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统的神经科学与心理学在失语症研究中的局限越来越明显,国内外语言学家逐渐用语言学理论来进一步研究失语症。用话语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从功能语言学角度对失语现象进行剖析,运用功能语言学理论中的概念元功能对收集到的失语症患者语料作出分析和统计,考察了失语症患者话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能够为失语症以及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认知语言学40多年的发展中,再语境化是其主要的内在趋势和特征,而传统的批评话语分析也强调与实施再语境化。认知语言学对社会语境的关注主要表现在4个层面:(1)语言的界定和基本的架构包括处于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认知;(2)研究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变异性,探讨文化模式在语言变异性中所起的作用;(3)不关注语言之间的变异,而是考察某一语言内部的变异。批评认知语言学就是在这一层面出现的,它倾向于采取评价的立场,而不仅仅是描写;(4)关注从社会相互交际的角度分析实际的对话和交流。批评话语研究的再语境化体现在社会行为者分析中,形成社会行为者分析的三步模式:识别社会行为者;推测话语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认清交际者所要表达的可能意图。批评认知语言学继承了认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所共有的再语境化特征,并进一步发展为社会再语境化。社会再语境化符合第三次认知科学浪潮,即融合大脑、身体与环境的混合心智,而批评认知语言学中的心理学实验是社会再语境化的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著名学者鲁利亚创立的神经语言学和“文化-历史”理论,创造性地将语言的神经系统置于人类社会历史的长河中进行考察。其语言思想的理论核心既注重语言的本质普遍性,又注重语言的联系普遍性,更强调基于实践的语言认识论,是一种辩证统一的语言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物质观在语言学领域的进一步阐述和发展。鲁利亚成功地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运用到了其语言研究之中,为后世的社会文化、心理学、神经学、语言学交叉研究指明了一条值得跟随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巴赫金站在哲学的高度考察语言活动 ,确立了超语言学思想。他对语言学的研究建筑在话语之上 ,认为话语是语言的交际单位 ,一切语言现象都通过话语来考察。话语理论成为一种活的语言理论 ,构成了独特的话语语言学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社会语言学作为一个边缘学科在6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至今已有30多年了。社会语言学打破了传统派和结构派语言学研究狭窄的圈子,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考察和研究语言,把语言看作行为,能对结构语言学无法解释的许多社会语言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所以,该学科刚一出现便引起了世界各国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及人类学家们的高度重视。 然而,社会语言学毕竟是在语言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的交接点上形成的边缘学  相似文献   

6.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中的普遍现象 ,长期以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70年代以来 ,语码转换研究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从社会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心理学语言学和语用学四个方面概述这些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并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7.
1961年,美国语言学家威廉·拉波夫在马撒葡萄园岛进行了语言变异实验并指出了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语言变化是进行中的变化,进行中的变化可以被观察并被研究,进而推翻了传统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并改变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在实验中,拉波夫创造性地采用了量化研究的模式来研究社会范畴与双元音央化现象的关系,从而使语言学研究方法有了本质上的改变。量化研究方法现在已经成为语言变异研究中最基本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神经科学与心理学在失语症研究中未能达到理想效果,文中尝试从功能语言学角度对失语现象进行剖析,运用功能语言学理论中的概念元功能,特别是及物性理论,对失语症患者的语言材料做出不同的解释,得出句子中参与者的数量与失语症患者语言描述的正确率成反比,该尝试能够为语言学研究的横向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表达意义的,而意义则是语言学研究的核心。认知语言学把意义等同于概念化,并强调身体经验在概念化中的重要作用,但认知语言学对概念化的内涵及特征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回答。概念化是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和神经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化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行为系统的概念表征,包括语言行为;而狭义的概念化重点聚焦与语言行为相关的概念系统。概念化具有非孤立性、动态性、交互性、意象性、想象性、主观性、具身性等特征。认知语言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语义问题,而"意义即概念化",因此概念化的研究内容基本涵盖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概念化的研究主要从认知心理和社会认知两个维度展开,在近年来量化转向和社会转向的背景下,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化研究呈现两个重要的趋势:第一,随着认知语言学、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的发展,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化研究更加关注构成心理过程的加工活动。第二,社会认知语言学、认知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无疑会促使认知语言学研究更加关注概念化跨文化的普遍性与变异性。  相似文献   

10.
哥本哈根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继承并发展了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的语言观,同时把现代逻辑学、心理学、数学等研究方法与语言学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用于指导语言学研究的标准和原则,具有很大的前瞻性,丰富了语言学的方法论,对现代语言学的纯理论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模糊语言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语言学基本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本文试图从阐释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出发,力图建构一个模糊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希望能对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实用”观念中的20世纪中国语言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世纪中国语言学是在实用观念的影响下充分发展起来的学科。它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语言学学科理论的建设、“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确立、方言与民语的调查等多方面的应用性成果为社会提供了服务。“实用”观在中国古代语言学中有着悠久的传统,它是现代中国语言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但中国语言学对“实用”性的偏重,使它在实践中产生某些疏漏,对语言本质及理性抽象研究也存在某种淡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台湾地理语言学研究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语言学在汉语学界属于年轻的学科,台湾的情形亦相类似。在对台湾地理语言学研究做简要回顾之后,指出台湾地理语言学的不足,建议两岸协作,整合力量,联合开展台湾地理语言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论哲学思想的演进与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学与哲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语言是哲学思想的核心与载体 ,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哲学对语言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及推动作用。不同的语言学流派均有各自的哲学渊源及各自的哲学属性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从生成与合成、任意与象似、天赋与体验、语义与语法这四个视角对比研究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在语言研究的本质、语言系统的本质、语法和语义的本质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从哲学和逻辑学角度进行语言研究的思想贯穿语言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形成了语言学中的逻辑流派。但在语言研究的不同历史时期,其主要观点有所不同。对语言学中逻辑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能从一个侧面勾勒出语言学理论演变的大体轮廓。  相似文献   

17.
贡布里希的理论曾经影响一时,但在西方人文学科经历了所谓“语言学转向”以后,他偏重于心理学立场的艺术思想受到“新艺术史”新生代学者的质疑,被视为保守和自然主义.文章认为,事实上贡布里希的理论中是存在语言学因素的,只是这些因素长期被忽视了.可以看到在他的“图式”理论中涉及到:绘画图式与语言中语汇的相似;图示通过类似代码的方式来转换可见世界;甚至图式也是通过分节的方式来对可见世界进行切分和拣选.这些思考带有强烈的语言学和符号学的痕迹,其价值和启发性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一直处于语言学领域的学科前沿,笔者认为,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于戏剧欣赏和批评,尤其是跨国戏剧欣赏和批评同样有着指导意义,并试图:1.运用典型理论论证莎士比亚戏剧人物塑造的特点;2.运用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的理论诠释文化差异对戏剧欣赏和批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流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简要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观和语言观,并提出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可以借鉴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增强学生对汉语语法理据性的认识,从而提高汉语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应用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学的应用,还是语言的应用加上语言学的应用?或者说,语言文字的应用是不是应用语言学的对象,或者说,可否说凡是语言文字应用的研究就都是应用语言学?这个问题值得认真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