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青少年性教育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青少年性教育述略过保录一、台湾社会青少年性教育研究的背景众所周知,我国台湾省的人口密度约为全国人口平均密度的5倍,1983年底每平方公里达520人。根据人口统计资料,1951、61、71、81年台湾人口的年自然增长率分别为3.6%、3.1%、2....  相似文献   

2.
川南地区,位于四川省南部,经纬位置大约27°40′N—29°38′N,104°00′E—106°20′E,包括自贡市、泸州市及宜宾地区(不含屏山县),共3市15县,面积28,461平方公里。1985年川南人口1115.2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391人,远远大于四川省(177人)和全国(108人)的平均人口密度,分别高出其1.2倍和2.6倍;而川南垦殖指数已达43.46%,远远高出四川省与全国(13.9%)水平,川南人均耕地约1.4亩,四川省和全国分别为0.82  相似文献   

3.
新疆面积约占全国六分之一,人口仅占全国的百分之一点三,人口密度只有每平方公里七点一人,低于全国的一百人和甘肃的二十七人的密度,属于地广人稀的边疆地区。毛泽东同志早在一九六三年就指出:新疆“经济要一年比一年繁荣,生产要一年比一年发展,人民生活要一年比一年改善。”但是,三十年来,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加上我区汉族人口的盲目增长,事实上也存在着人类自身再生产和物质资料再生产比例失调的问题。一九七八年同一九五七年相比,新疆尽管耕地扩大近四成,粮食总产增加一倍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河西走廊是干旱和极度干旱的荒漠区。总面积为27.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9.8%,为本省的一个最大自然区。全区364万多人,每平方公里平均13.5人,是全省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但人口多集中于小片绿洲的灌溉农区,而这里的耕地只有974万亩,因此,许多地方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达500多人。所以,绿洲农业是荒漠地区的精华,它不断地、大量地为我们提供生物产品,是一个人类所需要的、比较理想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香港和香港中国人香港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等三个地区以及比香港还大的包括大濠岛在内的235个岛屿所组成的。总面积约为东京的一半,共计1,046平方公里。到去年底为止,总人口为534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900人,与东京每平方公里5,000人的人口密度相近。香港人口的98%是  相似文献   

6.
南充地区面积16918.86平方公里,1985年底统计人口9527986人,其中农业人口8762289人,占92%,平均每平方公里563人,是四川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耕地773.8万亩,其中田423.8万亩,土350万亩,人平耕地0.81亩,低于全省人平1.2亩的水平。宜林面积54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3%。南充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具有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的良好条件,蚕桑、广柑在全国都有优势。但农业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灾害频繁,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水利欠帐多,缺乏后劲,农业中种植业占优势,林牧副渔不够发展,农业专业化程度低,商品率  相似文献   

7.
人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必要因素,没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创造出社会物质生活,特别是在封建时代,生产的基础是个体劳动,人口的增减更是极其灵敏地在社会生产中反映出来。从西夏丁壮人数、宋人关于西夏人口的估计与部分州的户口数三方面,均推测出西夏人口在30万帐(户)以上、160万口左右。上线不超过180万或200万,下线不低于100万或120万。西夏疆土约66万平方公里,若以总人口160万计,则每平方公里2.42人,这个密度远远低于同时代北宋各路,也低于唐代各道的平均数,但高于唐代的陇右道。广袤的沙漠是西夏人口密度偏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明焕  刘北平 《社区》2011,(33):16-17
城隍庙社区位于湖南滓市商贸区的繁华地段,是典型的人口密度高、下岗人口多、退休人员多的“一高两多”社区。辖区1.2平方公里范围内,共有常住居民5463人,每平方米居住人口密度达5.6人;下岗失业人员955人,占总人口的18%;离退休人员893人,占总人口的16%。  相似文献   

9.
西北地区畜牧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畜牧业在西北地区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战略背景 (一)西北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又是多民族地区。西北五省(自治区)土地总面积304.7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1.7%;人口7575.6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9%。在经济、政治、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是畜牧业,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和作用更为突出。西北地区的畜牧业资源相当丰富,共有草原面积20亿亩,占全国草原面积的一半,占  相似文献   

10.
《中华魂》2008,(12):81-81
安泽县位于山西省境南部,临汾地区东北、太岳山东南麓。安泽取北魏时期安吉、泽泉两地首字,得名安泽。面积1967平方公里,人口8万多人。森林覆盖率全省第一,达67.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全省第一,为全省平均数的9倍:含煤面积率全省第一,煤炭储藏面积达1944平方公里.含煤率高达98.8%;连翘产量全国第一,年产量达400万公斤,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同时,  相似文献   

11.
区域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快速减少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利用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从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城乡分布三个方面对近60年黑龙江省朝鲜族人口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黑龙江省朝鲜族人口总数呈先增后降的倒"U"形态,人口密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在保持集中分布"两片三点"总体态势下,呈向各级中心城市集中的向心化特性。人口发展中还存在着人口数量下滑过快、人口分布集聚区萎缩、民族文化传承受阻等诸多问题。据此提出调整人口生育政策、发展民族集聚区经济、建立民族文化乡村、发展民族教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人口密度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都市可分为中心城区、近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4个区域。5年来成都市人口向近城区集聚程度高于近郊区,人口密度差异逐步增大,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区人口高度聚集。Clark密度模型的模拟效果表明:成都市人口向中心地区聚集,离开市中心点不同距离的区域人口密度差异逐渐增大。成都市人口密度分布的差异主要受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经济社会政策和政府行为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华北平原水资源农业利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平原水资源农业利用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朱希刚华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面积3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1/3左右。华北平原地区现有人口18亿左右,人口密度平均为每平方公里550人,现有耕地面积25亿亩,人均占有耕地14...  相似文献   

14.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和基础.人口的发展从原始社会起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始终要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质量和分布都要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原始社会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在50‰.左右,当时人口的增长率一个世纪约为1.5%左右,平均期望寿命为20岁左右,每二百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约为1人,这种人口状况和人口结构是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具体反映.当前(1982年年中)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有26197平方公里土地,是400.5万布依、苗、水等30多个民族人民的聚居地。少数民族人口占57%;农业人口占87%;人口密度为152.8人/平方公里,人均耕地为0.66亩。2006年,人均GDP达4818元,人均粮食产量为34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46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7993元,贫困人口有27.23万人,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黔南州是一个典型的欠开发、欠发达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口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扶贫开发呈刚性制约,“多生一人,一富返贫;一人生病、全家返贫”、“未富先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银川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战略地位 银川市位于银川平原中部,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辖三区两县,土地总面积446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457平方公里。1987年全市总人口76.01万人;其中市区人口约43.36万人;市区非农人口31.39万人,回族人口约占总人口数的18%。  相似文献   

17.
重温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这段历史,简直就是一场恶梦。之所以选择日本,是因为日本和中国同样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而且更甚于中国。日本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37人。位列全球第30位。而中国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6人。位列全球第77位。这样比可以让那些持中国地少人多论的人心服口服。  相似文献   

18.
一、人口总量变动概况长江流域总人口,在1949年末为19000多万,到1987年已发展到37700多万,38年间增长95·95%,平均每年增加486万人,平均年递增率为18·2‰。人口密度由1949年的每Km~2106·4人增加到1987年的每Km~208·6人。人口总量变化情况见表1。二、人口总量变动的几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长江流域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增长速度猛烈上升,直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猛增的势头才告减缓。人口变动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1.1949~1958年,人口增长第一个高峰期。在这一时期共计净增人口5879万人,平均每  相似文献   

19.
叶忱 《金陵瞭望》2008,(22):29-29
[事件聚焦]南京明城墙内50多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里拥挤着150万居民,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3万人,是中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城区之一。2001年10月,南京市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审时度势,提出了“一疏散三集中”和“一城三区”的重大城市发展战略。在“一城三区”规划引领下,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打造河西新城区和仙林、东山、江北3个新市区,  相似文献   

20.
一、人口总量变动概况长江流域总人口,在1949年末为19000多万,到1987年已发展到37700多万,38年间增长95.95%,平均每年增加486万人,平均年递增率为18.2‰.人口密度由1949年的每Km~2106.4人增加到1987年的每Km~2208.6人.人口总量变化情况见表1.二、人口总量变动的几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长江流域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增长速度猛烈上升,直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猛增的势头才告减缓.人口变动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