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是西方经济学界著名的人口流动模型之一。它是建立在对"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人口流动模式"批判基础上的人口流动模型,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启示是:在农业和农村内部转移、利用剩余劳动力;发展小城镇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2.
对江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人口比重也较大,是我国第三大劳务输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重视它,清楚它的现状,找到问题的制约因素,并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合理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以促进江西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战前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特点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张季风 《日本学刊》2002,6(3):81-98
战前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历史过程。如果除去战乱时期 ,战前日本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很有特色。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初由农村进入城市 ,其中一部分进入中小企业乃至城市的近代化大企业 ,而绝大多数则为饮食、服务业等“杂业层”所吸收。战前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虽然没有战后快 ,但其特点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逐渐转移 ,这既保障了以人力和畜力为主的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 ,又维持了劳动市场的均衡 ,其转移过程也比较稳定。这种稳定有序的转移以及依靠城市化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式 ,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洪运 《社科纵横》2010,25(7):56-5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乎农民增收、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特点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张季风 《日本学刊》2003,12(2):78-93
战后初期日本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非常严重 ,但日本通过经济高速增长很快就解决了这一难题。与战前相比 ,战后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许多新的不同特点。有利的人口背景、非农业部门就业容量的增大、政府的积极诱导政策以及农业部门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等积极因素 ,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但是 ,由于兼业的普遍存在 ,日本农业规模经营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 ,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但日本农业却“消亡”了 ,其教训极为深刻。  相似文献   

6.
从国外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类型差异角度,归纳国外城市化中形成的不同类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总结国外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与城市化经验和教训,得出在城市化中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应该良性互动,应选择符合国情的工业化道路;采取分散型和多层次的转移模式效果较好;要处理好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处理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土地政策;重视城市化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发挥政府在法律、交通和教育方面的作用;保持城市建设与人口城市化速度相适应等规律和启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对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鲁锐随着整个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突出。从理论上认真探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对于指导农村改革的实践,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整个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原因认真...  相似文献   

8.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群 《求是学刊》2003,30(5):61-6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项重大决策创新。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关键是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竞争;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效率;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转移。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正在不断扩大,如何成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是推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有效方式。本文主要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农村职业教育的困境以及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静  张瑛 《唐都学刊》2010,26(5):79-8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是工业化过程典型的表现方式,两者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简要论述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市化的基本内容,通过分析相关的经典发展经济学理论,梳理一个清晰的纹路来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城市集群之间的关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集群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通过城市化这个媒介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问题上遇到了重重困难。而小城镇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 ,是农村富余劳动的“蓄水池”和“节流闸” ,可以很好地满足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需要。必须合理布局 ,科学规划 ,加快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劳动力供求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市的发展规划中,经济增长和劳动力配置起着关键作用。经济增长和产业技术特点决定劳动力需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迁入规模决定劳动力供给。本文在对北京市未来25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基础上,利用三种方法预测了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变动趋势,并根据高、中、低三种方案预测北京市未来25年劳动力市场将逐渐由供给充足向供给紧张的状况转变,同时提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贝克尔家庭经济学和时间配置理论可以证明,劳动剩余条件下的劳动供给并不是无限的。受制于家庭分工的约束,供给曲线呈特殊的阶梯形态:随劳动供给的增加,农业劳动力的保留工资不断提高,且幅度不断扩大。劳动供给对工资的反应是非连续的:只有当工资上升到新的保留工资水平时,劳动供给才会增加;否则,工资上涨并不能带来供给增长。与这种特殊的供给形态相对应,工资上涨的主要动力从农业收入转向工业劳动需求。内蒙、甘肃两省1,5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证明了上述判断。当劳动需求扩张时,由于工资的微调不能带动供给的微调,劳动力市场将长期难以出清。这提醒我们,当前农民工工资上涨与用工短缺并存现象很可能源于劳动剩余条件下的供给不足,并不必然意味着剩余劳动力枯竭,不能作为刘易斯拐点到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The problems posed by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a surplus labor force in rural areas of China are examined. Separate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ways to absorb this surplus both within and outside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agricultural labor migration to other rural areas,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 The implications for urbanization and migration policy a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15.
日本、韩国与我国是东北亚地区的主要国家,在互相交流的同时,三国之间又相互产生影响.通过比较分析可知,日本、韩国的劳动力在劳动力就业结构、行业结构、受教育程度等方面与我国不同,这主要是因为日韩两国针对各自国家劳动力结构问题采取了相应措施,特别是在雇佣外国劳动力、加强教育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经验、对策对我国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云  何红梅 《社会工作》2012,(11):57-60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农村留守儿童规模越来越大,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呈上升趋势。本文在总结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工作的优势理论这一新视角,并运用优势视角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进行解析,希望通过挖掘和发挥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及其周围环境的资源和优势,预防和控制农村留守儿童犯罪,让这一特殊群体可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Taiwan is poised to become a super-aged society. We found there exist long-run relationships involving key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and population age share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aiwan's aggregate production exhibits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where the quality of labor input is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growth. The out-of-sample forecast plots envisage that Taiwan's aging labor force does not necessarily decelerate real GDP growth for at least a decade or more. In particular, there are viable policy measures to curb labor shortages due to the shift in the age structure of the labor force caused by population aging.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及相关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国家最先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资源短缺、养老保障支出增大及养老服务需求增加是这些国家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发达国家通过劳动力自由流动并推行弹性退休政策,以缓解劳动力资源短缺状况;通过实施养老金制度的系列改革,应付不断上涨的养老金支付问题;通过提供多种养老方式及养老服务选择并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解决养老问题。发达国家老龄化方面的相关政策,为我国应对不断加剧的老龄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长株潭“两型社会”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岚  张朴 《创新》2010,4(5):42-45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层面的"两型社会"实验区,其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长株潭"两型社会"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的方法措施包括:坚持城乡统筹、"两条腿走路"方针;解决二元体制问题,消除体制性障碍;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因势利导,促进合理转移;提高组织化程度,切实搞好服务;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