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拉里·爱德华出身贫寒,从小就缺吃少穿,他感受到了贫穷带给自己和家人的耻辱。邻居的嘲笑、同学们的取笑,常常让拉里·爱德华伤心不已。他对别人的眼光很敏感,甚至路人一个不同寻常的眼神, 也会让他难过半天。  相似文献   

2.
嘲笑别人,说者无心,听者留意,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和人格,影响团结和和谐,因此应尽量避免。宁波华茂外语学校同学们对此话题的讨论,很值得同学们思考。嘲笑,一般是不能理解对方、缺少同情心所致,应从两方面努力避免:一是理解、同情对方,进行换位思考;二是遭到嘲笑要大度,同嘲笑者及同学共议嘲笑的危害,共同避免嘲笑现象再次发生。嘲笑别人是坏事,同学们应从中共同引出好的结果:提高认识、增进理解、增强团结,达到和谐。欢迎同学们对此话题畅谈感悟。  相似文献   

3.
基诺的锤子     
基诺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黑人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贫民窟中,每天都要忍受别人的嘲笑与歧视,愤恨的种子从此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4.
《论语·雍也》中,“能近取譬”已经被上升到“仁之方”的高度,切近自心而类推别人、他物。因而求仁的路向只在于首先己立、己达,从自己的心情志意出发,努力理解别人、体贴别人,进而立人、达人。“推其所为”,由己及人、将心比心地为别人考虑,帮助别人安身立命,也是古今圣王治国理政的惟一法宝。推扩的根据与本源力量则在于己,立己、达己,自觉自为。朱熹强调“以己”与“推己”不可等同,但又相与为用。工夫不同,推己的对象或道德的受众也有所不同。惟有圣人才能够将自己的仁心不期而然地推扩到万事万物的身上。推,只有借助于人人所共同具有的情与理,才有可能完成。物物相感、天人相应的根据就在于同类相动、以类度类。世界尽管繁复莫测,但毕竟可以一类呼应一类,一类感通一类。  相似文献   

5.
嘴巴体操     
《阅读与作文》2007,(4):24-25
开卷语录:嘲笑,是一只阻挡我们健康快乐成长的“拦路虎”,它会滋长我们骄傲的情绪,伤害朋友纯真的心灵,使我们的成长路上失去最美好的友谊。《嘴巴体操》告诉大家:优点和缺点是多么容易转化,你嘲笑别人的缺点,别人可以化缺点为优点;而你,却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6.
公开的秘方     
一个男孩,别的同龄伙伴都生儿育女了,可他依旧孤单一人。他,实在太矮了。男孩走路习惯低着头,这样可以避开别人不屑、嘲笑的目光,直到那天不小心撞上了一个女孩。女孩生气了:“你没长眼睛吗?”  相似文献   

7.
他不爱我     
春华 《百姓生活》2011,(12):25-25
从小到大,他都不爱我。 5岁,我被开水烫伤,母亲搂着我哭,责怪自己没有看好我。他阴沉着脸说:“是他自己调皮。他的错你别想替他承担。”7岁,我上小学,因为曾经烫伤的左手无名指无法伸开,被同学们嘲笑,回家向母亲哭诉。他阴沉着脸说:“别人说点啥你都哭。你是为别人活的吗?”  相似文献   

8.
谈话的艺术     
首先,我认为人和人之间一定是要平等的,应相互尊重。要尊重他的种族、年龄、宗教、身份、私人空间和他的时间,你对别人的态度和你希望别人对你的态度一样!  相似文献   

9.
爱上宋美龄     
不知他是否盼着这一天早些到来。是的,漫长而短暂的人生终于快要结束了,临终前他说,尘世间芸芸众生的生活方式和理念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他能理解别人,也希望别人能理解他。他,一心希望别人理解的,  相似文献   

10.
影片(钢琴课》诉说的是哑女艾达和偏远地区普通劳动者班斯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片中不绝于耳的琴音、令人心驰神往的蔚蓝大海、奔腾的浪潮和那风中飘起的丝带无不使人沉醉,但那个苍白、纤弱与命运进行无声抗争的女子更令人惊诧。欣赏影片后,观众仿佛已深深感受到她独自奏响的、具有强烈感召力的音符。她是个哑女,但她不是纯正的哑人,她会用眼睛、用嘴唇把思想输到别人的脑中。她瘦弱,但她决不懦弱,在生活的狂流中她有着自己的世界。这世界在别人的眼中是悄无声息的,是沉默的,而在她,则是有声的、狂热的,象大海一样奔腾翻滚的,有…  相似文献   

11.
不耻下问     
春秋时期有个大学问家叫孔子,人们都尊称他为“孔圣人”。有一次,孔子到太庙去祭(jì)奠(diàn)祖先。看见新奇的地方就不断地问别人,因此有人就嘲笑他:“你这么有学问,为什么还要问别人呢?”孔子一点儿也不感到可耻,反而问道:“不懂就问,这有什么不好呢?”他又教育学生说:“一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作文》2008,(10):12-17
克拉克·盖博,1901年2月1日出生于俄亥俄州加的斯城。他早期的生活如他在影片中的角色一样,到处奔波。他的父亲是一位石油钻井工.也是一位农场主,他放手让盖博干他自己想干的事。他的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就死了。继母对他很好.让他享受到了慈母般的爱。  相似文献   

13.
英国的衰落?     
今年年初,英国《观察家报》上,刊登了波洛蒂的文章《新英国病》。他认为英国人正面临着来自自身的威胁。他写道“这个威胁是什么呢?它是新的英国病;自我毁灭的民族怀疑悲观情绪。这种病是由英国精英阶层中所谓的舆论制造者们散布的。”“这种病表现为:总喜欢轻视我们的国家,赞扬别的国家;贬低我们的成就,羡慕别人的成就;蔑视我们的国家制度,赞许别的民族制度;嘲笑我们每一个全国性人物。”  相似文献   

14.
《美国田园牧歌》被称为菲利普.罗思在本世纪走近尾声时,为我们这个世纪所写的一首挽歌。其主人公斯威德是一位戴着明亮光环的痛苦的灵魂:一方面,他是美国道德准则的典范,一个沿着十七美国社先脚步求索的浪漫的寻梦人;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最让人同情的人,在他身上,不仅载动着哈姆雷特一样的性格悲学回响症盖茨比式的美国神话失败。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很特别,因为他是一个残疾儿童,他只有一条腿,不知是什么原因让他失去了可以奔跑的腿,使他的童年和别人不一样。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坛,先后诞生了两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一位是马克·吐温,一位是杰克·伦敦。他们同样都是美国社会阴暗面的揭发者,但揭发的手法却各不相同。马克·吐温擅长幽默和讽刺,他惯于运用令人惊叹的夸张笔调,把生活中某些丑恶事物放大好几倍,让人们看清它的荒谬和可笑之处,从而达到揭露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反对种族歧视、嘲笑金钱罪恶的目的。他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愤怒与控诉是寓于强烈的讽刺之中的。杰克·伦敦则不一样。他当过童工、水手、淘金者、流浪汉,艰难酸辛的经历,使他对金元帝国最底层的劳苦大众的生活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他能够用一种异乎寻常的冷静语  相似文献   

17.
出身贫寒的李奇龙,13岁时把唯一的上学机会给了妹妹。无论是做保安、门童、洗碗工……他依旧满怀梦想——通过习武成为李连杰一样的演员。在别人的讥笑和嘲讽中,他成功了吗?  相似文献   

18.
爱ài人rén者zhě,人rén恒hén爱ài之zhī;敬jìn人rén者zhě,人rén恒hén敬jìn之zhī。——《孟mèn子zǐ》注解:爱护别人的人,人们就爱护他;尊敬别人的人,人们就会尊敬他。想得到别人的爱护和尊敬,先要去爱护和尊敬别人。滕(tén)文公没做国君之前,有一次碰上孟子,对孟子报怨说得不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dài)。孟子说:“您要善良,对人要友好,那么这些想法也就不存在了。”两人分手后,滕文公觉得孟子的话有些讲不通,就又跑去找孟子。孟子见滕文公来了,说:“你一定是怀疑我的话。这就像吃药一样,药可以治病,但人们总是怀疑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解构主义耶鲁学派代表人物保罗·德·曼,把一切现象都当作文本来阅读,他认为人类政治命运与语言一样具有相同的结构,语言指定意识形态的模式,只要有语言就有意识形态。德·曼的意识形态观与马克思和阿尔都塞的观点有所区别,他为人们认清意识形态的本质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每每读到这几个字的时候,我眼前都为之一亮。这是著名作家陈忠实说过的一句话。当别人问他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他总是这么淡淡地说"像水一样流淌"。像水一样流淌,那是一种淡泊明志与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老子曾对水大为赞叹,他认为水接近于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