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进入20世纪后,特别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研究型大学迅速崛起,由联邦政府主导的国家科技体制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环境也不断优化;同时,美国形成和完善了开放的人才制度,面向全球人才敞开移民、留学与就业之门,主动吸收和网罗全球的科学精英人才,不断享受到国际人才流入带来的巨大效益,荟萃了包括出生于本土以及来自于其他国家的最为庞大的世界一流科学家群体,成为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中心和科技中心。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对科技人才的培育、对外来人才的吸收之成功经验,对我国新时代的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都不乏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19世纪英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国际迁移为美国工业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科技骨干;二战后英国实力的整体下滑使其人才流失的趋势不可逆转,而美国的人才智库则不断被充实。英国科技人力资源移民美国的历史体现了英、美两国国力的兴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技人力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已成不可阻挡的趋势。知识创新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实行自给自足的人才政策,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凭人才引进从根本上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出台与改革相关政策、制度以提高本国科技人力资源的素质,吸引国际化高端人才并推动本国人力资源回流,必将成为关系各国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史时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分析"李约瑟难题"在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石油科技史中的不同表现,探讨中国石油科技史中"李约瑟现象"的原因,可获得加强中国石油科技创新的启示:大力实施石油科技创新战略,如创建中国石油科技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石油科技研究院,制定培养中国石油科技精英人才的"珠峰计划",建立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科技研发中心,聘用外籍石油科研人才进驻国内石油科研机构等,从而促使中国早日重新成为世界石油科技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人力资源与人才开发如何应对"入世"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组织,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竞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我们不仅仅是面对,更重要的是应对.说到底,入世就是人才和知识的激烈比拼.中国加入WTO,国有企业面对外国企业的大举进军,最怕的不是市场的竞争,产品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如何赢得这场竞争的胜利,中国首先必须进行人事人才意识的更新,进行全新的人才管理机制的改革,树立开发人才的新观念,缩短与国际接轨的差距,直面入世的挑战."得人才者得天下",唯有如此,中国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乎人民的美好生活,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迈上新征程,高校必须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深刻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以及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准确把握科教兴国战略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出的使命任务,进而探寻出一条高质量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践路径,努力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6.
全球经济与科技的一体化发展,促使创新型科技人才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正是由于美国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扶持政策、重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育、多方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投入巨额的科技研发经费、灵活多样的人才管理模式,才拥有世界领先的科技优势。美国在创新型人才管理方面的成功实践,对于中国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是共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有机整体。在价值维度上,教育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科技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动力保障、人才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主体力量。在现实维度上,教育、科技、人才在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不平衡性问题仍然突出。在实践维度上,解决好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不平衡性问题,应从“六个坚持”中汲取营养,为实现我国教育的高质量培养、科技的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高品质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阿成 《市民》2006,(7):11-11
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指出,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和印度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中国位居第四,仅排在俄罗斯和印度之前,属于第三层次,远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蓝皮书指出,人才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人才队伍、人才投入、人才产出和人才环境四个方面的要素。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要“走出去”,企业人才战略特别是国际化竞争型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将决定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生死存亡。本文分析了美国在国际化竞争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总结了美国国际化竞争型人才战略的典型作法,对中国企业培养国际化竞争型人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济和社会的急速发展使得我国高端人才面临相当大的缺口。国家之间、行业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起来是科技和经济实力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医院要在医疗、科研上得到更大发展,也同样面临着高端人才的稀缺问题。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注意到延揽人才的重大意义,开始以优厚条件吸引优秀的海外人才回归。经过十多年的苦心经营,该医院将吸引海外人才与培养国内人才并举的人才战略落到实处,在医疗、科研、经济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国内综合实力排名前三的肿瘤专科医院。  相似文献   

11.
处于后工业化经济时代的当代世界,技能人才对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确保“质优量足”的技能人才成为制造业强国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这加速造成了全球技能人才的激烈争夺,进而引发世界范围内大面积的“技能荒”现象.由此,文章在中国建设“世界制造业强国”的背景下,基于对制造业中心国家——英国、美国和日本制造业技能人才短缺现状和成因探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三国政府和企业采取的措施以及效果,以期为中国有效应对技能人才短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高等教育中,提倡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创造性技术人才,对于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对创新教育的概念以及内涵、创新教育的目标、创新教育方法以及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做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美国经济实力之所以强大,并非完全由于他们本身具有高科技人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善于从别国引进人才、争夺人才。为了争夺21世纪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美国正瞄准新的科技目标,在世界范围里大力吸引高科技人才。限制移民筛选人才美国是一个多移民的国家。但美国接收移民有严格的选择。对高科技人员较宽,而对一般文化素质较低的人把得很严。美国很早就制定了《移民法》,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次修改。现在规定,每年留出2.9万移民名额专门用于引进高科技人才。具体是凡著名学者、高级人才和具有某种专业技术的人才,不考虑其所在…  相似文献   

14.
人才就是资源,这一概念已被广泛接受。但在当代中国,员工跳槽现象普遍存在。中小企业的人才本来就较为稀缺,人才资源的流失势必将会给本就实力弱小的中小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文章论述了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的特点、原因,并指出留住人才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时代,人才与竞争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是否拥有人才是国家兴衰的基础,是否重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则是国家兴衰的关健和根本。清除旧体制壁垒,建立科学化、现代化的人才管理机制,不仅是对我国人才的救赎,也是对我国科技生产力的救赎,为我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获胜提供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重大决策,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十分必要,完全正确。我们即将面对21世纪,只有振兴国家经济,提高综合实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维持世界的和平和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国家实力的竞争,归根结蒂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科技和人才的基础在教育。因此,贯彻“科教兴国”精神,重视和发展教育是我们面向21世纪的重要任务。尤其是高等教育能否为国家输送大批优秀的、能参与世界科技角逐的人才,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挑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作出回应的。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谁占领这一制高点,谁就会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处于领先地位.科学地培养人才,正确地团结和使用人才,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策.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这一策略的根本措施.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共抽选2625篇国内权威期刊文章,并选取323位美国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为研究样本,通过对中美创新人才成长规律进行建模比较,结果显示:创新人才的创新经验和创新能力随年龄增长分别呈Logistic曲线和"钟型"曲线分布,且两者之间呈非线性相关关系;美国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以及经济学等领域人才的创新能力分别在18.84岁、28.29岁、31.23岁和25.83岁开始超过中国创新人才;在物理学、经济学领域,美国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峰值年龄要小于中国创新人才;美国各学科领域人才的创新能力峰值水平都要显著高于中国创新人才,而中国创新人才平均需要花费2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再次追赶上美国创新人才的创新水平。美国创新人才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重大创新成就与其教育创新分不开,因此,中国有必要从中汲取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9.
对于人才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谁占领这一制高点,谁就会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处于领先地位.科学地培养人才,正确地团结和使用人才,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策.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这一策略的根本措施.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视阈下强调教育、科技和人才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客观规律性和鲜明的主观能动性,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科学战略布局。以教育、科技和人才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是党中央立足国情、创造性地运用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在这一战略布局中,构成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体和以教育、科技与人才为侧翼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系统,其中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是融通教育、科技和人才的主线,而教育、科技和人才则共同构成侧翼动力系统且分别处于基础、先导和核心位置。为促进教育、科技和人才共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正确的发展方向;坚持系统原则,尊重客观规律,加快建构教育、科技和人才合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三位一体布局;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正视、善于发现和勤于解决制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问题;坚持精神引领,充分激扬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胸怀天下,主动探寻人类现代化的历史规律和光明坦荡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