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我国古代国学教育和传播具有优良的传统,很有借鉴价值。国学教育和传播依托于藏书楼和图书馆。古代藏书推动了国学经典传播,促进了学术与教育发展。现代图书馆是国学经典传播的重要阵地,应该大力弘扬国学教育,加强国学经典传播,这也有利于当前我国的国学重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学热"的兴起是多种原因综合形成的结果。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为我国高校开展国学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机。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国学的涵义和地位、国学教育的意义的认识还是正确的,对国学也有较浓厚的兴趣,少数学生对国学缺乏基本的了解,甚至持排斥态度。同时我国高校国学教育存在明显缺失或不到位的情况,教育形式和手段过于单一。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一般人看来,“国学”属于人文学科,主要表现的是传统社会价值观和道德伦理。通过对“国学”定义的讨论,对我国古代数、理、化、天文、中医等科学内容的阐述,表明国学中应包含自然科学的内容,分析了为什么存在“中国古代是否有科学”的疑问。明确在国学中包含自然科学,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我国与世界学术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有助于学生培养,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4.
中国早期研究生教育的实践始于民国时期。厦门大学于1926年成立国学研究院开始招收研究生,开启了我国私立大学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实际运作的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样本,但在研究生教育机构的定位、学费、课程、特点等方面与同一时期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有一定的差异。国学研究院的早期探索虽在短时期内结束,但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努力并没有停止,这也为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诸如孝、忠、信、和等思想是国学的精神内核。在当今这个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人性冷漠的中国,急需国学思想来重振国人的精神,重塑国人的人格,对于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有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观点·声音     
纪宝成:办国学不是头脑发热在国学衰落近百年之后,5月29 日,中国人民大学宣布组建国学院。一石激起千层浪,校长纪宝成面对多方关注与质疑直言:“国学在近百年实际上是个衰微的过程。我国的文脉出现了断裂,这就好比一个人的脊椎,一个人  相似文献   

7.
当代作家王小波对国学、国学热持否定态度,其理由是国学过于僵化、教条化,阻碍了文化人在知识领域的创新。与五四新文化人的国学观相比,王小波并没有从本质上否定国学,而是认为国学在知识的量上太少。如果说在五四是因为国学过于陈腐、不利于国民性的完善从而遭遗弃的话,那在王小波,则是因为国学视野狭小,不利于知识分子有所作为。这两种国学观都源于古希腊,前者体现出知识的实用性,王小波则强调知识的纯粹性。事实上,对国学全盘否定并非明智之举,国学不但不能遭受歧视,它还应该面向未来,积极拓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学生群体存在人文素质不高或者人文素质有所缺失的情况,提高大学生群体的人文素质迫在眉睫。国学经典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学习国学经典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方法,我们应当全面推进国学经典学习,营造浓厚的国学经典学习氛围,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国学教育与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有注重国学教育的倾向,国学教育固然重要,但相较于公民教育起来,无疑公民教育更为迫切,关键是如何找出二者的兼容性,即在保证公民教育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地传授学生国学精粹。  相似文献   

10.
近日得以拜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学术年刊《国学研究》第一卷,欣喜之余,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无端地袭来。“国学”这个词语,由于某种“革命”的忌讳,已经久违了许多年了。如今,《国学研究》在我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堂而皇之地问世了!这是拔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第一次出现以“国学”命名的刊物。《国学研究》以“国学”标名,无疑是要继承章太炎以来的学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创造和建设新时代的新文化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即将迈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已进入高科技时代,在这样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昌明的时代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汉书》时间词组的考察,从位置和语义指向分析其与动词的关系,分析了时间词组的前后归属问题,从而解释了杨树达先生《古书句读释例》中指出的一类句读错误现象。  相似文献   

12.
杨树达先生关于"螮蝀"等六条训诂值得商榷:(1)"戴目"不当为"侧目",(2)"螮蝀"声符不当有义,(3)"放"不必言声旁假借,(4)""字不当二解,(5)"革"不为""之初文,(6)"若"不为会意字。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蒋介石1952年在台北阳明山庄的讲话——《土地国有的要义》,对他的土地思想进行一次初步的探讨。全文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蒋介石的《土地国有的要义》一文,阐述了蒋介石的土地思想;第二部分分析比较蒋介石与孙中山的土地国有思想;第三部分就蒋介石在《土地国有的要义》一文中对中国共产党土改思想的评价作出分析,指出其评价中国共产党土改的不客观性。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境界,《齐物论》是实现逍遥游的方法的话,那么《养生主》就是生命个体在现实中如何达到齐万物和齐生死的途径。在《庄子·养生主》中,作者对于生的把握主要在于虚心以游世,对死的态度则是顺应自然,坦然面对,正所谓生是时机死是顺化,全真保性自由自在地享受生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质”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尤为重要,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系统考察“本质”理论认识与实践的历史,不仅有利于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和自觉性,而且对于理解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再次深化及其建设的战略部署、对于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六艺论是马一浮的主要学术思想.本文指出,六艺论展现出一个本源而本真的意义机制.这个意义机制所以得以兴发流行,其根据则在于“六艺之为全体”、“六艺之为大用”、“六艺之为工夫”三个性质之相互涵摄.同时,此三性质之相涵相摄,根据则在于“不易”、“变易”、“简易”之本然互构.  相似文献   

17.
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部分比较分析中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小学部分 )和《日本小学数学指导要领》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特点 ,它们有着明显的异同 ;分析中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知识技能”方面的特色 ,可以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六韬》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之一 ,是《武经七书》的一种 ,历来被作为必读的军事教科书。《六韬》一书在军事思想史上的价值颇受研究者重视 ,其中论及的某些军事规律 ,直至今天仍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扬雄尊崇孟子。他以孟子为法,力辟异端,维护儒学传统。在思想内涵上,扬雄重仁厚义,追孟继孔,并精体实践,切实履行,将孟子学说发扬光大。扬雄认为孟子与孔子不异,将孟子列入道传序列。其尊孟思想在后世引起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20.
瞿佑家族是于至正十九年(1359)浙省乡试之时结交杨维桢的;杨维桢、瞿式衡、瞿佑、凌云翰等同为元末“云间诗社”的社员;瞿杨交游对《剪灯新话》成书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