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概念和虚概念的问题曾经展开热烈的讨论,也解决了不少重大问题。但真概念、假概念、虚概念、实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仍然悬而未决。以是否正确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作为划分真假概念的依据,以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非现实世界作为区分实概念和虚概念的依据。实概念中有真假概念之分,虚概念中亦有真假概念之分,且概念的真假虚实会随着论域及实践而发生转换。  相似文献   

2.
关于概念和虚概念的问题曾经展开热烈的讨论,也解决了不少重大问题。但真概念、假概念、虚概念、实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仍然悬而未决。以是否正确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作为划分真假概念的依据,以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非现实世界作为区分实概念和虚概念的依据。实概念中有真假概念之分,虚概念中亦有真假概念之分,且概念的真假虚实会随着论域及实践而发生转换。  相似文献   

3.
中国诗论中的虚实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与实一直是中国诗歌理论中一对应用十分广泛、含义又十分丰富的概念。如虚实相生、虚实相成、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虚运实、以实带虚、化实为虚、以虚就实等等。当然,虚实理论不只是存在于古代诗论中,同样也存在于古代文论,以至画论、书论中。如画论中的“笔虚笔实”、“计白当黑”即是。不过虚实理论在古代诗论中最为丰富。由于虚实理论的丰富和应用的广泛,带来的问题也较多。首先是它的概念内涵的不确定  相似文献   

4.
虚与实,是写作艺术中常用的概念。但是,何谓实,何谓虚,历来具体所指又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无非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两个方面来认识的。从内容的角度看,“实”是指对事物的具体描述,“虚”是指从所描述的事物中引发、升华、联想出来的思想意义和道理。从表现方法的角度来看,“实”是指从正面直  相似文献   

5.
老子的“大音希声”是以比喻来说明“道”的特点的,它涉及到文艺创作中“有”和“无”、“虚”和“实”的关系问题。虚实结合、重虚的方法,表现出中国古代文艺不同于西方的重要美学特点。虚和实的具体含义,在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主要的有:一,虚和实的关系即虚构和真实的关系;二,虚和实指文学作品中虚字和实字的关系;三,虚和实的关系就是作品中的神形、情景、意境的对立统一;四,虚即文艺作品中未直接描写的部分,实即直接描写的部分。对文艺创作中虚实关系的处理,大致有两种:一是实以引虚,二是虚中孕实。无论实以引虚或虚中孕实,均应虚实相济。  相似文献   

6.
“虚实”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种美学理论,“虚实”说根植于老子的哲学思想;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技巧,“虚实”说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创作起着积极的作用。中国古典诗歌非常讲究“虚”与“实”的妙用,以实写虚,虚出灵韵;化虚为实,实中见虚;虚实相生,境界全出,这是中国古代诗人所追求的虚实结合的三种常见形式。  相似文献   

7.
论虚概念     
虚概念问题是近几年来逻辑界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打算就什么是虚概念,虚概念有无内涵和外延,概念的真、假和概念的虚、实的关系等问点谈一谈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总引》在选材取向?结构安排和作者态度几方面都存在着“实”与“虚”的对照。作者乔叟主要取材于客观现实中可见可感的人与物,以典型人物和典型场景为描写对象,这些材料属于“实”的内容。读者既可以了解逝去的时代,又似乎可以看到自己及周围众人的影子,极易产生共鸣,这正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吸引力。同时,原文中所表现出的乐观豪迈精神又是其作者的主观心境,相对较个性化,属于“虚”的因素。作者描绘的人物虽多,但起组织作用的只有两人——“我”和酒店老板。香客是“实”的组件,两位组织者是“虚”的聚合力,“虚”的力量使“实”的组件结为整体。作者乔叟对原文中的人物没有明确的评判,却流露出嘲讽或宽容,其态度也是“虚”“实”相生。  相似文献   

9.
“虚与实”和“黑与白”在哲学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山水画中“虚实”、“黑白”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国宋代山水画“黑、白”与“虚、实”之间不同的构成关系,产生了两种经典的绘画风格一“简洁空灵”与“雄强浑厚”;宋代山水画中“画内之虚白”的讲究,追求的是无尽的“画外之虚境”。  相似文献   

10.
语素从语法角度分类主要依据语法功能,即独立成沉的能力(能否成调和构调时所起的作用)和位正固定的情况。根据这个标准,可以把语力分为实素和虚素。我们这里对语素实虚的划分同一般通行的看法并不一致.语音的实虚并不等于河尖的实虚,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1.
味"和"之内涵及"味"论之美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美学极为重要的观念“和”往往被认为起源于音乐,“和”其实还有“味和”的内涵。由此,中国美学“声”“味”并举。缘于“无味和五味”的“和”,“味”既实且虚,既有又无。它被魏晋玄学家所青睐,以之论道,以之论乐。随后进入文学,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美学概念,契合了得意忘言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2.
浅议英语“虚化”与“实化”翻译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英语“虚化”与“实化”翻译,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即达到“信”,这是翻译的基本原则。忠实于原文,并不意味着对原文的机械理解,逐字翻译;而应该吃透原文抓住其精神实质,用简洁、流畅、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翻译中恰当地应用“虚化”和“实化”是指词、词组或句子在翻译中既不能译得过“实”,又不能译得过“虚”,“实”或“虚”应该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3.
目前许多逻辑学专著和教课书在概念分类中都涉及到虚概念。很多人也承认虚概念是一种概念。但对虚概念的解释却多失之于片面。有的说虚概念“既无外延,也无内涵”;也有的说虚概念“是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概念”,或“是人们主观臆造的幻想”。而且他们多以“上帝”、“神仙”、“乙太”等为例论证虚概念的荒谬。这些论述否定了虚概念存在的意义。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既可以反映客观,也可以反映主观。因为人类是有语言思维的高级动物,不仅能反映客观上存在的事物,也能反映因受客观事物刺激而产生的(或构造的)现实中尚不存在的“主观世界图景”。这种思维中产生的图景是人类特有的创造。人们在进行思维时往往也要运用这个“主观世界图景”,并命之以“名”(概  相似文献   

14.
“虚”与“实”是重要的古典文学理论范畴,被广泛运用于诗词批评领域。“虚”侧重抒写主观之情思,形成诗词空灵疏朗之意蕴;“实”侧重描写客观之景物,使诗词具有质实厚重之内涵。“虚实”论是对诗词审美特质的认识。刘师培从“形似”与“神似”、“写实”与“形容”“客观文学”与“主观文学”三个方面探讨文章之“实”与“虚”,体现了对文章这一古老的实用性文体的审美特质的认识,具有较重要的文章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英汉成语中数词“实”与“虚”异同 ,分析英语成语中数词意义——精确 ,实义 ;汉语成语中数词意义——模糊 ,虚义。揭示了不同民族思维模式影响指涉意义相同的英汉词汇 ,论述了汉语数词“虚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汉民族形象思维的特点 ,而英语数词“实化”反映出英语民族抽象思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绘画对形式美的突破和超越,强调形态之外去表现一个更深远的意境,追求“妙在笔画之外”,这与老子所说的宇宙本体(道)的超越性质是相通的。老子“道法自然”命题的论述为中国绘画立了一个很高的“得之自然”的美学标准。老子的“淡”、“素”、“拙”、“实”等一系列概念,对中国绘画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历代画论中都有大量的论述。老子的“有”和“无”、“虚”和“实”的统一论,直接影响了中国绘画“计白当黑”理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艺术上的“虚”、“实”统一,包括“以虚代实”、“以实写虚”、“虚实相生”等整套表现体系,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优秀传统之一。它来源于古老的“有无相生”的老子哲学,构成我国文艺的含蓄蕴藉、简练深沉表现形态的基础。在古人长期创作实践的丰富经验中,证实“因心造境,以手运心”的虚境可以造成艺术空间,调动观赏者的无限想象力,进行能动的再创造,从而获得言不尽象、象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魅力。“虚实”论的丰富内涵渗透于我国民族艺术的各个方面,研究它,不仅对美学本身、也对新文学的发展和对西方世界探寻东方美学的“诗境”和“秘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虚概念是相对于实概念而言的。所谓虚概念就是指在现实世界里没有其所规定的对象的概念,反之,则为实概念。 虚概念有无外延的问题,是逻辑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目前,仍无一致的看法,大致有两种意见:认为有外延或认为没有外延。 持虚概念无外延观点的人们谈论此问题总是以现实世界中能否找到这个概念所规定的对象为标准。他们对虚概念外延的认识始终过于狭隘,一直没有跳出现实世界这个圈子。现实世界中有无这个概念所规定的对象是属于哲学性质的问题。我们应该在逻辑范围内研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对辩证概念怎样划分?这种划分有哪些根本特征?这种划分要遵从什么规则?这些规则与普通概念(即普通思维概念——以下同)划分的规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本文就这些问题发表一些初步的意见。 在论述辩证概念的划分之前,首先要明确一下“辩证概念的划分”、“辩证概念的种类”和“概念的辩证划分”这三个概念的异同。辩证概念的划分与辩证概念的种类是不同的。辩证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辨证的方法,着重阐明虚写和实写两种艺术风格的差异。虚写与实写各具千秋,但二者总是紧紧相联,常常互相结合的,“如此风格方可达于最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