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张前  陆晨 《成才与就业》2014,(17):43-43
一只乌龟讨厌死了背上的壳,它认为,这壳不但使自己丑陋,而且还让自己行动迟缓。“我多想做一只小鸟呀,小鸟没有壳,在天空中是那么地自由!”仰望天空的时候,乌龟常常这样想。“即便做不了小鸟,做一只兔子也好呀。看!兔子跑得那么快。”有时,乌龟也会痴痴地这样想。后来,这只乌龟的愿望被上帝知道了,于是上帝施法,把它的壳去掉了。没了背上的“累赘”,乌龟虽然没有像小鸟那样飞起来,可是它跑得比以前快多了。乌龟高兴极了。  相似文献   

2.
笑木 《淮海文汇》2005,(5):40-40
大象一开始不知道自己长得丑陋,它喜欢去游逛。可是别的动物见了它都纷纷躲开,像是碰到了怪物。大象十分纳闷,心想,自己很善良温和,从没有伤害过其它动物,怎么大家都不愿和我在一起呢?它感到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3.
《老友》2007,(7)
在炎热的夏天,动物当然不可能像我们一样躲进空调房享受清凉,那么它们怎样度过夏天呢?一般来说,人和动物在夏天都不爱动,奇怪的是,有些动物却正是靠身体局部的运动来降温的。比如兔子,它有一对长长的耳朵,到了夏天,耳朵里血液流动更加通畅,兔子就扇动这对大耳朵,把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长尾猴在天热时也总爱摇摆它那条长长的尾巴,这是因为它的尾巴里有一条特殊的静脉,能将体内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散发出去。  相似文献   

4.
小笑话     
兔子 某国情报局、调查局和警察局都声称自己是最好的执法机构。为此总统决定让他们比试一下。 于是他声称一只有罪的兔子逃进了树林,看他们如何把兔子抓回来。 情报局派出大批调查人员进入树林,并对每棵树进行讯问,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得出结论:那只所谓的兔子并不存在。调查局出动人马包围了树林,命令兔子出来投降,可兔子并不出来,于是他们放火烧毁了树林,几乎烧死了林中所有动物,并且拒绝道歉,因为这一切都是兔子的错。  相似文献   

5.
兔子练力气     
兔子在屋里,忽然听到门口传来一阵声响。等它打开门才发现,自己家的篱笆被推倒了。"是谁?"兔子跑出门,看见熊远去的背影。兔子正想追向前去,却又停住了脚步。追上了又怎样,自己也打不过它。兔子回到屋里,越想越生气,"不就凭着自己力气大吗,损坏了别人的东西也不道歉!"兔子想出门玩儿,没心情;吃水果,没胃口;干活,没力气……兔子在  相似文献   

6.
在精神支柱缺失的背景下,通过分析《兔子跑吧》中哈里探寻其信仰的过程——受到信仰挑战,被引向怀疑上帝,最后否认上帝存在,得出在信仰缺乏的年代人们往往是得不到上帝的指引和帮助的;上帝只是一个乌托邦;即使是探寻的尝试也会以失败的形式告终。  相似文献   

7.
尤金·奥尼尔剧作中的上帝已经不是狭义的基督教意义上的上帝了。它是指一种生活背后的神秘的终极力量。这个"上帝"的概念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在奥尼尔不同的作品中因主人公所处情势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意象。有时它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阶段使人异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机器;有时它是指清教文化环境下奉行聚财和禁欲的清教上帝,这个清教上帝实质上是清教徒们主观理解和建构的上帝,是清教伦理的拟人化与上帝化;有时它又指的是神秘的大自然。  相似文献   

8.
可爱的兔子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兔子。它长着一身雪白的绒毛,摸起来软软的,好舒服耶!一双红色的眼睛就像两颗红宝石似的,晶莹剔透!两瓣嘴总是一抿一抿的,像是在不停地唱着歌儿,样子真可爱!  相似文献   

9.
精妙的生理适应性通过进化使多种多样的动物透明如水,同拟态的动物模仿环境一样,透明动物则采取更极端的办法,那就是把自己变透明,好彻底消失,以躲避敌人的攻击。比如鳄冰鱼,它体内的血红蛋白退化消失,通过皮肤直接从外界获取高浓度的氧,不需借助红细胞运输。以下是八大透明动物奇观。  相似文献   

10.
幽默漫画     
《阅读与作文》2009,(4):F0003-F0003
精妙的生理适应性通过进化使多种多样的动物透明如水,同拟态的动物模仿环境一样,透明动物则采取更极端的办法,那就是把自己变透明,好彻底消失,以躲避敌人的攻击。比如鳄冰鱼,它体内的血红蛋白退化消失,通过皮肤直接从外界获取高浓度的氧,不需借助红细胞运输。以下是八大透明动物奇观。  相似文献   

11.
马士钧 《新少年》2010,(7):66-68
大嘴兔子望着胖胖熊,羡慕起他的一身胖肉来了。 胖子肉厚,不个白摔跟头;胖子脂肪多,不怕北风吹:胖子爱冒汗,不怕妈妈不给买冰激凌……胖子的优点说不完,大嘴兔子真想变成大胖兔子。  相似文献   

12.
谁的弟弟     
程云海  高睿宁 《新少年》2023,(Z1):40-41
<正>“昨晚,在广场上,我看见你了!”小猴子一进教室就朝大嘴兔子嚷。“我昨晚没去广场呀,你一定是看花眼了!”大嘴兔子摇摇头。“你怎么还不承认,你旁边是小嘴兔子,对不?”小猴子追问。“没有啊,是你看错了。”大嘴兔子指着小猴子说。“你们吵什么呢,”斑马老师拿着作文本走进教室,“这么热闹?”“小猴子认错了,非说昨晚看见的是我弟弟。”大嘴兔子说。  相似文献   

13.
“上帝之死”在尼采那里意味着崇高世界的坍塌、传统价值体系论证方式的无效,也意味着为具有各种自然和社会条件限制的人开辟出一个颇大的可能性空间,开始基于一切皆可能的思想实验。尼采思想的实验性质不如从事小说创作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么明显。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实验可分为三类:不伤害他人的小心翼翼的实验、为了自己认定的善或利益而伤害人的实验、宗教大法官建构巴别塔的宏大实验。这些实验都是基于被解放的、意味着无限创造性的超能之人所做的。实验承担者的漂泊无根、价值荒芜状态,特别是“上帝死后,一切皆被允许”的逻辑,预示着价值的荒芜已从崇高价值蔓延至基本价值,标志着虚无主义已从崇高价值坍塌的虚无主义进一步深化到基本价值坍塌的虚无主义。与尼采相反,陀思妥耶夫斯基把这种虚无主义更多地与超能之人联系起来。在尼采那作为弱者工具的“上帝”与吉莱斯皮所谓没有任何限制、意味着无底线创造性的恶魔化“上帝”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那基于人性善良和民族文化传统理想的“上帝”显得尤其值得关注。“人神”通过犬儒主义进一步加重了现代虚无主义,使得被虚无的价值从崇高价值进一步深化或延伸到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兔子和松鼠     
吕金华 《阅读与作文》2011,(1):M0002-M0002
兔子和松鼠,两个比爬树。兔子爬不上,蹲在地上哭。松鼠哈哈笑,心里真满足。又去比跑步,输了小松鼠。松鼠流泪水,兔子跳起舞。各有长和短,输赢没定数。  相似文献   

15.
上帝的圣潭     
《阅读与作文》2008,(11):1-1
在帕尔斯奇湖东南部有一处不冻的深潭,它深不见底。人们称它为“上帝的圣潭”。  相似文献   

16.
上帝的圣潭     
在帕尔斯奇湖东南部有一处不冻的深潭,它深不见底。人们称它为“上帝的圣潭”。  相似文献   

17.
马士钧 《新少年》2014,(11):30-31
很久很久以前,兔子有两只短短的耳朵,一双又蓝又大的眼睛,一张小小的嘴巴,还有一条长长的大尾巴。可后来,为什么变了呢?那还要从~场长跑比赛说起——有一天,狮子大王把大家召集到一起,说:“我决定举行一场长跑比赛,谁赢了,谁就是未来的大王。”大家都积极准备,可兔子心里却打起了小算盘。  相似文献   

18.
蜜蜂的尾针     
上帝创造蜜蜂的时候,为了使它拥有一定的防御能力,特意为它设计了一根尾针。当它受到威胁时,就可以用尾针来反击对手。蜜蜂非常得意,有些飘飘然起来。它想,有了这样神奇的武器,就不怕别的动物欺负了。  相似文献   

19.
约翰·厄普代克是当今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基督神学是他在小说中频频涉及的主题。小说《兔子,跑吧》是作家的宗教思想的集中体现之作。在这部小说中,厄普代克从宗教神学的角度分析了西方社会的信仰危机,强调坚持对超验的上帝的绝对信仰才是出路。文学与心灵、宗教探索相结合,使厄普代克的作品成为一面面镜子。  相似文献   

20.
沉默的朋友     
《新少年》2012,(12):28
那天,大嘴兔子惊喜地发现,妈妈手里拿着一只小小的巴西龟。她早就有个梦想——养一只小宠物,可是妈妈却总是不同意,她不明白妈妈今天为什么会这么善解人意。小乌龟眼睛慢慢地眨,脖子缓缓地伸,好像放了慢动作镜头,样子笨笨的,傻傻的,大嘴兔子给它起个名字,叫"笨笨"。第二天,大嘴兔子在鱼缸里为小乌龟建了个阁楼,并搭起一个梯子,为的是让它去晒太阳。小乌龟每天中午都会慢慢地爬上阁楼,找到一个阳光充足的地方趴着。你别看它平时呆头呆脑,捕食的时候却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