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研究试图比较中国外语学习者的超文本阅读和传统文本阅读以及在此过程中超链接的作用。旨在探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超文本阅读和传统文本阅读之间阅读成绩的差异;第二,点击次数的多少对超文本阅读成绩的影响;第三,比较生词解释和文化背景知识对学生阅读理解成绩提高的作用大小。运用统计软件SPSS11.5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超文本阅读的成绩高于传统文本阅读的成绩。不同点击组的学习成绩之间也有明显差异。与生词解释相比,文化背景知识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成绩的帮助作用更大。此研究结果对超链接在超文本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文字与背景的色彩组合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方法:以计算机显示器为阅读载体,以英语阅读理解题为实验材料,测定不同的文字与背景的色彩组合下被试的阅读成绩。结果:实验一不同颜色的文字在黑、白背景组的比较中,黑色背景组的阅读理解成绩高于白色背景组,但差异不显著(t=-1.28,P=0.743),10种色彩组合的阅读理解成绩差异显著(F=3.69,P=0.000),其中白底蓝字的阅读成绩最好,白底黄字的阅读成绩最劣,黄色文字在黑、白背景上的阅读成绩差异显著;实验二文字与背景的颜色对立组与相近组的比较中,颜色对立组阅读理解成绩高于颜色相近组且差异显著(t=-0.75,P=0.023),6种色彩组合的阅读理解成绩差异显著(F=4.35,P=0.001),其中绿蓝色组合阅读成绩最好,黄绿色组合阅读成绩最劣,红绿色组合与黄绿色组合的阅读成绩差异显著。结论:文字与背景的色彩组合对英语阅读理解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所罗门三控制组实验法的研究 ,发现该实验法的两个缺陷 :一是 ,所有四组(实验组和三个控制组 )的前测和后测都同时进行 ,但是第二控制组 (R3)和第三控制组(R4 )由于没有前测 ,无法了解后测的意义 ,因此 ,取R1和R2 中的前测平均数代之。这样的表示只能是“近似地表示” ,存在水分。二是 ,该实验法没有把实验刺激所带来的影响考虑进去。所以 ,实验结果不能保证真实性 ,进而构想出了一种自然化的单控制组实验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证明专题讲座和团体心理训练联合使用可以提升主观幸福感水平,本研究选取28名大三学生作为被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被试进行15次专题讲座和8次团体心理训练。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前实验组与控制组幸福感水平差异不显著;干预后实验组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控制组;实验组干预后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实验前;控制组干预前后幸福感水平差异不显著。此干预方案有效的提高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时间序列设计,对学生进行持续6周的应对CET4考试的元认知策略训练.与控制组相比较,训练后实验组的考试成绩与元认知策略运用水平均有提高,表明针对考试的元认知策略训练对提高CET4成绩和元认知策略运用具有效果.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有许多弊端。建构主义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原则适应我国教育培养的目标。论述了建构主义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并探讨从搭建支架、创设情境、设定任务和交互协作四个方面将建构主义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借鉴国内外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福建农林大学192名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使用情况进行实证性研究,分析他们的阅读理解成绩与阅读策略使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阅读理解成绩好的学生比成绩差的学生更善于选择和使用阅读策略,尤其表现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3)。因此认为,阅读策略的使用与学生阅读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因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讲授语言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该能力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大量的阅读实践应在课外进行。因此,英语阅读教学的功能应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读前、读中、读后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和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9.
“双语—外语”同步环境下的教学效果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双语与外语教学同步环境下教学效果实验研究表明:双语实验组(n=59)英语听力、口语、读写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n=59);实验组双语专业课成绩与对照组专业课成绩无显著差异;双语教学对大学英语阅读和听力的影响明显优于口语。研究表明,大一入学开展双语教学,对外语听说读写应用能力的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不利于专业知识学习和掌握。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专科生阅读元认知意识培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英语专科生的特殊情况,了解学生在阅读中所使用的策略,指导他们进行有效的阅读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以英语专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实验组和控制组对照的方式,设计了为期一学期的实验,试图以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学生阅读的元认知意识,从而指引和帮助他们的阅读.本研究使用SPSS11.5对所收集的问卷调查的前后测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元认知策略培训,尤其是融入课堂教学的长期培训是提高学生策略使用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情况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并分析脑钠肽水平对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入选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我院重症医学科(ICU) 135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组50例,严重脓毒症组46例,脓毒性休克组39例,并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于入院确诊后第1天行脑钠肽、超声心动图、血乳酸等检查,行APACHEⅡ评分评估,并于4周后观察各组死亡率.分析4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乳酸、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并比较各组死亡率变化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①各组脑钠肽水平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脑钠肽水平、APACHEⅡ评分较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组高,严重脓毒症组较脓毒症组高,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LVEF较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组低,且乳酸水平较其他2组增高(均P<0.05),但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症组LVEF、乳酸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②Pearson相关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后脓毒症休克组脑钠肽与LVEF、乳酸呈正相关,与APACHEⅡ呈负相关(均P<0.05);严重脓毒症组脑钠肽与LVEF呈相关,与APACHEⅡ呈负相关(均P<0.05);脓毒症组脑钠肽与APACHEⅡ呈负相关(P<0.05).③4周内患者死亡率以脓毒症休克组患者最高(P<0.05),而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亚组分析表明死亡组脑钠肽、LVEF、APACHEⅡ评分、乳酸均较存活组高(均P<0.05),但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BNP水平升高、APACHEⅡ评分增高、乳酸增高均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10、1.107、1.098,均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情轻重、左心室收缩功能、早期预后有关,BNP水平的检测可以作为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早期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心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效果。方法 60例择期手术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随机分配到对照组(G1)与干预组(G2)。G1组按常规护理操作要求进行护理;G2组则在常规护理操作基础上配合中医心理干预护理。所有受试者均于术前1天与麻醉给药前测量血压、心率,并依据焦虑自评量表(HAMA)进行评分。观察所有受试者的血压、心率及焦虑评分的变化情况以评估疗效。结果①护理干预前,两组组间基线特征均衡性良好(P〉0.05)。②护理干预后,组间比较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组的护理干预效果要明显优于G1组。护理干预后,组内比较,G1组中受试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2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护理干预后,组内比较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组的护理干预效果要优于G1组。结论中医心理干预不仅能够缓解手术患者的烦躁、焦虑、恐惧心理,还可调控血压、稳定心率;这对手术的完成与患者的身心健康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年龄≥60岁的12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按年龄分为60~69岁组、70~79岁组以及80岁及以上组,并对各组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特点及治疗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AMI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病最多(85例,66.41%),其次为有吸烟史(60例,46.88%)和合并糖尿病(33例,25.00%)。男性组吸烟人数显著多于女性组(P〈0.05)。女性组空腹血糖水平(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显著高于男性组(P〈0.05)。60~69岁组中有吸烟史者显著多于80岁及以上组(P〈0.05);且60~69岁组患者的BMI显著大于80岁及以上组(P〈0.0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0.63%)显著多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37%)(P〈0.05)。2支及以上冠状动脉病变显著高于单支病变(P〈0.05)。男性组与女性组之间治疗手段无显著差异。60~69岁组中经介入治疗的患者显著多于80岁及以上组(P〈0.05)。结论高血压、吸烟及糖尿病是老年AMI最主要危险因素,应戒烟并合理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应提高PCI和溶栓在老年AMI患者中的治疗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人群腰围水平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广西南宁两社区1072例研究对象,分为腹型肥胖406例和腰围正常666例两组,测量其代谢综合征主要组分指标,比较两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研究腰围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结果①与腰围正常组比较,腹型肥胖组中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是3.36%,(P〈0.0001),差异具有显著性。②腹型肥胖组中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患病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腰围与体重指数呈强正相关(r=0.607,P〈0.0001),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201,P〈0.0001)。结论人群腰围水平变化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腰围水平与MS各组分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PCI)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间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PCI前后生存质量差异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血管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总发生率为3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两组术前生存质量及HAM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及3个月后均较前次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显著减少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的血管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以奥尼罗非鱼为试验对象,探讨中药复方A饲料添加剂(主要成分的配方为山楂:麦芽:砂仁=2:2:1)对罗非鱼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中药复方A能极显著地提高鱼体胃和肝胰脏的淀粉酶活性(P〈0.01),能显著地提高肠道淀粉酶活性(P〈0.05),也能显著甚至极显著地提高胃与肝胰脏中的脂肪酶活性(P〈0.05,P〈0.01);但对罗非鱼的肠脂肪酶与肠胰蛋白酶的活性无显著作用(P〉0.05)。由本实验看出,中草药复方A能一定程度地提高罗非鱼的主要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急性力竭运动后不同时间大鼠心肌细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和AT2R的表达变化以及心肌细胞凋亡进行研究,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与运动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揭示运动影响心脏的分子机制.方法:SD健康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安静组(An=10)和力竭运动组(B,n=30),B组在运动后又分为3个亚组即0h、6h和24h处死组.运动组大鼠进行运动速度为(25±2)m/rain,跑台坡度为0。力竭运动.应用RT—PCR法测定AIFmRNA的表达,TUNEL法测试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测试心肌细胞ATlR和AT2R表达.结果:急性力竭运动后0h、6h和24hAIFrtlRNA表达量分别为6.69(P〈0.05)、9.32(P〈0.05)和10.82倍(P〈..001);运动后0h、6h和24hA1分别为(17.10±3.6)%(P〈0.001)、(33.3±10.4)%(P〈0.001)和(30.7±9.2)%(P〈0.001);运动后0h、6h和24h心肌细胞ATlR蛋白表这分别增加5.16%(P〉0.05)、30.19%(P〈0.05)和64.44%(P〈0.05)而AT2R蛋白表达分别增加2.15%(P〉0.05)、10.12%(P〉0.05)和28.30%(P〈0.05).结论:急性力竭运动后AT,R和AT2R表达增加,24h后仍然维持较高水平的表达;运动后AIFmRNA表达增加,运动后6h表达量达最大,24h开始下降.而ATlR和AT。R可能均参与介导急性力竭运动引起心肌细胞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随机抽取中职院校三年制学生120人,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结果表明中职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因子的条目均分高于平均值3。一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受惩罚及丧失等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年级,差异显著(F=7.597、F=6.316、F=6.296,P0.001);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年级(F=6.876,P0.001);三年级学生在健康适应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年级(F=7.034,P0.001)。结论是不同年级的中职院校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健康隐忧,应通过生活事件应激源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浓缩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对患者疼痛消失的时间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13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1例及对照组65例。实验组应用浓缩生长因子凝胶涂抹溃疡表面,3次/天;对照组用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于溃疡表面,3次/天;比较两组溃疡愈合情况。结果疼痛消失的时间实验组3.25±0.32天,对照组4.61±0.54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愈合时间实验组5.15±0.74天,对照组6.81±0.7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浓缩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可以缩短疼痛和愈合时间,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观察瑞舒伐他汀对UAP患者血脂、炎性反应、心脏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UAP患昔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瑞舒伐他汀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脂、血清hs—CRP、HCY及NT—proBNP水平,及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前两组血脂及血清hs-CRP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血清TC、TG、LDL—C、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治疗前两组血清HCY、NT—proBNP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舌,观察组血清HCY、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P〈0.01)。(④观察组的显效簪、有效率和总有效率(36.9%,49.3%,8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9.5%,33.3%,52.8%)(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改善UAP患者炎性反应、血脂及HCY水平,改善心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