他的所作所为,对曾氏家庭、对湖南、对整个近代中国都产生了强烈而...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涉猎广泛,思想复杂而又很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他以封建政治家的独具慧眼,网罗了一批动机不同,各具才干的人才,在维护封建统治实践中,知人善任,量才录用的做法,有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蔡锷所编《曾胡治兵语录》中摘录曾国藩治兵语录12类82条,对研究曾国藩军事思想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语录与曾国藩的原文却存在诸多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很有必要对它们进行一番校勘,探寻其原貌,并加以相应的处理,促使曾国藩和蔡锷的相关研究更为准确与科学。  相似文献   

13.
名相与官精     
史宗义 《社区》2009,(14):38-38
曾国藩是清代的名相.也是个官精。他步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跳十级,37岁就当上了二品京官,可谓一帆风顺。但是,纵观曾国藩的一生,他常常言行不一,口是心非,戴着两副面具。  相似文献   

14.
曾国藩作为晚清一代大儒,理学大师,不仅对自身的修养十分重视,而且也十分重视对家庭以及家族其他成员的教育。因此,我们才会看到曾国藩家训这样厚重的书,以及记载丰富实践经验的曾国藩日记。曾国藩日记也可以说是一部东方的忏悔录,也就是他修身自省的经验总结。在当时纷乱的晚清时期,曾国藩仍不忘对家人和家族成员的指导,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渊源入手,分析他教育家族成员的特点和内容,总结出他的成就,并且探析这种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曾国藩的人才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藩以培植、宏奖人才自诩,他说,“君子有三乐”,而“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为一乐〈见己未九月《曾文正公日记》以下简称《日记》。对于曾国藩的知人善用,封建阵营普遍评价较高。曾氏的故旧门生尤多赞语。何璟在奏疏中说:“曾国藩昔官京朝,即已留心人物;出事戎轩,尤勤访察,虽一艺之才。罔不甄录,而又多方造就,以成其材”(见《曾文正公全集》附录,《苏抚奏疏》)。郭嵩焘为曾国藩作的墓志铭说他“以美化教育人才为己任,而尤以知人名天下”〔见曾集附录〕。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一)云:“湘乡……尤善相士,其所识拨者,名臣名将,指不胜屈”。即如刚直自负的左宗棠,后期与曾国藩交恶,“彼此不通书问”(薛福成《庸庵笔记》卷二),在曾国藩死后,仍书寄联挽曰:“知人之明,谋国之忠,我愧不如元辅”(同上)。今天,在对曾国藩及其湘军的研究中,必须注意到,拥有雄厚的人才阵营是曾国藩战胜太平天国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黄遵宪晚年致梁启超书信中表现的对曾国藩的评价,认为:黄遵宪对曾国蕃的评价,采取历史家的学术态度和思想家的冷静眼光,以历史和现实为参照,充分肯定他的功业与贡献,同时也指出他的缺陷,称之为“不可诱又不可学”的一代奇才.文章还征引黄遵宪诗文中的有关材料以为佐证,而对长期以来流行的误解和曲解提出不同看法,澄清这一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家族与基督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湖南在清末民初以反基督宗教而闻名天下.湘乡曾国藩的中兴名臣美誉得自他对打着基督教旗号的太平天国革命的镇压,而对天津教案的处理又使曾国藩名誉扫地.曾国藩对基督教的反感并未在这个以儒教传家的清末最有影响的家族里得到全面彻底的传承,其后人在辛亥革命这样的社会巨变中有几位由儒入耶,改宗基督教.他们赋予基督教以自救救人的功能角色,希冀借助于对西学与西教的接受和传播,实现其先人曾国藩的自强中兴之梦,这种可疑的救国方案彰显了曾经被曾国藩奉为圭臬的儒教在其后人心目中的得失利弊.  相似文献   

18.
张裕钊因会试得主考官曾国藩赞赏,而结成师生之谊,成为"军中秘书"。张裕钊作文作诗皆受曾国藩影响。吴汝纶也因科举而得曾国藩赏识,留用曾府,起草奏疏,影响最大。科场不利的黎庶昌却得曾国藩提拔,"教以作文之法"。黎庶昌成为桐城派一流作家。薛福成因《上曾侯相书》而得曾国藩重用。薛福成文介绍西方风土人情,开拓了桐城派散文新境界,堪称现代散文之先声。  相似文献   

19.
青年毛泽东推崇曾国藩,虽有时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发扬曾左先民的尚认称雄精神,以振奋湖南人心,推翻军阀黑暗统治。但他主要的还是从广义的修养方法着眼。效法其修身、活学与为文。他之所以“独服曾文正”,又主要是从近代政治思想史的角度,看中了曾国藩善抓“大本大原”,而这一点又恰恰是五四前后,中国一批有识之士所极其关注的改造社会的要旨:必须重视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进而“开启民智”,变换全国之思想,从而“雷电一震、阴晴皆开”达“沛乎不可御矣!”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人才思想述评遂正曾国藩(1811——1872年)湖南双峰人,晚清重臣。他文武全才,历事数代皇帝,励精图治,长于实干,一时名显朝野。在他死后100多年间,上等的社会名流,诸如李鸿章、梁启超、章炳勒、胡适、蒋介石等,无不对他推崇有加。毛泽东也曾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