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考察孟子的心性修养学说,可以发现其中体现着一种大生命观.孟子认为个人的生命不只是个体的存在,而且是通过时空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其大生命观可分为三个维度,即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境界维度.孟子大生命观的特点在于知识与道德的融通,能够为当代解决知识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儒家思想讲究经世致用,儒者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在历史上留下了丰富的事迹与理论.儒者的为政观,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孟子严格区分王霸并提出尊王贱霸;荀子以"粹""杂"辨王霸之别并提出重王轻霸;王安石兼采众长形成独特的兼用王霸观.王安石论王霸与论心性密切结合,以心性辨别王霸,对宋明理学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儒道两家都致力于生命问题的哲学思考 ,从而形成了各自的生命观。儒道生命观在具体观点上差别甚大 ,但都具有高度的理性精神。本文从儒道的生命本源观、生命价值观、生命现实关怀及生命极终关怀四个方面揭示了两家生命观之理性精神的基本内涵 ,考察了这种理性生命观对中国宗教的世俗化特色、中国哲学的生命关怀、中国文化的现实品格及生死智慧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孔子创立儒学,初步建构起儒者的社会角色规范。孔子所设定的儒者社会角色,既有理想的一面,又有现实的一面。二者有一定距离,理想和现实之间有所矛盾。孟子发挥了其理想主义的一面,荀子则发挥了孔子现实的一面,解决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达成了儒者与专制政治的协调,最终完成了儒者社会角色的定型。  相似文献   

5.
心性论是儒家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者阐发其内圣外王之学的理论起点。孟子和苟子心性论观点之所以截然相反,源于他们对“心”与“性”的理解存在着巨大差异。孟子指“心”为先验道德本心,荀子指“心”为经验理智之心;孟子指“性”为本心开出之善的本性,荀子则指“性”为人的自然禀赋。正是这两方面的差异,最后导致他们整个内圣外王之学展现为两种不同的形态。  相似文献   

6.
儒学在创立后迅速成为显学,形成了庞大的儒者队伍。儒者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其形象的构建在战国末期完成。这个过程始创于孔子,孔子的儒者形象存在理想人格与社会专制现实的矛盾。孟子发展了其理想人格的一面,荀子则主要发展了其现实的一面,达成了儒者社会角色与专制体制的协调,完成了儒者形象构建的定型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孟子以唐虞三代之盛世图景为理论参照,以性善论为心性凭借,以制产裕民为先决条件,建构起一套极具民本色彩的德政思想体系。同时,孟子还对德政模式下的社会阶层结构、人才选拔原则及德政理想的现实切入路径作了极富智慧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孟子到朱熹的心性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对于中国心性哲学的开创 ,主要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尽心知性而知天的模式 ,在孟子看来对于心不在于去认知 ,而在于将自己的内心发挥到极致 ,这样就可以体认本心而知天。张载第一次在心性本体论上 ,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命题 :心统性情 ,把“情”这一概念置入心性问题的讨论中。朱熹则进一步发挥了张载的命题 ,提出性为体情为用 ,并在性情之上 ,加上了一个统领主宰 ,即心 ,将孟子的心性之心转换成主体性心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论孟子“尽心”思想的道德教化理路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子在儒家“心”“性”这两个概念范畴的基础上,实现了从心性分立到心性合一的创造性思想变革,开创了中国心性哲学的思想传统,并构建了以“尽心”思想为核心理念的道德教化模式。孟子这种尽心道德教化模式以心作为道德的本体,肯定了人之本心与先赋之性善、天命之义理的同一性,由此而主张道德教化以人之先验善性作为心性基础,以存养、扩充、求放心为主要方法,最终达到尽心、知性、知天的道德人格境界。孟子尽心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孔子以来所形成的儒家思维框架,为儒家道德教化理论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对于当代道德教育而言,孟子以尽心为核心的道德教化思想,可以推动人们重新理解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本质属性、主体关系以及最终旨归等,实现道德教育与心灵世界的有机融合,最终促进个体的心性与品格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先秦儒家发展到孟子,不仅发展出相对成熟的心性论,与之相应也包含着相对深刻的身体理论。孟子论心—气关系、心—气—形关系,开拓的儒家身体观的重要向度:“践形”的德性身体观。儒家理想身体主体是对始源之身的恢复与修持,是德性精神充盈于内显发于外的身心一如的生命整一体,以此提供给当下的身体理论发展一个思考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孟子吸收正统儒家子思与道家老子等的思想,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论,以此为基点进一步完善了其心性说。孟子的心性说强调人心本善,人心具有向善的本性,人性本善;强调后天的道德修养即存心养性的重要性。孟子把"诚"作为其心性说的核心范畴和逻辑归宿,达到了天人合一的人生自由境界,孟子的心性说所蕴涵的思想对后世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以继承和发扬孟子心学为宗旨,通过对孟子心为道德本源说、良知说和心性天三者关系的改造,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合心、性、天于一心,,的心本体论思想和内容更为丰富的良知说,从而建立了一套回归主体直指本心的内容庞大的心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楚山绍琦的心性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性禅”是绍琦禅学的主要特征,心性观是绍琦“心性禅”的思想核心与理论基石。绍琦和以往的禅宗大师一样,思考的问题不外乎心性本体、修行方法、解脱境界等几大方面。由于时代际遇不同,他在传统的思考范围之外,还对三教关系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绍琦的心性观贯穿于其禅学整体的上述几个方面,其中关于心性本体和三教关系的说明既是他集中阐述其心性观的所在,又是他的“心性禅”最富创意和特色的亮点,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两个角度考察他的心性观。  相似文献   

14.
对孟子心性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提法,其也是理解孟子思想的最重要问题,对这个问题进行反复思辨的必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孟子所言的"性"是站在人文立场而言的,而非指人的自然性,"性"是一个,即"性"的本善性,但其路径却有两个:一为先天的,一为修养性的;孟子所言的"心"有"思"的特质,由此有了向善的可能性,使其具有主体性。在孟子看来,"心""性"合一是"心"与"性"的最佳状态,"心"与"性"有复杂的关系,这一点与"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思考模式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肇端于中唐时期,完成于南宋末的"孟子升格运动",与宋明理学的形成过程相始终。在这一过程中,以抬升孟子地位为基轴,儒学受佛教的影响出现了学术旨趣由宗法伦理向心性论的转移;通过义疏之学融摄佛教思想于无形,重构其心性本体论;受佛教法统说的影响而提出自己的道统说;接续孟子成圣之说,并吸纳佛教佛性理论发展了自己的圣人观,开出与佛教相匹敌的终极关怀思想,最终形成了熔儒释道思想于一炉的新儒学。  相似文献   

16.
历来注家认为,性善、尽心、义利、养气、王霸等内容代表了孟子的核心思想。"人禽之辨"是串联性善、尽心、义利、养气、王霸等思想内容的轴心线索,并从"人禽之辨"与孟子的"心性"思想、"人禽之辨"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以及"人禽之辨"与孟子的"圣人观"三方面来展开论述,以确证此具有思想价值上之意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儒学的主体精神肇始于孔子和孟子,其本质是对人的担当的发现与认识。仁、义是儒学主体精神最核心与最显著的标志,孔孟围绕两者建立的思想体系成为儒学主体精神的根基。然而,儒学主体精神在孔孟那里仅完成了初步现实化,与之相伴而生的“不仁不义的主体精神”“单向度主体精神”“共同主体精神”及它们现实化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历代儒者。经过不断探索,人们发现了儒学生存问题的关键,即面向大众仁义主体精神如何现实化。  相似文献   

18.
杨时的生命哲学包含其生命起源观、生命态度和生命修养观、生命价值观和道德实践观、生命栖居观。其生命起源观渊源于《周易》,关于"气"的观点受张载和"二程"很大影响;其生命态度表现为敬畏天命、顺应天命并发挥人的主体性,养气是珍惜生命和个体心性修养的重要方式;其生命价值观为社会道德对个体生命的超越;其道德实践观是对《中庸》之"诚"的践行;其生命栖居观主要体现在诗文中,表现为对天人合一、"曾点之象"、"颜回之乐"的追求,但又充满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9.
生命经过不断提升所伴随的体验,是人的性情以及人格乃至心性的本源。从物种层面追问人类先天意识本能,那是灵性DNA的传承。心灵哲学背后并不神秘,当灵性的实体主动体验真善美时,自然法则被人改成有目的性原则。人能动地走向更高层面的生命快乐,形成超越性的生命体验方向,它使人真正活出生命的意义。只有人才能达到心性上的体验水平,主体在灵魂深层觉醒时,才会在生命意义上实现真实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君子有三乐"是孟子德性幸福的经典表述,"家庭和谐、内心康宁、教育英才"构成了儒者的三种基本幸福。然而在其"所欲"、"所乐"、"所性"的幸福序列中,"君子所性"才最后完成儒家终极的德性幸福。孟子既承认天命对人间生死祸福的主宰作用,但更强调"立命"、"正命"和"求在我者",内在心性的作用与道德主体的力量更受重视。德性幸福根源于道德主体的本心,由"尽其心"、"知其性"而达到"知天"的境界;德性幸福秉持着"浩然之气"的培育,进而实现"塞于天地之间";德性幸福贯穿以"反身而诚"的修养,从而实现人生的"乐莫大焉"。对于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寻求安身立命的人生价值、提升现实人生的精神境界,孟子的德性幸福观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