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2004~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截面数据,在实证检验不同治理机制间替代效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终极控制、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间的互动关系,验证了公司治理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1.董事会治理与其它治理机制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强化董事会治理与股权制衡度、监事会治理之间的替代效应,而会弱化董事会治理与管理层激励、信息披露之间的替代效应;2.终极控制股东两权偏离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3.公司治理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其在终极控制对公司价值的作用机制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超过50%。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最后为优化中国终极控制型公司治理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我国普遍存在大股东集中持股的客观现实,基于大股东"掏空"动机,区分大股东间"监督"与"合谋"两种不同关系,本文构建多个大股东存在下的董事会结构理论模型,并结合该模型的理论涵义推演出研究假设.以1999-200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董事会中内部董事比例和第一大股东选派的外部董事比例都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随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减少;此外,当公司的终极控制为国有性质的时候,内部董事和第一大股东选派的外部董事比例更大,而独立董事比例则更少.实证检验的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理论预期.表明所提出的理论模型能够揭示多个大股东存在下董事会的结构特征.同时印证了模型构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高管报酬的确定并非单纯的技术设计,而是与财务、公司治理机制密切相关的整体.以2002年~2004年深、沪两市的224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处理方式,实证检验企业绩效、治理机制与高管报酬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与高管报酬正相关,内部股东比例与高管报酬正相关,外部董事比例与高管报酬负相关;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股东比例越大反而带来更高的高管报酬水平,二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说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中存在大股东对高管层的赎买行为;外部董事的治理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高管层的内部人控制问题,降低代理成本,表明董事会在民营上市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参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严也舟 《管理评论》2012,(4):28-35,44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3-2005年期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环境对控股股东与管理者合谋侵占公司利益的行为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其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正相关,而非控股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控股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负相关;集团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程度显著高于非集团控股股东;董事会中内部董事的比例与控股大股东的资金占用正相关;地区法治化水平和政府干预程度这两个外部治理环境因素也对控股股东的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地区法治化水平越高,政府干预程度越低,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越少。  相似文献   

5.
终极控制权与资本结构的选择——来自沪市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很多公司中存在着终极控制权现象,终极控制人通过金字塔式的股权结构控制公司并以此获取控制私利,资本结构作为公司的重要财务决策必然会受到影响.以资本结构为对象研究终极控制权对公司财务的影响,构建一个全新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的替代变量,结果表明在中国终极控制权比控股股东更能反应控制的实质和掏空的本质,终极控制人控制上市公司进行债务融资是为了通过举债获得可控制的资源;相对于国有的终极控制人,民营的终极控制人的上述动机更加明显;尽管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例较低,但是独立董事的存在确实能抑制终极控制人的掏空行为.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锋 《管理科学》2007,20(6):2-10
以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中国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与多元化经营和价值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董事会特别是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以及独立董事比例是影响公司多元化经营决策的重要内部治理机制变量,外部治理机制对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决策没有显著影响;多元化经营会导致价值溢价,但这种溢价不显著;内部治理机制中的资产负债率、外部治理机制中的审计意见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是影响多元化经营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第一大股东的实际控制人身份、审计意见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会显著影响专业化经营公司的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7.
本文按照中观、微观、个体的逻辑分析思路,分别从连锁董事网、公司董事会和连锁董事的个人行为特征这三个层面来解析连锁董事产生治理效应的内在机理:认为连锁董事网的嵌入性影响着公司的资源获取能力、协调控制能力和环境应变能力;连锁董事的引进可改善董事会的结构,影响着董事会的战略参与与功能整合;而连锁董事个人的行为动机与个人能力将会约束其治理效应的发挥.从而表现为网络镶嵌、公司行为与个人动机的有机结合与共同作用.本文基于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40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与构建时刻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连锁董事的治理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公司所处连锁董事网的规模、公司的网络中心度以及连锁董事所担任的董事数目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董事会中连锁董事比例的治理效应没有得到确定性验证,而连锁董事的持股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连锁董事在任职特征及网络嵌入性上具有积极的治理效应,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我国债务融资契约的治理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治理效应遭到严重扭曲,债务融资不能很好地发挥激励约束作用;本文还发现,在内部治理的各因素中,最终控制人性质、股权集中度、经理人激励程度对债务治理效应的发挥有显著的影响,董事会独立性与勤勉程度、监事会监督力度对债务治理效应发挥的影响不显著;内部控制对债务治理效应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笔者提出了强化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胜楠 《管理学报》2011,8(3):464-470
主要研究不同终极控制人上市公司的银行贷款数量和期限结构对其投资行为的影响,以揭示股东-债权人代理冲突和银行贷款作为治理机制在公司投资方面所带来的综合后果。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贷款与投资支出显著负相关,短期贷款比长期贷款对投资扩张的约束力更大;无论是国家终极控制还是非国家终极控制的上市公司中,短期贷款对投资扩张起到明显的制约作用,但是在国家终极控制的上市公司中,长期贷款对决策者产生了更大的过度投资激励;中央终极控制的上市公司中短期贷款发挥了约束作用,长期贷款作用并不明显;地方终极控制的上市公司中短期贷款的约束作用不显著,但是其长期贷款产生了明显的过度投资激励。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终极股东通常可以同时动用股权控制链和社会资本控制链来获取并强化其对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本文通过对沪深两市共60家上市公司的其他主要大股东、董事和经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获得的480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验证了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实践中,终极股东普遍存在着动用社会资本控制链来获取并强化其终极控制的现象.并且,终极股东在强化其对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控制过程中所动用的社会资本存量并不一致:对其他主要股东动用的社会资本最高;其他董事次之;非直接委派的经理人员最少.不同性质的终极股东动用社会资本及由此所产生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于财务困难公司效果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Enron案发生后,为维护资本市场安定与保护投资大众,各国均致力提倡公司治理,如强化董监结构、股权结构与提升透明度等。然而,在主管机关与公司管理当局均认为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已有显著的强化后,台湾企业诸如博达、讯碟等公司仍然持续爆发弊案。因此,治理政策是否确实落实执行于各企业,值得深入探讨。因此,本研究拟以财务危机公司的公司治理机制及其影响为探讨重点。首先了解公司爆发财务危机前的公司治理运作情形,进而讨论在发生财务危机后,采用各项公司治理机制是否对提升公司财务状况有所帮助,提供主管机关及投资人决策之分析。实证结果显示,董监事持股,控制股东担任董事监察人、专业经理人担任董事席位数、董事会规模这三项皆可做为投资人投资公司的参考,及财务危机公司是否能转危为安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ole of Chines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listed companies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both senior manager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board directors of listed compani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while most securities companies are passive investors, a good proportion of the active mutual funds help their portfolio companies prepare financial forecasts, standardize their operations, raise external funds, strengthen their company image in the capital markets, and sometimes intervene in corporate issues. This limited role can be attributed to a number of factors specific to the Chinese context including highly concentrated state ownership, an immature regulatory environment, inadequate transparency and disclosure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and weak corporate governance with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mselves. It could also be affected by several other factors that are considered to cause institutional passivit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conflicts of interest, monitoring costs and lack of expertise.  相似文献   

13.
公司内部控制权的配置状态、寻租主体及治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深入分析了作为公司治理效率基础的内部控制权配置,不仅考虑到了股东的投票权及其顺延的控制权特征,还注意到了人力资本带来的控制权。在此基础上总体考察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控制权配置状态及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然后依据董事会层面控制状态的不同,分类剖析不同控制权配置模式的寻租主体和重要的治理机制,以期对公司控制权配置状况与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做较深入的诠释,为我国公司控制权配置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超额控制、董事会构成与公司多元化折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利用2004年的上市公司资料和国际通用的超额价值分析方法,不仅验证了我国上市多元化公司存在折价现象,平均折价程度达到4.8%,而且,从控股股东超额控制和董事会构成两个方面考察了控股股东攫取行为对公司多元化折价的影响.我们发现,公司多元化程度与控股股东的超额控制程度、来自控股股东的董监事比例、集团所属和两职合一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超额现金持有价值的角度,将治理环境和治理约束的改变引入到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的研究框架中。以1998年至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Dittmar等提出的公司超额现金持有量估计方法,在回归方程中加入交叉上市的虚拟变量,对比分析A股与AB股、AH股以及发行ADR企业所处治理环境的不同对超额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超额现金持有普遍存在折价现象;只在A股市场上市的企业超额现金资产的边际价值为负;既在A股市场上市同时又在B股市场或H股市场交叉上市的企业,超额现金资产的折价程度降低,且私有上市公司的折价降低程度更加明显。上述结果表明严格的治理环境和治理约束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和降低现金资产折价;中国的A股上市公司,特别是私有公司,可以通过交叉上市增加外部治理约束降低现金资产的折价程度,提升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治理因素与财务困境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宗军  李红侠 《管理学报》2007,4(6):803-814
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因素与财务困境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以1998~2005年被ST(special treatm ent)的公司及其配对样本共计528家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使用二元Log istic回归分析方法,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H-10股权集中指数、股权制衡度、国家股比例、最终控制人类型、独立董事持股比例以及审计意见与公司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显著负相关,管理者代理成本显著提高了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危险性。而高管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以及CEO的双职合一对困境发生的概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独立董事是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手段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证监部门要求其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并强调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占据一定比例。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美国和香港为例论述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界定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在分析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格局和特殊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中国应从独立于大股东、独立于可交易股份中的相对大股东、独立于经营者和独立于不正当的行政干扰四个角度来界定独立董理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characteristics on changes in total, market and idiosyncratic risk in the Portuguese capital market following the collapse of Lehman Brothers. We aim to address corporate practices, while determining if corporate governance characteristics can help predict future variations of the risk associated with a certain security and, in this sense, if these characteristics may be used to help monitor or forecast risk of an existing portfolio of securities over time. We find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otal and idiosyncratic risk for non-financial firms listed on Euronext Lisbon, consistent with increases in investor uncertainty during the crisis period.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changes in risk measures over a shorter-term and a longer-term period vary with governance characteristics. The capital market rewarded companies with a greater proportion of non-executive directors and directors that exercise (on average) management roles in more companies or institutions. On the other hand, the capital market punished companies with a greater proportion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and greater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19.
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资本结构、公司财务、公司价值等都是不可直接观测的潜变量,为定量研究其内在关系带来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因子分析对潜变量进行计量,通过路径分析讨论潜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并建立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框架,从整体上评估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资本结构、公司财务等因素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董事会特征与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直接影响都不显著,只是存在间接影响;资本结构既存在直接影响,也存在间接影响;公司财务存在直接影响;进一步,按照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总体影响程度大小依次排序为: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公司财务、董事会特征。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oreign shareholdings and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of board of directors in the context of a developing capital market. Using data of 777 listed firms on Bursa Malaysia for the financial year 2008, the study predicts that foreign shareholdings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board independence, multiple directorships, and financial literacy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he study finds a strong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ltiple directorships and foreign shareholdings. Contrary to our expectati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oard financial literacy and foreign shareholdings is negative and significant. With regard to the link between board independence and foreign shareholdings, we find weak evidence to support our prediction that there is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ard independence and foreign shareholdings. The multivariate results also show strong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reign shareholdings and number of foreign directors on boards, and between foreign shareholdings and audit quality. The study also document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foreign shareholdings and firm size, and between foreign shareholdings and book-to-market ratio.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supports the view that multiple directorships is an important asset to firms in emerging markets partly due to limited pool of potential talents and experts which in turn could signal reputational capital and quality of directors. Since there is a mandated presence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 qualified director on the audit committee, foreign shareholders can somewhat rely on the oversight of audit committee instead of depending entirely o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for the quality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oversight. Finally, the presence of foreign directors on a board of directors may signal a firm’s commitment to adopt good corporate governance practices. It is also possible that foreign investors can influence corporate governance through their participation o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