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慈勤英  周冬霞 《中国人口科学》2015,(2):34-42,126,127
文章通过新闻媒体对失独家庭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关注新闻媒体对失独家庭形象的社会建构,结果发现存在单向的偏重失独家庭苦难的报道倾向,部分建构了一个"无解"、"苦难化"、"特殊化"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的"媒介形象"和"独生导致失独"的逻辑暗示。而在这种失独家庭媒介关注的"标签化"背后有部分学者研究定位、价值指向和政策建议的支持。媒体和学界对失独家庭的特殊化塑造,或将有碍失独家庭走出丧子之痛融入社会,也使计划生育政策受到误读和抨击。因此文章建议,失独家庭媒介报道首先要去"标签化",学界应把失独家庭放到大的人口结构背景下来研究;失独家庭特别扶助政策应逐渐整合于社会救助体系中;应特别关注独生子女的生命教育和关怀,失独家庭心理层面的社会支持、生命意义的再认知和再建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北碚区加快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建设,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近日出台四项计生惠民政策,所付扶助金由区财政出资。一、中年丧子独生子女家庭定额扶助制度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独生子女家庭,在女方年满49周岁后,按照国家奖励扶助制度的运作方式,按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发放扶助金,所需资金由区财政承担,直到其年满60周岁与国家奖励扶助制度接轨为止。  相似文献   

3.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来,我国产生了数以万计的独生子女家庭。据统计,目前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已突破了1亿。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陆续步入老年人的行列。但是,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是无法规避的。有些家庭由于独生子女的突然死亡而成为失独家庭。  相似文献   

4.
独生子女家庭关系简单、脆弱,具有很强的风险性,为此引起学界和政府高度关注。文章利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利用生命表方法构建独生子女家庭生命表.并推算丧子家庭、丧偶家庭、单人家庭等各类家庭结构演变趋势。得出:独生子女家庭中,丧子家庭在子女60岁时达到高峰,比例达到3.1%,其中丧子的父母单人家庭比例达到高峰值2.6%,丧子的父母空巢家庭在独生子女50岁达到高峰1.1%:独生子女单亲家庭(丧父或丧母)在独生子女55岁时达到峰值50%。不同的独生子女家庭,有着不同的养老需求,政府应该根据不同的家庭属性设置多样化的养老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松滋市实施亲情关爱全覆盖行动,为全市失独家庭送去关爱和温暖。为缓解失独家庭成员没有子女所产生的孤寂和痛苦,最大程度抚平他们的心灵创伤,市人口计生局联合市总工会、市团委、市妇联,组织党(团)员干部,与失独家庭结对子,开展“一对一”亲情关爱活动,在生产生活上,除严格落实国家特别扶助制度外,另外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帮扶。  相似文献   

6.
在回顾以往对独生子女死亡和失独家庭研究的基础上,文章从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关键研究问题等方面指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终身失独概率估计方法和失独育龄妇女再生育可能性等,指出用独生子女死亡概念近似失独妇女,其结果有可能大大高估时期失独妇女的总量。由于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中国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将失独育龄妇女再生育看做是1->2递进生育也有可能高估失独妇女的总量。通过人口普查、抽样调查数据和计算机微观人口系统仿真分析技术,估计目前35岁及以上失独妇女数量在140万左右,2050年前中国时期失独妇女总量超过600万的可能性不大,失独家庭达到或超过1000万的可能性也不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由“提倡一孩”向全面“提倡两孩”的调整,必然要求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做出相应调整.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调整,应当遵循科学衔接、公平公正、国家尽责、社会关注的原则,形成以国家为主导的社会保障机制,弱化乃至消除奖励扶助政策中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民族差别,真正体现其国策地位和公平公正原则.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基本走向应当是由奖励“一孩家庭”转变为鼓励按政策生育.需要重点修订的内容,一是“双轨制”,以新法实施为标志,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二是包到底,重点解决好历史形成的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实际困难;三是增重点,把解决伤病残独生子女家庭的实际困难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8.
当前,北京市昌平区有独生子女家庭12.3万户,约占全区户籍人口家庭总数的66%,伴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高比例、大基数,失独家庭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2013年4月份以来,区人口计生委、计生协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全区失独家庭老人的生活、精神、养老状况进行了调查,旨在进一步完善失独者养老保障体系,为加大帮扶力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2002年,重庆市开始了以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的扶助救助及精神慰籍为重点的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探索;2007年,该市被确定为全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试点市;2008年4月,重庆市再次提高奖励扶助对象中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标准,将独生子女死亡家庭扶助金提高到每人每年3120元。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尤其是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探索与实施,解决了计生家庭的现实利益问题,发挥了良好的利益导向作用,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奠定了基础。就此,本刊记者对重庆市人口计生委主任潘晓阳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0.
"我们心中都有一朵花,一朵向阳的花……风雨后,花儿迎来了彩虹,从此没有孤独寂寞,只有温馨快乐,我们彼此相互牵挂……我们都爱这朵花,这朵向阳花就是我们的家。"这首名为《心中的向阳花》的歌曲正是由朝阳区双井街道"失独"老人亲自作词创作的,歌曲表达了他们对社会各界给予的关心关爱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对"向阳花坊"的热爱之情。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高度重视地区"失独"人群的服务工作,把它作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一次探索与实践。从建设服务平台入手,开展个性化、细节化服务,使"失独"老人走出了阴霾,融入了社会。双井街道目前共有独生子女死亡家庭49个,涉及独生子女父母84人。大部分"失独"家庭都处于退休或接近退休的年龄,在遭受子女亡故和老来丧子的双重打击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