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关联理论是关于理解自然语言的一种语用学理论,它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通过寻找关联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作为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翻译的全过程实际上包含两个明示-推理过程,涉及3个交际者: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因此,关联理论可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2.
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借助于语言游戏这一概念,为语言言说活动寻找到在社会活动大背景下展开的规则。语言活动的规则让语言在使用中显露出其自身的意义,用语言来研究语言,最后形成的只能是语言游戏;语言游戏为语言活动可能犯的错误做了一次全面的尝试,这种尝试是成功的,它改变了社会思考的方向,而这就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社会学意义。语言游戏为社会创建提供语言的内容和原则更新的动力,提供开口讲话这一动作持续进行下去的动力,提供开口讲话的原初动力,这三种动力是社会在创建中每时每刻都需要的。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语言游戏说的作用,在于治理语言堤坝中的蚁穴,他是加固语言堤坝的人,以免语言这一长堤形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结局。  相似文献   

3.
语言制度的基本性质及其研究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语言制度”这一新概念 ,指的是反映各社会集团在社会共同体中的语言地位、协调它们相互之间语言关系的社会规则 ,它有独特的性质、形成机制、过程与变化规律及研究方法。语言制度的研究对解决语言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运用语言制度这一概念可以分析中国语言百年发展的基本内容、中国百年语文运动的基本实质  相似文献   

4.
围绕正义问题,纯粹程序社会正义与实质社会正义的争论一直没有结束。从博弈规则的社会正义的制度维度来追问何为社会正义和如何维系社会正义,如果博弈规则是自我实施的,那么在一种动态的博弈过程中考察社会正义就能很好地把实质社会正义与程序社会正义勾连起来。因为博弈规则是制度演进和人为制度创新相结合的产物,博弈规则的形成过程也是运用人的实践理性能力来发现康德式道德“绝对命令”的过程。从而,每个人参与制定博弈规则的过程就是追求社会正义和实现社会正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语言游戏”这个概念由维特根斯坦提出,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强调了语言活动的意义,旨在通过语言的使用过程研究语言。他的根本主张是不要把语言看作孤立静止的描述符号,而要看作体现生活的动态人类活动。根据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观,篇章理解应该被视作一种建设性和持续性的活动,而决不仅仅是将篇章所包含的信息传输进听者大脑中的简单过程。篇章理解是根据内容、观点和场景的种种关系对接收到的篇章作出系统阐释的过程。文章结合认知语境有关理论,探讨了以“语言游戏”观为指导的篇章理解模型。在应用部分,作者进行了实例分析并提出了教学对策,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产品开发模式的出现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制度演进的过程,演化博弈理论认为制度演进是有限理性各方反复博弈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建立投资人动态反应模型并探讨稳定性问题。由于日本传统的融资机制和雇佣制度对风险投资和人才流动造成阻碍,在进化博弈规则作用下无法实现一个有效率的均衡结果,导致日本版“硅谷”的失败。  相似文献   

7.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本质上是相关政策主体之间基于利益得失的考虑而进行的一种博弈过程,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博弈参与者的策略选择。而博弈参与者的策略选择从根本上又取决于作为博弈规则的制度。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非合作博弈的不良影响,则需从干部管理、绩效考核、行政监督、财政管理、责任追究及信息反馈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作为博弈规则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8.
一、经济学中的调节理论: 从自由放任到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一出现,就把经济活动看作一种自动调节和控制的过程。关于经济过程的调节和控制理论,从来都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成者亚当·斯密曾经提山,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客观规律,它的自发作用,能够导致自然平衡。他写道:“各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在这场合,象在其他场合一样,它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  相似文献   

9.
税收博弈     
韦婷 《今日南国》2009,(16):29-29
“博弈”意指对策、游戏.属一种游戏理论。“税收博弈”指多层面的多元博弈。它处税收领域的税收宏观调控、税收制度建设及税收工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人际会话是一个语言博弈的过程。作为理性人,会话双方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会选择恰当的策略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语言博弈中的策略选择体现在会话策略的选择和调整上。以实例分别对几种不同的语言博弈类型进行矩阵分析,并列举了会话中运用和违反“合作原则”的数量、质量、关系和方式四条准则的实例,以探究博弈过程对会话策略调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通过寻找关联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涉及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双重交际 ,在此交际过程中 ,译者对原作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 ,再结合原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 ,用具最佳关联的方式将此意图明示于译文读者 ,使译文与原作在相关方面一致。  相似文献   

12.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通过寻找关联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其框架下的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即涉及原语作者——译者——译语读者的双重交际。因此,翻译也要遵守交际的一般原则即关联原则。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寻找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可以为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的语用学分析方法。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通过寻找关联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翻译活动是一项涉及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双重交际。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交际做了新的诠释,合理地解释了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公共行政学的语言问题的重要性,可以借用语言哲学的名言"没有语言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皆无效"来说明。有鉴于此,运用语言哲学的图像论、游戏论、修辞论,探讨了公共行政学语言与行政世界的关系,得出公共行政学语言的图像性质、游戏性质、修辞性质,并认为公共行政学语言的此三重性质遵循辩证互补逻辑,共同支撑公共行政学语言的健全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解释学的发展始终与语言问题相关。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认为 ,人是语言的存在物 ,语言是理解的普遍媒介 ,理解中的视界融合就是一个解释者和本文之间无穷的语言游戏过程。语言的本体论意义意味着对生活世界的重新确认。伽达默尔由此展开了对近代以来的理性主义和实证科学方法的批判 ,显示了哲学解释学的文化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意义,不依赖于语言所指称的对象。语言所指称的对象不存在时,语言也是有意义的,这就为语言可以指向非现实并仍获得意义敞开了可能性。语言是在语言游戏中获得意义的。在语言游戏中,语言在遵循游戏规则的前提下自我运行。语言的这种自主性赋予了语言以多重功能。语言不仅具有复制功能,而且具有创造功能,因此,它不仅可以反映现实,而且可以虚构出现实。泰戈尔的小说《家庭与世界》就为语言可以虚构出现实这一论题提供了实证支持。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不仅用语言虚构了自我而且也虚构了他者,而这种虚构的动力机制则是人的欲望。  相似文献   

17.
2 0世纪初西方哲学界发生的语言学转向有两条相互交错的线索。人们对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人工语言学派的发展关注较多 ,而对另一条从日常语言学派中孕育而来的语用学的关注与研究却付诸阙如。阿佩尔的语用学转向是在皮尔士的实用主义指号学、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 ,以及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等理论先驱的基础上对康德先验哲学的一种改造。阿佩尔语用学转向产生了其理论的核心概念 ,即交流共同体 ,并且语用学转向的实现意味着大陆哲学和语言分析哲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文献表明,对于索绪尔及其语言理论的研究,或侧重于对其语言符号系统理论理的解读,或侧重于其语言思想的哲学渊源,将其与其它理论进行对比的研究并不多见。从对比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系统"理论与中国先秦时代的"名学"入手,进一步研究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  相似文献   

19.
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主要是指在儿童作品文本中体现出的、通过人物游戏所传递的一种符合儿童心理需求和审美旨趣,并实现儿童内心愿望的精神。周作人认为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是"幻想精神""愉悦精神"和"自由精神"。儿童文学游戏精神具有快乐性、幻想性和自由性的三性特征"。游戏精神"在儿童文学中作品的主要呈现形式为:通过"顽童""小大人""、反派"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凸显游戏精神;通过故事情节蕴涵的笨拙与聪明、嬉笑与吵闹、虚拟与真实凸显游戏精神;通过语言夸张凸显荒诞美、语言颠倒凸显逆向思维、语言突转凸显惊奇,从而凸显游戏精神。游戏精神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编创的意义在于: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基本属性和内涵所在,新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的发展需要延续游戏精神。因此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作品编创的重要依据和准则。  相似文献   

20.
在RR模型框架内,文章认为语感是一种受E1表征支持的低水平的元语言认知活动,其作用过程的实质是认知主体以实时的方式自发地反思自身或他人的言语活动、构建批评理论的过程;由于E1表征信息还不够外显,语感活动过程内隐,无法用言语加以报告,其“批评理论”在离时中也呈现笼统无据、模糊不定的特点。这一认知机制决定了语感在其作用范围、功能、内容、方式、发展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