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宋初晚唐体诗人大部分是隐逸之士,他们的诗歌虽然学习的是中唐诗人贾岛,但在贾岛奇僻清冷诗风的基础上又向平淡闲远发展,在平淡的艺术追求上实开宋诗的先河.而且,晚唐体隐逸诗人孤高傲世的绝世风神甚至成了宋代乃至后来人们心目中品质高洁的象征.因此研究晚唐体隐逸诗人的思想情怀对于我们认识晚唐体诗歌乃至宋代诗歌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晚唐体”作为晚唐诗歌的代称 ,在宋代和清代都曾风靡一时 ,晚唐诗歌特有的“秋香晚韵”之美也令喜爱唐诗的人陶醉 ,但自宋以来 ,却一直没有人对古唐代诗歌总数近三分之一的晚唐诗作深入全面和系统宏观的研究。近日欣读田耕宇著《唐音余韵———晚唐诗歌研究》一书 ,为全书立足文本基础而进行的宏通圆融的论述所折服 ,特简评如下 :首先 ,该书以高屋建瓴之势 ,以文化研究分析了晚唐诗产生的文化背景 ,全面论述了晚唐诗的创作与审美特征 ,使人摆脱以往对晚唐诗歌支离破碎的研究状况的影响 ,对晚唐诗创作有了全面的认识。其次 ,该书以翔实的材…  相似文献   

3.
在诗歌<别离辞·莫伤悲>中,约翰·邓恩进行了别离与情爱的哲学思辨,由此说明情侣间应该把他们的别离看成只是躯体上的离别,而非精神上的分离.精神爱情之美是本诗的思想感情线索,贯穿着全诗的语言表述和信息传送,也决定了全诗的主题思想和整体美感.  相似文献   

4.
贾岛是中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在晚唐五代有着广泛的影响.但是从中唐到晚唐五代社会境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必然会影响学贾岛一派诗人的心理状态、思想感情和他们对贾岛诗歌的取向.因为作家心理情感的改变与诗风的流变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考察晚唐五代贾派诗人的思想境况对于我们研究贾岛诗风和晚唐五代诗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韩大强 《南都学坛》2009,29(5):46-49
盛唐李白、中唐李贺、晚唐李商隐是唐代诗歌不同时期的杰出代表。李白盛世长歌的昂扬之气,李贺孤寂苦吟的萧瑟之意,李商隐风流晚唱的凄凉之态,构成了唐代诗歌精神的流变过程。唐诗由盛唐的昂扬首变为中唐的萧瑟,再变为晚唐的凄凉,这实际上也正是唐代士子由奋发蹈历乐观进取,转而为消沉冷漠枯寂渊默,直至暮气沉沉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
“唐音宋调”之谈已成公论。唐、宋诗歌风貌各异,两者并没有优劣、高下之分。但综合社会发展规律与诗歌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来看,宋诗并没有绕过唐诗的影响。宋诗中的晚唐诗风这一特殊文学现象即是这种影响的一个体现。从“晚唐体”在当时的盛况及宋初与宋末前后呼应的情形可见晚唐诗风在宋代的接受史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约翰·多恩在诗歌《别离辞·节哀》中因以圆规比喻恋人而成为经典的爱情比喻。这一爱情之中包含了肉体之爱与精神之爱的对立与和谐,世俗之爱与宗教之情的相互融合。而圆规意象更是将瞬间的爱情化为永恒的爱恋。  相似文献   

8.
历代评论家谈到晚唐诗坛,无不一言以蔽之曰:“诗风衰败。”然而清代大诗评家叶燮说:“晚唐之诗,秋花也,…极幽艳、晚香之韵,可不为美乎?”①叶燮以秋花的幽艳晚香之韵喻晚唐诗歌,比起古代许多诗评家虽有高明之处,但毕竟笼统,未曾加以阐述。对晚唐诗坛的真正肯定还是近年的事。胡国瑞先生指出:“唐末诗人的创作,无论就其反映历史现实的广度,或取得的艺术成就,以及对后代的艺术滋润,都是不容低估的。”②这是为晚唐诗坛翻案的先声。吴调公先生则大声呼喊:“我要为晚唐这一‘秋花’翻案!”③罗宗强先生也说晚唐的“杜牧、许洋…  相似文献   

9.
中期唐诗坛发生了题材倾向从重大、高雅向琐细、平凡的转变.韩孟、元白两大文人集团的唱和之作,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特征.晚唐著名的松陵唱和中,皮日休、陆龟蒙等对此多有继承和发扬,诗的取材更为凡琐,多小视角,且多杂体.其唱和的深度无疑超越了前辈,而且把唱和这一诗歌存在方式真正传播到了民间.  相似文献   

10.
离别是唐代诗歌中一个非常活跃的题材,但晚唐离别诗的情感与初盛唐存在鲜明的差异,它已不再雄健浪漫,自然飘逸,它的情感走向了悲愁、淡漠、闲适和清幽.究其原因,是时势的变化影响了晚唐诗人,以及诗风,加上变革后的儒、释、道的影响,晚唐离别诗已失去了壮大昂扬之气.  相似文献   

11.
唐代组诗的声律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初盛唐的组诗声律是初创期,杜甫对组诗声律技巧进行了重要拓展;中唐是组诗声律全面发展阶段,元白极大推动组诗声律的发展。晚唐组诗声律技巧的发展以皮陆为代表。  相似文献   

12.
王昌龄在唐代的接受情况研究分盛唐和中晚唐两个阶段。从诗歌选本的选录数量来看,与同时代他人相较,王昌龄诗歌入选数量属中上之列;就入选诗歌内容来看,盛唐时多为"风骨清俊"之作,且其诗被推为"风骨"、"声峻"、"雅正"的代表,中晚唐选诗则多为"清词丽句"。王昌龄诗作中最富有盛唐之音的作品是最能被大家接受的作品,至中晚唐,随着政治环境和士人心态的变化,王昌龄的直意高歌已失去存在的土壤,只能被束之高阁。  相似文献   

13.
北宋遭受迁徙、贬谪之苦的诗文家众多。北宋人在贬谪期间所创作的诗文,在文学风格和审美情趣上与前人(特别是唐代)的有所不同,大多表现出高旷平远、淡泊闲吟、乃至戏谑调侃的特征,实现了对传统贬谪诗文以悲为美、且多表现哀怨愁苦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论宋初诗坛崇尚晚唐之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初诗坛为何崇尚晚唐,这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一是宋初诗人对晚唐这一概念的认定跟后人有所不同;二是对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对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三是没有从诗歌发展的自身规律上说明宋初与晚唐诗坛既相互承接又共同转折、完成唐诗向宋诗过渡的意义;四是忽视了宋初的社会政治现状和文化思想对宋诗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白居易、刘禹锡在晚唐时期的诗歌创作情况与其在中唐时差别极大,元白诗派就此进一步发展为刘白诗人群。刘白诗人群最主要的诗歌创作活动有联句、诗歌赠答、诗歌别集和唱和诗集的编定三项,而诗歌内容主要是歌咏闲适生活;其词体创作则是就曲填词,著作也颇多。由于该诗人群在诗词方面的创作均取得了一定成就,因而对宋代诗词也产生了相当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杜苟鹤,一个生逢乱世的社会底层文人,一生奔波求取功名?经历坎坷,身心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他的诗歌体现了晚唐的衰世之音。杜苟鹤诗之悲情主要表现在乱世亡国之悲、命运之悲、人格之悲。  相似文献   

17.
初唐绝句萌芽形成,中唐繁荣,晚唐至宋初基本定型,不同时期的绝句呈现不同的特色。苏轼是继宋代欧阳修、王安石后大量创作绝句的诗人。他的绝句在宋代自成一体,自具特色。苏轼创作的绝句数量众多且绝句艺术风格多样,表现手法多异,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现就苏轼绝句创作的艺术手法和特征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8.
晚唐诗人胡曾的诗作主要以咏史诗为主,影响很大。对胡诗诗韵进行穷尽式调查研究不难发现,胡诗诗韵不但可以映证王力先生考证的晚唐——五代音系的正确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实际语音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唐代怀古诗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发展阶段,除了数量上急速增长,共同构成怀古诗的空前繁荣局面外,其主题倾向各个时期也有所不同。它的发展走向,与整个时代由兴盛走向衰败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20.
按照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时间顺序,简要论述唐诗中各类女性的形象及其变迁,指出:初唐女性题材诗歌以描写宫廷女性的上官体、历史美女题材为主;盛唐时期,除宫廷女性题材、历史美女题材继续大行其道以外,思妇、怨妇、弃妇、征妇、勇妇题材盛行起来;中唐时期,由于战争频仍,有关思妇、怨妇、弃妇、征妇的诗歌题材更多更广,贞妇烈女及妓女题材也有所表现;晚唐诗人不仅关注女性的外貌之美,更关注女性的内心世界。有唐一代,除男性诗人关注女性,写下了有关女性题材的大量优秀诗作以外,不少才华横溢的女性诗人从关注自身的角度出发,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