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华人时刊》2004,(8):58-59
从国际大都市上海驱车往西,仅半个小时,就来到江苏省吴江市,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也是一座开放、文明的现代化新兴水乡城市。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初,上海面临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将加快构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港口中心之一;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构建世界先进制造业中心……以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在这新一轮发展中,从业人员将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3.
上海正在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大都市。因此,上海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对各方面人才的要求,目前就读于中专、职校、技校的学生将来会有更多人选择进入高校深造。  相似文献   

4.
一个成功的城市必须拥有一个极其鲜明的城市文化主题作为坐标和轴心,上海应打出“江南都市文化”的旗帜。北京应该走欧洲模式,而上海要多靠近一下美国模式。上海要建“国际文化大都市”,在具体路径和战略上都要有具体的跟进保障措施。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至少要对2020年的目标有所打算,这与上海的“国际大都市”应该是同步的。以长远发展目标计,上海的文化目标应当提“国际文化都市圈”。把会展中心城市发展目标和“四个中心”相结合,通过市场引领、品牌培育恢复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制约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发行,上海目前非常缺乏有这方面意识的发行方。在文化大发展中如果只是讲赚钱不讲普世价值,那么危机的因素是非常大的。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 上海应以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21 世纪的时空观念确立建设优良秩序的目标, 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标准衡量上海秩序建设的现状, 发现存在的隐忧。在重点调查车站、航运、航空港等 “窗口”场所、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社区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和社会文化管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健全法制、理顺关系、管理到位、各方参与、严格执法、监督有力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清末的国际移民及其在近代上海文化建构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移民在清末上海的移民人口中仅占很小的比例,但其在近代上海文化的建构中却有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上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引力,是清末国际移民在上海迅速增长的原因。国际移民对上海城市景观的形成,国际移民引入现代化生活设施与交通工具,国际移民的“心智发展型”特点所构成的清末上海多维动态的知识结构,以及租界社区国际移民生活的示范效应等,都在清末上海文化建构中起了重要作用,对上海市民意识形成也有着积极影响。从世界范围源源不断地引进各种发展型人才,不仅是清末以来上海文化发展的动力结构,也是今天正在步入新世纪的上海人,重建国际大都市文化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7.
绿化工     
穆东 《成才与就业》2009,(19):44-45
绿化,作为具有生命力的城市基础设施,在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来临,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美化和装饰的意义,成为城市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上海要在新—轮城市发展中继续保持优势,生态环境的建设尤为重要。在此,介绍一组相关的培训项目,以满足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物业管理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但真正了解这个行业的人并不多。“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上海的物业管理应与国际大都市的管理水平相适应。目前上海的物业管理虽然居于国内领先水平,但相对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希望在未来几年内,适应行业需要的各层次人才不断加入到行业中来。”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会长蔡兴发如是说。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就卷入世界现代化的历史大潮。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湖北由于优越的区位优势,成为旧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省份,武汉是当时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都市。本文通过对民国初15年湖北在商业与对外贸易的历史考察,透视出旧中国被深深地烙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印迹,其商贸的特点:第一,湖北的商贸是以武汉为中心并围绕它形成了宜昌、沙市等商埠。第二,出口商品结构基本上是初级农产品。第三,间接对外贸易超过直接对外贸易。第四,汉口是我国内地最大的转口贸易城市,转口出口的贸易大于转口进口贸易。第五,外国资本在湖北的商贸中占垄断地位,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畸形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上海、伦敦、纽约、巴黎、东京五大城市妇女发展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探寻国际大都市在妇女发展指标方面的异同点,为上海的妇女发展指标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的长篇小说《长沙白茉莉》再现了“大革命”失败至1930年间上海作为摩登都市的多重面相。在重构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摩登与都会传奇上,消费型的物质文化、“颓加荡”的欲望风习及对“青帮”形象的塑造等开拓了海派文学的叙事空间;在对一代怀揣“上海梦”的青年的情爱体验传达上,上海摩登欲望视野下的各式女性挑战传统男女情爱伦理关系,呼应享乐主义性观念的变革等,传达了身陷欲望“围城”的一代青年的人生困境;主人公赵克明历经考验最终拒绝上海摩登而选择革命,以此作为一般意志不坚的革命青年遭遇上海摩登的声光化电之后的超克之道的叙写法极有深意。黄仁宇的历史想象丰富并大大拓展了现代时期海派文学的叙事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为现代都市绘态画魂--再论"新感觉派"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感觉派"的小说创作,不仅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名噪一时,而且也为今天的学术界留下了一个颇有意味的研究课题。"新感觉派"小说所展开的"有洋场气息和浓郁上海风味"的都市叙事,为中国现代都市进行了生动传神的绘态画魂,使"都市"第一次真正成为现代文学表现领域中的独立的审美对象,并由此彰显出一种独特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新感觉派"小说陌生奇异的审美风格和对文体形式的大胆创新,为现代小说的发展和成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体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应构建一个与现有体系有所不同的新的世界近代史体系。钱乘旦提出的"现代化体系"具有很多优长之处。但是在构建世界近代史体系时,需要注意世界通史的整体性、内容与主题的联系性、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在其内涵的提法和表述上具有一致性,并且应有明确的时间概念和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世界近代史起始和结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近代城市体系的研究不能脱离对传统政区的深入探讨。晚清时期以上海为中心的通商口岸体系与以北京为代表的传统政区体系分庭抗礼,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构性写照。通商口岸体系形成后中国城市的发展变化,从总体上说,应是城市体系的“近代化”,而不是所谓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口岸城市崛起后,对周边地区近代交通邮电业的引领是直接的,而以其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交通邮电等多渠道的沟通,推进了这一地区的近代化进程,加强了它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并对中国其他地区的社会发展也有促动.  相似文献   

16.
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后,逐渐融入的世界贸易经济体系中,其转口贸易在经历开埠初期的起伏之后,在19世纪60年代随着中国沿海沿江进一步开放而蓬勃发展起来。民国时期的埠际和国际竞争促进了上海转口贸易结构的调整。上海转口贸易的繁荣发展主要源自其特征。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上海城市适逢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型的高速期,基于对现代人才的渴求,愈加注重儿童的教养,在全国首倡并积极实施儿童节与儿童年,政府、社会和家庭采取一系列举措,以期让儿童享用到上海发展的文明成果,将儿童培养为未来城市的建设者。对于这样的一种时代诉求,上海儿童对之积极响应,他们积极投身于各种体育锻炼,立志抵御外侮、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经济危机中的儿童节与儿童年,不但有利于上海儿童对城市现代文明成果的享用,同时也为经济危机之后的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积聚了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18.
交通的现代化是城市经济现代化转型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不可或缺的内容。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陈济棠掌握着广东的军政大权。他掌粤期间,提出了广东省早期现代化交通建设的计划。通过陈济棠政府的建设,广州的早期现代化交通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加快了广州的现代化步伐,并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城市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近百年间上海基督教文字出版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 ,文字出版是重要的手段。而上海正是基督教文字出版的中心。墨海书馆、美华书馆和华美书馆、益智书会、上海土山湾印书馆、广学会、中华浸会书局、青年协会书局等是当时教会的主要出版机构。它们在传播西方科学以推动中国现代科技的变革、用白话文翻译圣经等宗教读物以促进中国新文学的发展、编译学校教科书以促进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统一术语译名的工作以推进西学引进和中国现代学术规范的确立、编印杂志和创办社团组织以倡导现代学术精神以及为近代中国引进先进的印刷技术等方面 ,对近代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摇篮?儿童文学在中国上海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还是一种意外收获?本文将着重从西法印刷、晚清传教士办报以及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创建,考察早期著名儿童刊物的创刊、早期重要儿童文学论著的出版,解析上海近现代出版业的兴起与儿童文学的渊源,探寻儿童文学在中国发生、发展的坎坷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