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福柯的新政治观:一种微观权力的谱系学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阶级和国家为核心的宏观政治概念遭到质疑,一种围绕日常权力关系形成的"微观政治"构想脱颖而出。这种微观政治回应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种新社会运动的政治诉求,表达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政治"或者"后现代的政治"。福柯的新政治观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微观政治构想。他以权力谱系学为基础,着力揭示了微观权力的种种形式,由此重新定义了"权力"和"政治",提出了微观政治的基本构想。在分析以"圆形监狱"为模型的权力运作机制的过程中,福柯探讨了作为一种自由实践活动的"抵抗政治"的可能性条件,从而建构了一种反本质主义的和多元主义的新政治观。这种新政治观集中体现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倾向。  相似文献   

2.
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重大转折之际,罗斯福总统为实现美国的战后远东政治蓝图,提出了解决国共矛盾,实现中国政治统一的国共联合政府政策构想。由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内在矛盾性以及中国各方面现实因素的干扰,这一政策构想最终幻灭,中国陷入了内战分裂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强调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试图探索一条通过政治教育的方式来营建稳定的政治秩序和安定的政治环境,确立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他对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目标和实现途径做了具体论述和缜密构想.  相似文献   

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现就新形势下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方式进行一些分析,以求提出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5.
权利政治观是构成洛克自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论》的论证基础,与其政治社会的构想有着紧密联系,对后世的政治实践与现代政治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文中从权利政治观入手,着重分析自由权、财产权、革命权在其政治思想中的作用,浅析这种权利政治观的现实意义和内在困惑。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当今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基础上,剖析了现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制的利弊,并结合当前高校改革面临的新情况,提出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增强的国力为后盾,使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从梦想变成现实,这是中国史册上光辉的篇章。本文对这把打开了祖国统一大门的金钥匙——“一国两制”构想,从其基本内涵、根本宗旨、政治基础、战略眼光、实施举措等5个方面进行了剖析,揭示了构想之所以能变成现实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论“一国两制”构想的依据和条件于桂英“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为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增添了新内容。它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史上的一大创举,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政治智慧。这一构想是实现祖国对台湾和平统一,对香港...  相似文献   

9.
战后日本在从一个“四等国家”发展成为经济大国,进而走向政治大国之路上,经济外交功不可没。经济外交促成了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而经济大国的份量反过来又成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资本和基础。这尤为突出地表现在中曾根内阁大国外交构想的提出上。纵观这一系列发展演变的过程,不难看出,战后日本经济外交与中曾根内阁大国外交构想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有效地开展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时代进行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互联网时代应用互联网进行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与条件,并着重探讨了互联网环境下进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构想.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化的角度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化的角度反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进而就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提出了质疑,并探讨了重建价值目标的构想。还就建立大学生“自我教育机制”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2.
政治技能在工作场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我国学者并未对该构想给予足够重视。该论文介绍了政治技能的源起、内涵及维度划分;阐明了政治技能对于从业者职场生存的影响作用;分析了从业者人格特质与政治技能的关系;探讨了政治技能与职业成功之间的作用机理;并阐释了政治技能对于组织人力资源发展的启示。构建出政治技能对于职业成功影响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多新问题。现就校内托管型学生公寓进行分析,并对新形势下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提出一些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4.
“小国寡民”并不是要退回到原始社会,它通过理想化的形式,表达了老子的社会改造构想。这一构想的深层理念是自然主义,无为则是实现这一构想的具体方法。“小国寡民”的社会改造方案包括政治与人生两个方面。在政治上,老子主张实行无为而治,尽量减少政府的意志和不必要的干预,使人民与政府相安无事。在人生方面,老子主张减损贪欲和智巧,化简人际关系,恢复和保持人心质朴淳真的自然状态。这些构想都是老子针对时弊提出的,反映了道家学派的社会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5.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近期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热点。文章指出了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宏观目标函数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和宣传两个文明 ,提出了邓小平理论、政治经济学两门课程一个体系的教改构想并进行了分析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决非一蹴而就。早在五十年代初,毛泽东就提出了关于和平解决香港问题的“八字方针”及“两种制度和平共处”的思想;周恩来提出了关于和平解决香港问题的“五条方针”及“三个不变”的思想、八十年代初,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重要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政治智慧,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的伟大构想。这个构想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增添了新的内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认知出发,初步构想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两种模式,探讨适应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方式方法的可能性、科学性,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突出矛盾等,进而对构建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有效路径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未来社会构想与我国基本国情和时代要求的有机结合,既是对未来社会构想的继承和坚持,又是对未来社会构想的超越和发展。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逐步确立了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在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中彰显出“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9.
公共理性通常被构想为一种有助于促成或维持政治共识的理念。以康德为代表的启蒙主义者乐观地估计了理性自由运用与政治共识之间的关联。罗尔斯拒斥了启蒙主义的观点,转而采纳霍布斯式的构想,将公共理性作为一种机制以维持某种政治关系。但也因此,罗尔斯必须在不诉诸纯粹实践理性的基础上为公共理性提供新的规范性基础,以弥补霍布斯式公共理性的伦理缺陷。结果,罗尔斯式的公共理性既无法解决根本的价值冲突,亦无法在具体公共政策上促成实际的共识;其功能在于维护由作为公共理性规范基础的那些政治价值所界定的公民间的政治关系,以及使公民相互确信在这种关系中达成政治共识的道德可欲性和实践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民主政治建设,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从政治文明提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建设政治文明的构想等方面的论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