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5 毫秒
1.
女人的笑     
笑是人类的一种属性,但唯有女人才深得笑中三味,否则,盈盈一笑百媚生何以成了女人的专利? 女人的笑与男人的笑是有质的区别的,再风流倜傥的男人笑起来也没有大多数女人笑的效果。女人的笑给人液体涌动般的感觉,清纯如晨风,温暖似冬阳,惹人流连。不知这与“女人是水做的”说法有无关联,但不可改变的事实就是这样:女人的笑是一  相似文献   

2.
对于养生来说,男人和女人应各有侧重。中医认为:“男人养生靠吃,女人养生靠睡”。这是因为男属阳,女属阴,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因此,男性要靠吃来维持动的能量,以攒阳气,而女性养阴要靠睡觉来维持静的状态。那么,女人该怎么睡,男人又该怎么吃?  相似文献   

3.
爱情往往是难得糊涂的。 常听一些女人或一些男人慨叹说:“不知怎么搞的,糊里糊涂地就和他(她)结婚了!”初恋时,男人信誓旦旦,女人则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堆火燃在心中,把两个人烧得傻里傻气、呓语连篇。男人发誓:“我要把月亮摘下来给你梳妆!”女人相信  相似文献   

4.
留给女人说     
女人跟男人分手和男人跟女人分手是有分别的。女人跟男人分手,最紧要的是留一些尊严给他。男人跟女人分手,要把五个字留给她来说。 “我们分手吧。”——这五个字该由女孩来说。即使是你首先不爱她,你也该有风度地让她提出分手。男人惯常做的,就是对她愈来愈冷淡,让她自己觉得没趣,然后说:“我们分手吧。”女人会感激男人把这五个字留给她来说。她会永远记得是她首先不要你。这样的话,她也不会那么恨你。  相似文献   

5.
在打算改变对方这一点上,女人的雄心壮志远比男人强。女人连做梦都想着她能改变对方,相信对方会因为爱她而改变自己。男人则持相反的心态,他希望女人永远保持初次见面的样子。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男人永远不如女人那样在心性方面趋向于完善。因为上帝是用了充足的天地之精华先造出了女人,而男人,只是从女人身上取下的一块骨头造出来的。因此,无奈的我们仅可以把男人造得好一点。"  相似文献   

6.
说“凿齿”     
“凿齿”顾名思义,即凿掉牙齿,所以有人认为考古发现的拔牙现象就是凿齿。但多数人对此解释持否定态度。笔者也有同感。古人对凿齿的记述与解释也各有不同。高诱注的《淮南子·本经篇》称:“凿齿兽名,齿长三尺,共状如凿,下撤颌下,而持戈盾”。而郭璞注的《山海经·海外南经》则称:“凿齿亦人也。齿如凿,长五六尺、固以名之”,上述文献各说不一。凿齿是人乎?兽乎?如说是兽,能持戈盾吗!与理不符,与情不合,只能认为是对人的贬称,不能视之为兽。所以郭璞说:“凿齿亦人也”。多此“亦”字,含意颇深,可视  相似文献   

7.
老公有个女同事,有一天哭得稀里哗啦,说丈夫和自己一直好好的,忽然就提出离婚,而且是非离不可没商量。我说肯定是男的在外面有了女人,老公批评我庸俗——噢,男人一离婚,就是外面有女人,什么逻辑?其实,真的外面有女人的男人,倒不一定非离婚。突然要离还非离不可的,多半是早就盘算好了。哪有那么多突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亚当的悲哀     
在“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中,有为数不少的女人。她们往往有着坎坷的经历、顽强的意志、不凡的学识修养,人们不无戏谑地称她们为富婆、大姐大、女强人。在中国特有的男人习惯居高临下、主宰家庭、男强女弱的婚姻模式中,这些不让须眉的女性婚姻生活往往是“高处不胜寒”,感情的空白是其他非感情之物难以填充的。于是,一个新的鲜为人知的男性群体出现在都市。他们虽人高马大,却心甘情愿依傍在女人柔弱的肩膀上生活。人们套用“傍女”的叫法,称之为“傍男”。  相似文献   

9.
君子近庖厨     
中国古人标榜“君子远庖厨”,而当今城市里男人下厨已成一种时尚,尤以在行政和事业单位工作的男人下厨房比例最高。以至有人戏称,女为悦己者容,男为悦己者厨。 幸福的中国女人 据调查,北京已婚男人90%以上有过下厨房的经历,而经常做饭的则接近一半。 这样的事实,连倡导女权运动的老外也难以相信。  相似文献   

10.
首先声明,这里所说的“坏”,不是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的坏,也不是贪污腐败、误国乱政的坏,而是指在男女关系上比较随意,不那么检点的坏。“万恶淫为首”是过时的老话,但男人与女人的“坏”,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可同是一个“坏”,到了人们的嘴里,其褒贬抑扬,就变得大不一样。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您瞧,男人坏还坏得这么沾沾自喜,坏得这么有资本。如果热恋中的小姐故作娇嗔地对男友说:“你真坏!”这事八成就有希望了;反之,若是姑娘一脸正经地对男士说:“你是个好人,只是……”这就是拜拜的信号,您就准备着走人吧。事实上,就是变“坏”的男人自己也多感觉良好,他们聚在一起,往往热衷于交流变“坏”的经验,大谈自己的风流逸事,有几个小蜜,有多少艳遇,反倒使得那些没  相似文献   

11.
有书云:想改造男人的女人,是世上最愚蠢的女人。此话差矣,太“男权主义”了。事实上,不完美的男人,最需要女人们改造,而能改造这类男人的女人,却是最最聪慧的女人。先生就是需要我这般女人感化与改造的男人。  相似文献   

12.
年轻男性往往抱怨女性被动、冷淡、缺乏性欲;年轻女性则反过来抱怨男人性欲太强、不懂温柔。但在35岁以上的年龄组里,情况却颠倒过来:常常是女人抱怨男人缺乏性欲,过于冷淡;而男人们却心惊胆战地谈论着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虽然中国还缺乏足以佐证的统计数据,但根据经验研究,这种中年之际的常见现象可总结为“男女三个性互变”。  相似文献   

13.
那天,一个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顺路来看我,他读了我写的一篇关于男人脆弱的文章之后对我说:“写得太残忍了!别把男人的灵魂都剥光,给我们留一点自尊。其实男人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 是呵,从表面上看,男人比女人要强大,在情感方面他们也不像女人那般细腻隐秘,似乎要直白简单得多。然而事实上,恰恰是男人的这种表象给女人造成了一种错觉,使他们轻易地就相信或讨厌一个男人,轻易地就爱至骨髓或恨到切齿。其实在很多时候,男人根本不知道  相似文献   

14.
谁难养     
孔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钱穆在《论语新解》里一度认为女子小人是指先生的妾仆们,但在《论语注疏解经》里早就印出了“……此言女子,举其大率耳。”由此可知:“女子”是泛指的,而不是特指的意思,又有今人文化太保,李敖也声言“女子”是泛指。如果说个别的女人、小子,惹怒男人们而使其大鸣不平,骂一句“女人难养”也就算了,可既然是泛指,就有些不太对劲了。一贯认为“女人难养”这是男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病根所在。男人总是站在饲养的角度看女人,把女人作为他的私有物,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了几千年,女人也以男人为轴…  相似文献   

15.
王秀杰 《理论界》2009,(4):170-171
文化传统中的性别歧视在康拉德的作品《吉姆老爷》中仍有体现。此部作品因此被评价为“没有女人的男人”小说。此文试图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珏儿的言行话语来证明女人并非如男人所说的“失语”与“顺从”,她们已拥有了自我与坚强,并走出了存在的边缘,向男权社会发出有力的呐喊。  相似文献   

16.
一 章永璘前一回(见《绿花树》)是专讲“食”——他怎样挨饿和读《资本论》,这一回(见《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似乎专讲“性”——男的、女的以及他的一段性生活的经历。 有人说,这是“禁区”的突破,是“开拓”。其实并不确。 “食色,性也。”饮食男女,普遍而永恒,这是孔门嫡传、孟夫子的一条重要遗训。因而纵为  相似文献   

17.
老公有个女同事,有一天哭得稀里哗啦,说丈夫和自己一直好好的,忽然就提出离婚,而且是非离不可没商量.我说肯定是男的在外面有了女人,老公批评我庸俗--噢,男人一离婚,就是外面有女人,什么逻辑?其实,真的外面有女人的男人,倒不一定非离婚.突然要离还非离不可的,多半是早就盘算好了.哪有那么多突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教学》第四期载了“《桃花源记》的一个问题”的文章。这篇文章根据陈正凯同志提出的问题,对“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作了新解:“男人和女人穿的衣服,完全像另外一个世界的人。”这种解释我还不能同意。下面把我的想法提出来求教于大家。一、“另外一个世界”是哪一个世界? 新解:“完全像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如果连接前文释出应是:(桃花源中的男人女人穿的衣服)完全像另外一个世界的人(穿的衣服)。那么“另外一个世界”又是哪一个世界呢?指“桃花源”吗?那就变成桃花源完全像桃花源了,显然不当。是桃花源外的现实社会吗?新解的作者说不是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问路,通常,男人会告诉你往哪个方向走,多是用东南西北描述,而女人则会告诉你沿途比较明显的建筑物。这就是“男式”大脑和“女式”大脑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女人之见     
男女除了生理,最大不同莫过于看法。以往男人非常忽视女人的看法,在夫权社会,女人的看法犹如放屁。男人贬低女人的看法现在还流行,所谓“女人之见”就是尴尬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