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工作》2009,(7):15-16
【核心提示】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管理格局的建构过程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NGO)的二者的关系引人瞩目。事实上,基于社会组织的公益宗旨与政府的“执政为民”理念天然的藕合性。政府与NGO间以“合作与共融”来形容亦不为过。政府为NGO提供注册管理、购买服务方面的宏观支持,NGO则不断推进自身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文旻 《社会工作》2009,(12):31-33
NGO作为社会力量的典型代表,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角色、地位、功能和内部管理机制等问题已经逐步进入理论研究视野。笔者认为,考虑到多数中国NGO浓厚的官方、半官方色彩和国外NGO的西方背景,在中国本土要建立起政府与NGO之间的危机管理协调机制,可以考虑以社会工作团体为扭结来整合NGO资源。社会工作团体介入公共危机管理可以有效地促成NGO间社会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的整合,并推进实现政府与NGO之间合作互动的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NGO作为社会力量的典型代表,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角色、地位、功能和内部管理机制等问题已经逐步进入理论研究视野。笔者认为,考虑到多数中国NGO浓厚的官方、半官方色彩和国外NGO的西方背景,在中国本土要建立起政府与NGO之间的危机管理协调机制,可以考虑以社会工作团体为扭结来整合NGO资源。社会工作团体介入公共危机管理可以有效地促成NGO间社会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的整合,并推进实现政府与NGO之间合作互动的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移及民生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尤其是"5.12"汶川地震以来,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力量在社会管理及社会服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促进就业、整合行业发展、加速民生建设进程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社会控制和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上,成为继市场和政府之外又一强有力方面。必将迎来快速发展春天。但由于我国特殊国情,社会组织发展及其人才建设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各方努力,共同推进社会组织及其人才建设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做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战略,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提上新的高度,凡此,社会保障事业在政府重视、百姓期待、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中急需创新发展,寻求突破。如管理服务对象数量成倍增长,而经办机构受编制和规模的限制,"小马拉大车"的问题;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趋势,给社  相似文献   

6.
深入探索和研究"校企共同体"理论,对于解决我国校企合作中的瓶颈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校企共同体"是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协议形式缔约建设的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利益实体,是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其共同要素是利益共享、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文化共融、师资共建、课程共定、教学共管、基地共建;其特征是共同愿景、共同组织、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  相似文献   

7.
改善民生以促进公平正义:胡锦涛社会建设思想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注民生、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重点和亮点.胡锦涛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了六点基本要求,揭示了"改善民生"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释和领会胡锦涛的社会建设思想,对当前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探求》2020,(2)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市妇联在推动妇女维权工作中,注重加强组织建设、渠道建设、法治建设、民生建设,体现出全面性、创新性和公益性的制度特点,并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牵头、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维权工作格局,为维护妇女权益做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9.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关注民生,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为改善民生,必须加快社会建设。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社会福利》2013,(8):63-64
高位推进:坚持政府主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发展,把它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党委政府重视。坚持把养老体系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重大民生工程投资总盘子。健全组织机构。积极与政府办公厅、相关16个厅局协调,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确定了各部门职责,明确了各部门参与领导和相关处室人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矛盾问题,确保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合力,全力推进。强化统筹推进。为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统一思想认识,着眼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协调发展,公办、民办有机结合,机制、建设、管理平衡推进,组织采取送出去学、现场会推、办培训促、用典型带等有效手段,强力推进。  相似文献   

11.
李波 《社会福利》2008,(10):11-11
党的十七大提出"着力进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各级党委政府更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为做好救助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救助管理工作迎来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热线12》栏目以"王妈妈的‘大家’"为题,用其独特的思考和视角,通过江苏省灌云县儿童福利中心主任王英用温暖守护孤儿的感人事迹,多角度集中报道了灌云县孤儿集中供养新模式,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近年来,灌云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通过创新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孤儿集中供养新模式,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养教一体"孤儿保障工作机制,成为孤儿抚育的一个全国品牌。爱心企业慷慨解囊献爱心孤儿是最需要关爱的群体,让经历丧亲之痛的孤儿重返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移及民生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尤其是"5.12"汶川地震以来,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力量在社会管理及社会服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促进就业、整合行业发展、加速民生建设进程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社会控制和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上,成为继市场和政府之外又一强有力方面。必将迎来快速发展春天。但由于我国特殊国情,社会组织发展及其人才建设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各方努力,共同推进社会组织及其人才建设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6,(2):49-53
"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中,政府行为的选择对农合组织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释了四种政府行为选择的逻辑:国家逻辑、市场逻辑、社会逻辑和官僚逻辑。并分析了政府行为的限度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以X市"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为案例,分析了其中政府行为的逻辑、行为边界和制约因素。并从科学定位政府角色,理性控制政府行为支持限度等方面提出了"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中政府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和经纬  黄培茹  黄慧 《社会》2009,29(6):1-21
摘要:观察中国民间社会的发展,对草根组织的研究必不可少。近十年来,珠江三角洲严峻的劳权状况和政府、工会的缺位,催生出一批草根性农民工维权NGO。在中国民间非政府组织整体生存环境不佳的大背景下,由于涉及“劳权”、“人权”等的敏感议题,农民工维权NGO的发展举步维艰。面对制度和资源的双重制约,草根NGO为了生存,采取了一系列策略。它们的生存状况与所持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维权理念密切相关;为了补充合法性资源,草根组织不得不着眼于制度外的道义正当性,以期获得社会的支持以及政府的默认;草根组织试图通过建立顾问委员会、理事会等方式获得知识精英的背书,有的还诉诸与政府官员的个人联系。新近出现的自体制内组建的NGO为研究珠三角农民工维权NGO提供了新素材。  相似文献   

16.
改善社区公共服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社区公共服务,丰富社区公共服务产品,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不清晰与社会管理的不完善是社区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的根本原因。现代社会的发展,国家权力将逐步向社会组织转移,改善社区公共服务就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立有效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要求政府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科学地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因而,政府不断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将促进社区公共服务的改善和和谐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并存的格局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本意是要打破"碎片化治理"的困境,促进社会组织的凝聚、协作及均衡发展.本文以D枢纽型社会组织运营的公共服务链为例,探讨合作治理的意义及困境.研究发现,政府购买服务固然为以购买服务平台为枢纽、以"公共服务链"为载体的合作治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有力的保障,也应和了创新社会治理的需要与选择.但由于政府、社会组织之间资源与权力不对称,合作治理的局面极易被打破,致使合作治理走向"层级治理",从而阻碍公共服务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恢复重建各主体有效对接、优势互补、功能互嵌的公共服务链,实现真正意义的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18.
潘志国 《社会工作》2008,(12):55-5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明确社会管理格局中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定位、社会组织的协同功能、公众参与的积极作用,以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动“多中心主体”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6,(10):37-40
农民合作组织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新鲜事物,推进其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农民合作组织的不规范运作阻碍了其发展。政府要进行自身功能的优化,实现对农民合作组织从控制到扶持的转变,引导农民合作组织关注点从民生到民权的转变,完成对农民合作组织从"硬治理"向"软治理"的转变,促进农村社区复合式治理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张品 《社会工作》2012,(8):61-64
服务型政府与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改善民生是推进政府转型的主要力量,并对服务型建设提出相应的要求。而服务型政府以民为本,是改善民生的主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