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编辑部工作需要的角度,用Office作为应用软件系统,具体阐述了学报编辑部实现处理稿件信息化管理的建库工作.论述了综合运用Word、Excel和Access实现编辑部稿件处理过程的信息化管理途径.用Office完成编辑部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为编辑部的信息网上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期刊编辑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靠现代信息科学技术 ,提高期刊编辑部工作效率 ,在及时快速处理稿件的同时不断减轻编辑人员的工作负荷 ,是期刊出版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对期刊编辑部实际管理工作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以Windows为平台 ,利用VisualFoxpro数据库管理语言 ,创建稿件管理、档案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数据库 ,建立科研项目、作者、稿件、审稿人、期刊等库文件 ,编制具有检索、查询、计算等功能的数据库管理软件 ,以此实现期刊编辑部的管理自动化  相似文献   

3.
在高等院校学报编辑部,能够进入文字加工阶段的稿件,一般都通过了初审、复审和终审程序,有的还经过专家的会审,它们的整体质量基本上已得到编辑部的认可,达到了可以发表的水平,留待文字加工者去做的,主要是技术性的处理,也就是对稿件的结构、体例、行文、标题、附注、引语、标点、数据、图表等的处理。只要把这些方面的问题都解决了,稿件就可以誊清备用了。但是,也有部分稿件,由于某种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 ,投寄期刊的稿件自投寄之日起 30日内没有接到采用通知方可另投他刊 ,期刊另有约定者除外。但是由于作者和编辑部双方的原因 ,一稿多投或一稿数发时有发生 ,而人们往往责难投稿者。问题之关键是学术期刊应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办事 ,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用稿制度 ,保障作者的合法权益。首先编辑部收稿后立即以书面形式与作者约定“稿件已收到 ,在未接到敝刊稿件处理通知情况前请勿再投他刊” ,建“边收边审”的审用稿制度 ,尽可能在 3个月内将稿件处理意见告知作者(当然与作者约定后不受此限限制 ) ;作者应严格按《著作权法》的规定 ,遵守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约定 ,在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前不再将该稿另投他刊。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内外数字出版发展趋势,加快稿件处理速度,缩短编辑出版周期,方便广大作者投稿,增加稿件处理透明度,《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网上稿件处理系统已正式开通,经过前一阶段的试运行,系统目前进入正常运行,今后本刊将只接收作者从编辑部网站上传的投稿,而不再接收纸质版投稿和E—mail投稿。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内外数字出版发展趋势,加快稿件处理速度,缩短编辑出版周期,方便广大作者投稿,增加稿件处理透明度,《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网上稿件处理系统已正式开通,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过渡期结束后,系统将进入正常运行,届时本刊将只接收作者从编辑部网站上传的投稿,而不再接收纸质版投稿和E-mail投稿。  相似文献   

7.
投稿须知     
来稿以6000字左右为宜,重大题材的文章不超过10000字。切勿一稿多投,凡投稿2个月内未收到编辑部用稿通知者,方可自行处理,来稿一律不退。本刊有权对拟采用稿件作技术性修改或处理,不同意者务请声明。来稿文责自负,稿件发表后即寄刊物两本。论文发表后,请作者及时告知编辑部国内  相似文献   

8.
论学术期刊中一稿多投的客观原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 ,一稿多投现象已成为学术期刊的隐患。探究其原因 ,除作者方面的责任外 ,有时原因在学术期刊出版者 ,主要是 :征稿简则规定不明确 ;未形成收稿回执制度 ;稿件处理不及时 ,答复期太长 ;不能及时将稿件处理结果通知作者 ;惩罚措施不力 ;编辑部管理涣散 ,编辑责任心不强 ;出版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而其中稿件处理不及时 ,不能将稿件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作者 ,是从出版者方面来说造成一稿多投的重要原因。除了要求作者加强自律外 ,编辑出版部门应从自身做起 ,加强编辑责任心 ,尽快处理稿件 ,尽最大努力减少一稿多投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采用O ffice 2000的4种组件———W ord 2000、Excel 2000、Access 2000、Outlook 2000处理编辑部的各种编辑事务,实现编辑部无纸化办公,简单易行、实用方便,既可节约办公开支,又能加快稿件的处理速度。同时,在编辑部内建立对等网络,通过“网上邻居”,则可实行“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期刊网络化和国际化的需求,提高编辑部的办公效率,追踪学术前沿问题,较好地实现论文的社会价值,本刊编辑部已开通期刊网络化办公平台。该平台支持作者在线投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作者请登陆http://www.jstu.sdnu.edu.cn/进行注册和投稿,并可随时登陆网站查看稿件处理情况。  相似文献   

11.
学术期刊的一稿多投现象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994年以来有关学术期刊一稿多投现象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从一稿多投的定义、表现形式、形成原因、防范措施以及处罚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提高年青编辑综合素质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青编辑作为期刊社的新生力量,是期刊社的未来和希望,其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期刊社的兴衰,因此,提高年青编辑综合素质,使其早日成为复合型人才是期刊社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这也是期刊社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战略选择.要提高年青编辑的综合素质,使其早日成才,除年青编辑本人勤恳敬业、不断学习、开拓创新外,期刊社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培养机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建立良好的培养机制、科学的激励机制、继续教育培训机制、竞争-淘汰机制、内部岗位轮换制等,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  相似文献   

13.
从编辑活动的再创造看编辑部的团队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活动是精神生产和再创造的智力劳动。这种再创造体现在编辑活动的对象与编辑活动的过程两方面。为了完成编辑活动的再创造 ,必须发扬编辑部的团队精神 ,在编辑部的内部与外部努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相似文献   

14.
司马光不仅是一位史学家、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编辑家。过去对司马光的研究,注重于他的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而对他的编辑思想的研究则显不足。从编辑素养、对编辑工作的贡献和编辑作品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来看,司马先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编辑家。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传播理论学家麦克·卢汉是20世纪60年代最走红并最富有争议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媒介即信息”理念的提出,启发我们不仅要关注媒介的传播内容,还要关注媒介本身的形式。我们今天正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的种类与数量飞速增长,信息科学也同步迅猛发展。在这样一个信  相似文献   

16.
适用于企业的管理方法也有可能适用于高校学报。本文探讨了学报编辑部借鉴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并从共同的愿景、主编作用、创造性团队学习\自主管理机制以及系统的开放性五个方面概括了学习型学报编辑部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编辑部的群体效应与学报质量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学报是编辑集体劳动的产物 ,办好学报 ,必须发挥编辑部的群体效应。这种群体效应主要体现在 :1.价值取向的趋同性 ;2 .专业知识的增殖互补性 ;3.理性思维的共振性 ;4.编辑工作的协同性  相似文献   

18.
从学报编辑部与作者的法律关系、对外交流、诉讼地位三方面对学报编辑部的法人主体地位进行了论述,认为学报编辑部在其管理工作和编辑出版工作中,应正确处理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