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姆莱特》与《赵氏孤儿》两部戏剧同是写复仇,但却传递出了中西两种截然相反的复仇时间观念——对哈姆莱特复仇延宕的批评和对赵氏孤儿二十载大仇终得报的褒扬。本文认为,复仇时间观念是一个民族之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民族自身的情感与社会进程中的思潮、伦理、道德等多方面因素经过不断整和而形成的。中西复仇时间观念的盖异原因来自于观念的母体——民族文化,根源于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相似文献   

2.
周氏"兄弟失和"以后,《语丝》周刊创办,两人是最关键的筹划者、出资者和撰稿人,几乎每期都有署名文章。鲁迅从不参与《语丝》同人的聚会,从而避免与周作人相见的尴尬。被八道湾赶出带来的伤害和被围观带来的愤激,使他陷入极度的孤独和痛苦之中。这构成了《复仇》《复仇(其二)》最重要的创作情境。由此出发,分析文本中的复仇对象和复仇方式,可以看出他对亲情与友情的彻底绝望,并以最决绝的咒咀与过去进行着告别。它集中展现出最具鲁迅特色的复仇哲学。  相似文献   

3.
复仇是人类各民族都曾普遍盛行的历史文化现象,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文学中都有各具特色的复仇文学主题。《赵氏孤儿》与《哈姆雷特》作为中西方复仇文学的两部经典著作,其复仇主体在复仇行为过程中表现的差异昭示着中西方复仇主题文学价值取向的差异,中国复仇文学偏重关注复仇事件本身,而西方复仇文学则更多地关注复仇主体的精神世界、性格变化等。这种差异的产生实际上又是中西方文化习俗、文学传统等诸般差异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伍子胥变文》在情节上对唐前史籍特别是《吴越春秋》多有因袭,但在复仇行为等细节上,它又大胆虚构,突破了伍子胥故事在以往流传中所形成的注重史实的模式。这些变化是与唐代血亲复仇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在唐代政府对私自复仇的严厉打击以及社会主流观念倡导理性复仇的压抑下,民间浓厚的复仇意识在文学上的反映,其文学史意义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5.
《江雪》为柳宗元谪居永州所作,短短二十言,写景状物,空灵虚荡,绝非一般的感兴排遣,极尽孤寒与悲怆,是他政治上压抑悲愤、生活上孤独悲凉而至绝望的心情的凝结与沉淀。  相似文献   

6.
纵观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艺术表现上最显著的特点,是善于运用象征的手法。鲁迅把他对社会、人生的“小感触”隐藏在象征性的形象中,营造出一种冷峻幽深的艺术境界。而在各种象征性形象中,色彩的象征是非常突出的。在《野草》中鲁迅着意描绘三类色彩:灰黑、白、红。鲁迅运用灰黑这两种冷色调来象征暗示那个阴暗的社会和他自身惆怅悲凉的心理;白色被赋予了双重的象征意义:一是孤独抗争黑暗现实而引起的绝望、虚无情绪;一是执著构建美好未来所激发出的充实、圆满心境;红色则传达出鲁迅对于社会的愤怒和复仇,同时也折射出他对于希望的追求和生命的礼赞。可以说,鲁迅笔下象征性色彩形象的选择和色彩意境的铸造,使《野草》拥有了更为独特的美学魅力和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颖  刘妍  胡珊珊 《新天地》2011,(8):10-10
经典的具有女性独立反抗意识的文本《简·爱》,主人公简爱形象被认为是一个要求平等独立的新型女性。而作品中的疯女人这一角色常常被忽略视为简的陪衬物,甚至被视为“贵族社会的一种象征”。而疯女人伯莎是一个进行复仇的大胆的抗争女子;同时伯莎是男权社会中另一个被压抑的简爱,是简爱的内心世界或者说是她性格的另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8.
《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两部作品的主题虽然同为复仇,可是复仇的内涵以及复仇执行者等方面都各有不同,并且复仇之后的哈姆雷特和赵武容易被学术界所忽略,故对两部作品中的复仇进行解读,记录下由复仇引发的思考,希望能对《哈姆雷特》及《赵氏孤儿》故事的研究献上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经典的具有女性独立反抗意识的文本《简·爱》,主人公简爱形象被认为是一个要求平等独立的新型女性。而作品中的疯女人这一角色常常被忽略视为简的陪衬物,甚至被视为"贵族社会的一种象征"。而疯女人伯莎是一个进行复仇的大胆的抗争女子;同时伯莎是男权社会中另一个被压抑的简爱,是简爱的内心世界或者说是她性格的另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0.
《三国志通俗演义》对于复仇主体行使复仇动机方式以及相关影响,都有多重表现。吴越地域复仇文化的长期侵染,和人们以此为尚的自豪感更是不应忽视的。鲁迅对来自复仇之乡的自已有复仇偏好,就毫不掩饰。小说在江东形象群尤其是孙权、徐氏等“超群杰出”的艺术表现中,围绕着主要人物的复仇观、人才观,从吴越复仇文化宝库和孙吴地区民间习俗中汲取了丰富养料。  相似文献   

11.
《基督山伯爵》复仇主题惩恶扬善,大快人心,基督山伯爵唐代斯的复仇过程同时揭开了人性和社会的阴暗面,他的个人复仇实际上也是对社会的复仇,这使其复仇主题具有更为深刻的社会价值。基督山伯爵最终在复仇中选择的宽恕,这也是对自身人性的救恕,贯穿全篇的人道主义思想让读者体会到了人性的温情。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莱特》中涉及诸多法律问题,渗透着作家对法律问题的思考,呈现了他深厚的法律修养和深邃的法律意识。从文学法律批评的视角出发,对《哈姆莱特》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审视。首先,莎士比亚作为酷爱法律书写的作家,以剧院为法院,对社会事件进行审视和评判,《哈姆莱特》中五个方面的法律问题书写,充分说明他在所从事的文学创作中对法律事件和国家利益的关注;其次,《哈姆莱特》的法律书写,是我们理解和审视这部悲剧作品相关问题的重要方面,尤其是理解"哈姆莱特延宕"的重要视角;再次,法律意识是衡量封建范畴的个人复仇与人文主义"重整乾坤"理想的试金石,正是因为哈姆莱特所具有的法律意识,阻碍了他复仇计划的实施。个人复仇与法律正义之间的矛盾是形成哈姆莱特复杂性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借鉴保罗·德·曼的修辞阅读方式解读《哈姆雷特》的"复仇"主题,可知《哈姆雷特》中已故国王和王子的真正复仇对象是王后而非"新王":老哈姆雷特死后洞悉天道报应,获知自己因王后为妇不贞而遭胞弟所害,要求王子杀死克劳狄以制止叔嫂乱伦,而将真正的复仇对象王后交由上帝审判,使其遍尝最残酷的神罚;同时,哈姆雷特谨遵父王吩咐,以言语讽刺的方式报复王后,使其遭受现世内心的折磨。由此,可廓清多年来学术界对"王子复仇"的一些歧见,从而准确诠释《哈姆雷特》中的"复仇"主题。  相似文献   

14.
在中外戏剧发展史上,复仇是个永恒的主题。西方戏剧在这一主题上,侧重对剧中人物复仇前后的心理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细致入微的刻画。文章以《美狄亚》为例,并将其与《赵氏孤儿》中的复仇比较,试从心理分析出发,看欧里庇得斯对人性的关注及其原因,以及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在《史记》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彪炳千秋的复仇英雄形象,为什么他偏对复仇故事情有独钟?本文通过对《史记》中复仇故事的典型分析,揭示了司马迁作为一个文人,在特定的心理和性格因素下的复仇情结以及它在《史记》中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水浒》复仇主题及其美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透过《水浒》里那刀光剑影的争斗,血肉横飞的刺杀,你死我活的拚博,人们或许会深深感到:复仇的思想和形象,在这部古典巨著中得到了多么广泛而又有特色的艺术表现,又有多么引人瞩目的美学意义。确实如此,我们完全可以把“复仇”引入这部名著的思想艺术的研究之中。不是有人把《水浒》作为“多主题”的作品吗?就让我们姑且把复仇主題作为其中之一种,并作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汉代,血族复仇之风盛行,成为两汉社会风俗中十分引人注目的问题。在当时,许多社会阶层都存在浓郁的血族复仇风习,即使诸侯王公亦是如此。而官府对于这一类案件的处理则相当宽容,这与当时普遍流行的“《春秋》决狱”法律行为有很大的关系。两汉时期的《春秋》学,主要是公羊学派,而《公羊传》的思想特征之一就是对复仇的推崇。  相似文献   

18.
由于鲁迅在思想和实际行动方面都倾向国民革命,导致他在北京的处境愈发恶劣。年轻国民党员许广平的爱情和迅猛发展的国民革命给了鲁迅以新的希望,他内心的复仇情结得以点燃。来自越地的复仇传统,身历的血的教训所凝结的斗争哲学,对自己的仇人顾颉刚和研究系的痛恨,这多重因素促成鲁迅将内在的生命观隐含于一个古老的复仇故事之下,既写出了古人的精魂,又表达了对当下国民革命的真实思考。  相似文献   

19.
《原野》与《呼啸山庄》是两部有关复仇主题的优秀作品。复仇在许多民族文化背景之中 ,意味着追求正义、公正 ,但这两部复仇主题的作品似乎不只在追求正义和公正。曹禺和艾米莉·勃朗特在各自的作品中表现出了他们对这一主题的理性思索。这些思索中透视出两位作家对复仇主题的共识。①从历史文化的因袭中暗示人物的复仇动机。两部作品中所渗透的异质的民族精神内涵向我们显示 ,主人公的复仇行为虽属于个体行为 ,但他们的活动深深根植于各自生存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 ;②他们均在复仇主人公的经历中表达出对人的复仇与正义的矛盾的一些困惑 (复仇主人公都是在生活的压制与迫害中踏上追求正义的复仇之路的 ,但在复仇过程中都使自身陷入罪恶的深渊 ) ;最后以主人公的悲剧性结局表现自己对复仇主题的思考 :正义是人在适度地追求公正的同时趋向于“善”的一种行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列目的《古今全史》与李渔的《古今史略》系互有联系的两部通俗史书。《古今全史》本为明人舒弘谔纂辑,记事至万历四十七年,李渔续辑熹、怀二庙史事并附《殉难录》。此后李渔又独力撰辑《古今史略》一书,并将《古今全史》中并非出自于他手的部分批语移之于《古今史略》,故不能完全认定《古今史略》中的批语为李渔的史学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