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有标记搭配的认知基础是搭配成分之间的关联性和人脑的联想推理机制,有标记搭配的隐喻意义是喻体空间概念向本体空间概念映射融合的结果。有标记搭配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突出语境意义;表达人物的矛盾心理或事物的矛盾现象;表达幽默调侃、冷嘲热讽的语气;行文简洁、节奏明快。有标记搭配具有一些无标记搭配所缺乏的独特的认知特征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略论标点与通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人们平时说话是一句一句说的,每句话都有间歇停顿,有一定的语气。如果把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变成书面语,那么,口语中的停顿和语气就消失了。现今又没有专门表示这种停顿和语气的文字。为了更好地记录每句话的停顿和语气,在书面上又能标示出来,这就需要借助于标点符号了。口语中的停顿和语气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语气更为  相似文献   

3.
霍州方言中的"前"除了有《现代汉语词典》所列的五个义项的用法以外,还可以单独作动词和语气词。作动词时,"前"表示祈使的语气,意思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去",但在语法特点上与"去"有很大的差别;作语气词时,有三种不同的用法:加强肯定判断的语气,催促别人接受自己的建议,表示不耐烦的语气。  相似文献   

4.
汉语的否定形式可采用否定命题减去绝对命题的方式求出,由此得出汉语有两种否定形式:一是否定性词语,这是以词汇手段构成的一般意义上的否定形式;二是反问语气,这是以语法手段构成的特殊意义上的否定形式。据此推定汉语有两种类型的否定句式:一是一般的双重否定句式,这是连用两个否定性词语造成的;二是特殊的双重否定句式;这是由一个否定性词语和一个反语语气连用造成的。双重否定有表达肯定、强化语气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语气隐喻是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语气隐喻的策略有语气类型转移和人际投射。人际投射使隐性的言语功能主观地或客观地显性化。由此语气隐喻可以增强话语人际意义的对话性。  相似文献   

6.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而完整的历史著作。它记载的历史年代大致和《春秋》相当,同起于公元前722年,止于公元前453年。它在文学上和语言上有较大成就。现在仅就其语言方面“其”作语气词的用法,归类分述。一、“其”表示反诘语气反诘语气也叫反问语气,一般通过反诘句形式表现。反诘句是无疑而问,用问句的形式,表示肯定或否定,并不一定要求回答,字面上是肯定的,意思正好是否定,字面上是否  相似文献   

7.
语气的表达离不开语气词。语气词是语气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气表达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对语气词的语法特征、分类及表达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汉语语气表达方式及语气系统的归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述、疑问、祁使、感叹语气 ,是一种语法范畴 ,作为语法意义的类 ,它是语言语义功能的体现 ,英文译作Mood。交际时 ,说话者根据交际需要选择适当的Mood ,同时 ,往往还要附加表达自己对交际内容的某种感情、态度或意向 ,这种语气 ,是一种情态 (Modality)。Mood是语气得以实现的场 ,即Mood中可以采取不同的语气表达方式表达不同的语气。在不同的语言中语气表达方式不同。汉语语气表达方式主要有语调、语气助词、叹词、语气副词、句法格式、同义选择。在对语气表达方式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 ,可以归纳出汉语的语气系统  相似文献   

9.
人际交往中的语言互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语法体系中的语气和情态上,而这两者亦体现了人际意义,促进了会话参与者间的互动和交流.选取美剧《绝望的主妇》中的几段对话,对其语气系统进行了分析,从而试析了其语气系统所表达的人际意义,体现了语气系统对表达人际意义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观众,尤其是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种研究和欣赏美剧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试论汉语书面语的语气系统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语气是通过语法形式表达的说话人针对句中命题的主观意识,是句子意义的重要构成要素,无论对人还是对计算机,正确理解句子的语气意义是正确理解全句意义不可缺少的环节。一定的语气意义总是同一定的语言表达形式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语言表达形式上的差异来把握语气意义间的对立,进而揭示二者的对应关系,并对汉语的语气系统作出理论表述,是汉语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语气的表达在所有语言中都具有普遍性,语气的种类也都有共性,只是语气表达的具体手段各有差异。其中,英语的语气和汉语的语气都可借助语调、语序、情态动词、副词、叹词等来表达,但二者也有着各自独特的表达手段,语气助词就是汉语有而英语无的一种语气表达手段。针对这一现象,汉译英文小说对话时要恰当使用语气助词辅助传达语气,并遵循四个原则:个性化、情景化、目的性和情感性,译者应充分认识语气助词在对话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广丰方言的语气词构造整齐而有系统,从音节声韵和音节构成上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而读音上则有轻重读和高低调的区别。广丰方言的语气词在表示陈述、祈使、感叹和疑问的句类语气的同时也带有复杂丰富、区别细微的具有积极表达功能的情态语气。  相似文献   

13.
汉语小句复合现象中,小句间是否存在并列或主从依赖关系,一直争议很大。本文建立在赞同汉语小句复合体有并列和主从之分的基础之上,从功能的角度出发,提出语气是小句间依赖关系区分的根本标准。文章通过添加疑问语气词、变换语调序列的方法,从疑问语气来检测小句复合体中的首要句和次要句是否同时具有语气,研究结果表明,并列关系小句复合体中的两个小句各自都有语气选择,主从关系小句复合体中,首要句有语气选择,而次要句没有语气选择;这一结果也进一步证实,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具有普遍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为中国学者介绍经过语义化的英语语气系统网络,其二是说明以新的语气系统网络替代之前旧的语气系统网络的重要性。文章的前半部分,即一至四章,通过介绍本文的研究方向,回答关于语气系统的三个问题,回顾早期对语气系统的语义化描述,并阐释影响语气系统语义化进程的因素,从而说明第二个目的。第一个目的由较长的第五章实现,它和附录一起构成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呈现了一个全新的经过语义化的语气系统网络。   相似文献   

15.
文章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为中国学者介绍经过语义化的英语语气系统网络,其二是说明以新的语气系统网络替代之前旧的语气系统网络的重要性。文章的前半部分,即一至四章,通过介绍本文的研究方向,回答关于语气系统的三个问题,回顾早期对语气系统的语义化描述,并阐释影响语气系统语义化进程的因素,从而说明第二个目的。第一个目的由较长的第五章实现,它和附录一起构成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呈现了一个全新的经过语义化的语气系统网络。   相似文献   

16.
句子语气是致句实体,在语法分析中有区别结构和功能的作用。在书面语中,句末标点具有双重作用,既可以标示语言片断的成句性质,同时又可以标示语言片断的语气类型,有时句末标点在书面语中标示语气的作用甚至可以超越语调。语法分析中用例的句末标点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者在研究中“句”的观念,而语法学家对抽象格式句末标点的有意无意的使用则更加明显地揭示了研究者的研究视点。句末标点作为一种有效的语气标示手段使用在抽象格式中,有它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方言句末助词"着"有两个意义语气义和事态义."着"在祈使句末尾和疑问句末尾表示祈使语气和疑问语气."着"在陈述句末尾是个事态助词,表示未然的事态,包括即然、先然和将然.方言和近代汉语的事实显示,"着"的事态义是在祈使句这个语境中形成的,其前提是含"着"的祈使句祈使语气要弱化.事态助词"着"是从表祈使语气的语气助词"着"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8.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有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每种功能的实现都有其语法隐喻形式。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语法隐喻有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其中,人际语法隐喻又可以分为语气语法隐喻和情态语法隐喻。本文研究的是情态语法隐喻。作者在提出并详细解释语气隐喻的概念后,讨论了语气隐喻的双重(或多重)语义特征,言语参与者对语气隐喻的判定,隐喻体现的一些其它固定表达式,语气隐喻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19.
粤方言的语气范畴可分为功能语气和意志语气两类。功能语气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语气助词、语气助词连用、含语气副词、析取连词的疑问句式;意志语气的表现形式是语气副词、助动词、叹词、强调疑问语气"乜"、强调反问语气"……咩"。表意志语气的粤方言助动词基本与普通话一致。  相似文献   

20.
语气副词"千万"在明清时期表现出和现代汉语一些不同的特征,对这些特征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语言的发展演变历程,"千万"在语义、句法和句式中的表现都可以从语言的主观性上得到解释。在表达语气上,"千万"经历了从表确定语气与强调语气共存到以表强调为主甚至成为一种表叮嘱的主观标记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