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远航》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二十四岁的女孩雷切尔·温雷克自我发现的过程.作家伍尔夫和女主人公雷切尔都在进行寻求自我、解构传统的过程.雷切尔在寻找自我、解构维多利亚时代传统女性形象的同时,伍尔夫也在解构传统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2.
女性主义审美观照下的男性文学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性形象是女性文学中相对次要的人物形象,但是选取男性文学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并加以解读,会发现女作家对男性形象的塑造与男作家在文化观念和性别立场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它解构和颠覆了男性形象在男性话语中的主体地位,男性形象扮演着女性反叛传统文化、消解男权意识的对立面的尴尬角色。妇女解放在女作家那里已经成为审美想象的话语形态而存在。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的写作离不开两性躯体形象。从男性视角中的女性躯体符号的所指、女性躯体被商品化的根源,以及男性躯体符号相应地被改写等方面可见作家对男性话语的独特解构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意识形态中心话语霸权逐渐消失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降的女性文学母性叙事开始回归女性性别主体,逐渐剥落母亲神圣的面纱而显示出其凡俗而驳杂的内心世界,在文化策略上解构了父权文化关于母亲神话的定位和角色认同,然而也有一些女性文学叙事不惜以牺牲母亲的自然属性和天性来颠覆传统母亲形象,在解构男性期待目光下的那些忠贞隐忍、逆来顺受的"闺阁天使"母亲形象的同时,使女性文学母性叙事陷入了自我伤害的写作误区。随着母亲形象被极端丑化,一些女性作家开始致力于寻找理想母亲的写作尝试,呼唤与渴望"新母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西部牛仔因西部作品和政治力量的推动一度成为美国理想的男性气质形象。时至今日,牛仔神话仍在怀俄明州上演,以牛仔为代表的西部男性形象影响着该州甚至全美的男性气质构建。普鲁却在《近距离:怀俄明故事》中对西部男性群象进行了多角度解构,从经济驱动、女性视野及两/同性关系等多维度淋漓尽致地剖出恶劣环境中西部人善恶交织的情感与生活,挖出他们身上被隐去的恶习,解构了西部神话中善与恶的二元对立,直击怀俄明牧场上西部男性形象的虚伪与荒诞。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的《色·戒》与多丽丝·莱辛的《好人恐怖分子》的主题都涉及女性视角下的政治和个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作品所塑造的女性革命者形象都难以被主流文学界定和分类,被认为是怪胎。实际上两位作者都是以政治为背景,着重刻画女性形象和女性的内心世界, 通过突出女性的弱点和复杂性,试图解构传统文学中女革命者的形象,还原女革命者的真实面貌,这两位女性作家用各自独特的方式在尽力地与父权文学做抗争,为女性文学谋求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王安忆几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探讨了商业社会中的女性处境。揭示了新时期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 ,一部分女性开始从社会角色向旧有的女性角色逆向转移。大众传媒通过赋予女性形象以虚拟的象征意义塑造了“时尚形象” ,承载了商业社会男性欲望的想像和消费 ,女性在对“时尚”镜像的误认中完成了自我的异化与对象化 ,反过来又受到正统男权象征秩序的排斥。因此 ,要真正消除性别歧视 ,必须对旧有男性中心话语体系进行解构和颠覆  相似文献   

8.
在商业经济大潮下,男性电影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多半沦为欲望的代码,跳不出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然而,冯小刚导演近十年创作的多部贺岁片展示了新的女性形象塑造趋势,一方面,影片对以往的女性形象进行解构,并弱化了传统的两性关系;另一方面,影片也着力建构崭新的女性形象,展示了更加多元化的女性社会角色。尽管受到其商业属性的束缚,影片中的女性仍然未能完全逃脱"女人被讲述和被窥看"的模式,也未完全突破传统男权话语,但影片依然展示了女性谋求独立生活、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空间。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两岸女性主义小说以独特的性别意识,刻意营造一个女性自由言说的阴性世界,试图构建女性历史谱系,张扬女性欲望和生命体验,大胆描述同性情欲,解构传统女性形象,以达到颠覆男权、构建女性话语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典化过程中的《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其经典化的过程是不断被建构、解构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成为反映经典化过程的主要侧面。《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的经典价值建构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意识形态下通过文学史、著作等形式得到了确立,因此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历史性、目的性。  相似文献   

11.
从女性历史的角度,探讨拜厄特在小说《占有》中连结女性经验片断、追寻女性文化传统、重构女性历史的艺术手法,以便全面深刻地理解小说中丰富的女性主义内涵。她发扬女性文学传统意象,揭示女性边缘化;她解构神话传说,重构女性叙事传统,并通过巧妙的叙事结构象征性重新连结起了知识女性的生命史。  相似文献   

12.
宫本百合子的长篇自传性小说《伸子》中,女主人公伸子在寻求女性人生意义的过程中,两次突破家庭的牢笼。经历了自由恋爱、结婚、离婚这样一个坎坷历程。地以挑战世俗的行为创造了自己的别样人生,鼓舞了许多日本女性勇敢地追求自我价值。伸子这一女性形象有着丰富的女性主义内涵,映射了作者的个人理想和精神主张。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女作家,她的传世之作《传奇》,凭借中国文人感时忧生的文化人格,准确把握世态人情,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剖析了女性生存的困境和人类无法抗拒的宿命。由于家庭、社会、时代等各方面的原因,以及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使《传奇》中的小说,无论是人物及其命运、作品的思想意蕴,还是作品的语言、意象等,无不渗透了传统文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鼓书艺人》是一部老舍为数不多的、刻画女性主角形象的长篇小说力作。《鼓书艺人》深入细致地刻画了秀莲的性心理和性欲望,展现了一个旧艺人少女的苦闷、压抑与抗争的生命情感世界。秀莲渐渐从盲目的欲望之流冲撞中走向平静与成熟。小说结尾给予读者一种新的生活的期待,显现了老舍在1950年代生活观、女性观、爱情观等方面的审美心理嬗变。  相似文献   

15.
晴雯虽然是一个奴婢,一个丫鬟,但却是《红楼梦》中最光彩照人的形象之一,是作家倾注了大量的感情塑造的一个艺术形象。她在贾府的命运虽以悲剧结局,但死后成了芙蓉神。芙蓉神形象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具体表现在:超越困扰的生活境界;表达情与爱;向往诗意的生命,永恒的人生。作家在展示晴雯的人生遭遇和悲剧结局的过程中,再现了封建统治的残酷;在芙蓉神形象上,寄托了作家对社会历史及人生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16.
泪光中的追忆——张爱玲的小说《小团圆》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团圆》是张爱玲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她最钟爱的一部作品。小说以张爱玲特有的冷静精致的文笔叙述了一个百转千回的爱情故事,流露出作家对人生和情感的悲观情绪,带有浓厚的自叙传色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小说《夏日的鸟笼》中的主人公撒拉在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和迷茫进行了分析 ,结合她的决不轻言放弃的性格特征 ,作者认为撒拉所表现出的某些悲观的情绪只是一时冲动所致 ,其实她的内心深处的梦想从未曾动摇过。她失望而又希望 ,以乐观、现实的态度投入生活。  相似文献   

18.
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影响极大,她的小说以新的内心话语和独特的结构形式宣告了崭新的小说美学原则的确立.在小说技法上,她纯熟地运用绘画的"构图艺术"、宏观的透视方法、主导的象征意象来丰富小说艺术的表现功能;她通过"内心独白"和"诗化小说"来展现人物心灵,刻画人物形象,构筑小说的独特意境,赋予小说美的内涵和意蕴.  相似文献   

19.
斯佳丽的生活历程很大程度上是为其所生存的环境所塑造而成的。她在时代的大变迁下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其性格和行事方式。从本质上看,她是一个不断求索与进取的形象,在新旧交替的时代里发展出新的人生,但同时,她为达目的也时常不择手段,从而导致其精神生活某种形式上的崩塌,所以,综合起来,她是那个时代女性生存的典型代表,有着浓厚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安忆《长恨歌》中的王琦瑶是个现代都市女性形象,作为现代人,她追求自身生命价值最大限度实现的可能性,执著于现代生活文化品味,但在这些价值追求中又表现出放弃自身自由的复杂性。对这一形象进行反思,将有益于今天我们推进现代生活的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