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是一出外部情节和心理刻画并重的著名悲剧。这出悲剧的心理刻画集中而生动地表现在同名主人公的身上,围绕主人公的复仇行动,莎士比亚浓墨重彩、细致深刻地描绘了哈姆莱特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在文学表现人的心灵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宽。我们从心理的角度对他进行较为系统的审视和分析似觉太少,本文打算从这方面一试。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的剧情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主角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一再推迟了他的复仇。是什么原因使得他迟迟不动手复仇呢?几百年来,人们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种种不同的回答。有人认为,哈姆莱特患有忧郁症(布拉德利:122);有人认为这是人文主义者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来的犹豫、徬徨(莫洛佐夫:140——141);也有人认为是万事皆空的可怕而苦恼的想法(阿尼克  相似文献   

3.
复仇的意象     
通过结合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及莎士比亚的创作特征,探讨莎士比亚在戏剧中对中世纪流行的复仇故事的重新运用以及不同阐释。以《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奥塞罗》四部戏剧为对象,说明复仇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所呈现的不同意象,而归于一点,莎士比亚借助复仇所表达的,正是当时社会充满希望和痛苦的人文精神,以及他对那个前进的社会及人们的深切同情与希望。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几百年来一直是批评家争论的课题,归纳起来,争论有三个方面。首先,哈姆莱特是一个什么典型?我国评论界对此几乎是有定论的,即他是一个新兴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的代表。我认为,这种分析法抽干了活人身上全部的血,剩下的只是一具躯壳。 其次,哈姆莱特在复仇过程中犹豫延宕的原因是什么。歌德在《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  相似文献   

5.
“延宕”问题,是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评论中的一个带有关键性的问题.十八世纪以来,作家、学者们对这一问题作出过种种解释.  相似文献   

6.
对《白鹿原》中的一个事件的分析表明,法律文化的多元可能导致法律意识、心理层面和法律行为、法律实施方面的混乱和冲突;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以及利益、需求的多元性,是引起矛盾的深层原因。法律文化从混乱走向融合的途径,是以"理解、对话"去取代"消灭、征服"的认识模式,以现实的、多元化的眼光和慎思,去处理法律多元情形下的种种矛盾。但这些矛盾的解决,最终还取决于需求和利益结构的变化,及其背后包括生活情景、经济条件在内的社会条件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厄普代克长篇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重构了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颠覆了后者中的人物关系,把“被说者”变为“说者”,“说者”变成了“被说者”,从而传达出在新的文化语境中,作家对历史、善恶尤其是女性问题所做的辩证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从叙事策略与结构阅读这两个叙事学角度对沈从文的《渔》和汪曾祺的《复仇》两部作品的复仇主题解构进行对比分析,展现沈从文"回归自然本心式"的复仇解构与汪曾祺"超道德情感式"的复仇解构的异同之处,剖析"隐形矛盾"与"诗意留白"等细节之处两位作家所展现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审美价值倾向。在此基础之上,通过简要的横纵向比较展现两位作家不同于传统作家以及同时期其他作家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莱特》几乎是一经发表便被奉为经典,然而,不同甚至是相互冲突的阐释也从未停止出现。厄普代克的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以女性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哈姆莱特》之前”的故事,对父权制社会里女性的地位和命运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也为《哈姆莱特》提出了一个属于现代人的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复仇悲剧虽受惠于塞内加,但又离不开英国戏剧传统。无论马洛的《帖木尔》和《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还是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及《哈姆莱特》,无不打上英国文化的烙印,反映人文主义理想与中世纪桎梏间的冲突。这些复仇悲剧皆以对权力的欲望为动因,悲剧形象宁可牺牲自己和殃及他人也要矢志不渝地追求,展示了悲剧英雄向极限挑战的悲壮  相似文献   

11.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戏剧中乃至迄今为止的全部文学作品中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象之一,被称誉为“全体人类所加冕的戏剧诗人之王王冠上一颗光辉夺目的宝石”。哈姆莱特形象的价值已经越出了文学的界限,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现象;哈姆莱特“著名的踌躇”问题被看作是“斯芬克斯之谜”,至今仍然吸引着世界各国学者的注意。《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此做了简要的概括,它说现在关于哈姆莱特所有的材料“都不足以解释哈姆莱特著名的踌躇(他要报杀父之仇,但却多次不能下手,反复迟疑),而这正是莎士比亚关于哈姆  相似文献   

12.
从分析莎士比亚戏剧反映文艺复兴时期关于知识与力量的论争入手,我们可以探讨《哈姆莱特》是如何以戏剧艺术的形式探索近代认知过程的。莎士比亚将主人公的认知困境戏剧化,在哈姆莱特这个人物身上体现了近代多种认识模式。哈姆莱特的认知空间里充满了多元的、矛盾的因素,这些因素在烙印、编码和筛选的所有过程中相互交错、相互反映。肉体、灵魂、文化等多维元素循环交互作用于他的认识过程,造成哈姆莱特的认知困境和行动拖延。在筛选阶段,哈姆莱特的自我认知进程崩溃了,认知链断裂,使他陷入无所适从的僵局。哈姆莱特认知之谜的核心特征与现代和后现代阐释以及莎士比亚对于人类认知过程的高超艺术表现,确立了《哈姆莱特》在世界文学史以及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法国戏剧家莫里埃的喜剧《恨世者》塑造了一个供人嘲笑和讥讽的优秀青年阿尔赛斯特。他 像英国的哈姆莱特一样思考、探索,憎恨这世上的一切虚假和丑恶,追求正义、公正和爱情 ,不过他却寻找不到复仇的对象和可以热爱的情人。最终这个嘲笑别人的“英雄”反被别人 嘲笑,但他的悲剧性与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一样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异国形象",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不同的文化身份使得海外华文作家在书写"异国形象"时有着不同的切入视角。陈河作为海外华文作家的优秀代表,其小说《沙捞越战事》站在"他者"的角度,以历史记忆的独特方式对"异国形象"进行了全新阐释,对投射中国新一代移民的身份坐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一直是国内外批评家关注的焦点。结合艺术的哲学理念,通过分析对哈姆莱特的性格进行探讨,阐明自然本能和理性的冲突是哈姆莱特延宕的根源。并由此推出《哈姆莱特》是对理性的呼唤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中从三个方面给信访工作作了科学的定位。根据这个定位,纪检监察部门的信访监督至少拥有九个途径,与党委政府信访部门的监督存在六方面的不同。至于如何强化纪检监察部门信访监督的法律意识,就必须做到用法律的眼光审视每一起信访件,以法律的视角保护好信访监督人的合法权益,用法律的理念去构建动态的信访监督信用体系,用法律思维审视信访"泛作为"和"不作为"情况。  相似文献   

17.
《哈姆莱特》与《赵氏孤儿》两部戏剧同是写复仇,但却传递出了中西两种截然相反的复仇时间观念——对哈姆莱特复仇延宕的批评和对赵氏孤儿二十载大仇终得报的褒扬。本文认为,复仇时间观念是一个民族之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民族自身的情感与社会进程中的思潮、伦理、道德等多方面因素经过不断整和而形成的。中西复仇时间观念的盖异原因来自于观念的母体——民族文化,根源于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相似文献   

18.
啥姆莱特在戏剧舞台上与观众见面后,300多年来在欧美文坛上,一直是莎学中一个重要的争论对象:有的说他是复仇英雄;有的说他够不上英雄,只能是个道德高尚者;有的说道德高尚者也够不上,而是个利己主义者,等等。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没有说清哈姆莱特会见他父亲的亡魂之后,为何不马上复仇?为何常常言行不一致?因而感慨地说:“哈姆莱特是个猜不透的谜”。对哈姆莱特的延宕复仇,弗洛伊德有他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明末徐鸿儒及白莲教活动作为重要历史事件,在文本中展现出差异性书写.《聊斋志异》借助民间素材,通过文学性笔法和叙事结构设计,在《小二》《白莲教》(卷四)《白莲教》(卷六)《邢子仪》篇中,塑造出徐鸿儒及相关人物的全新形象.并在民间评判基础上,构建新的历史立场,提出"左道正用"的独特叙事逻辑,以市井民众的丰富视角、多重叙事线索对该题材加以多层次书写.在构筑徐鸿儒事件的民间记忆基础上,反映出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大学《法律基础》课的性质不应理解为法律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双重性” ,其性质属于法学教育 ,其目的是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据此 ,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特点并对大学《法律基础》课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