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武汉大学经济系李守庸副教授撰写的《王船山经济思想研究》一书,最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从王船山的社会经济发展观、土地思想、赋役政策思想及其它财政思想、商品货币思想及义利观等五个方面对船山的经济思想系统地进行探讨,是国内研究船山经济思想的第一本专著。作者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2.
刘人熙有强烈的民族精神,主张以传统道德拯救中国。从青年时候他就开始就崇拜王船山,研习王船山的著作。他认为王船山继承孔孟程朱思想又有所发展。刘人熙对王船山的推崇仰慕影响了谭嗣同,使谭嗣同崇拜王船山,但刘人熙又不赞成谭嗣同的"变法",未参加辛亥革命的有关活动,民国建立后虽对民主自由等现代观念有微辞,但又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民主自由独立的思想,尤其赞成民主共和的建国思想。正因为这样,刘人熙认为以船山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能"新湘"、"新天下",所以他创立了船山学社。  相似文献   

3.
<正> 略人所详,详人所略,是蔡尚思先生所撰《王船山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色,在人们把视野集注于王船山批判程朱理学时,作者却以翔实的资料,说明船山对程朱理学的核心命题“理一分殊”仍有所眷恋;在人们汲汲于发掘船山反封建专制主义思想时,作者却认为“王船山提出绝对君权论” (《王船山思想体系》第20页,以下引该书只注页数。);在人们盛赞船山的进化史观时,作者却认为船山主要是“主张退化史观与赞  相似文献   

4.
<正> 王船山以君臣为大伦,为明朝君主奋斗到最后一息,说明——在明清交替的社会大变动时期,王船山的以君臣为大伦的忠君观念,成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内核.正是基于这一思想,他为明朝君主呕心沥血直至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王船山看来,要解决社会由乱到治的问题.关键在于臣民必须忠君,在于严格地维持封建宗法君臣的关系。因此,不管君主坏到何等程度,臣民只有救君失误之责任,而无咒君、辱君甚至反君之道理.就是说,即使是暴君在位,也只能听其自亡。他说:  相似文献   

5.
<正>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自他而始形成了中国文学的爱国主义传统。但在历史上对屈原的认识和评价有一个过程,不少人对屈原有所误解,还有些人将屈原的为文和为人割裂开来。王船山与屈原虽相距千余载,却同以爱国思想著称,那么其间的联系何在?王船山是怎样评价屈原的?本文试通过评述王船山《楚辞通释》中有关论述探讨这些问题,兼及窥视王船山学术的特征。笔者管见所及,或有谬误,尚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6.
<正> 十年前在衡阳召开的王船山学术思想讨论会,对船山思想的启蒙性质问题曾有过争论。一方面有人说他是十七世纪中国启蒙思潮的哲学代表;另方面却有人说他是个老封建礼教家。这两种对立的观点,至今仍在争论。要全面评价船山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我认为就不能摆脱如何看待船山思想的启蒙性质问题。任何简单的肯定和否定,都不能恰当说明船山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王船山自是承传儒学。但儒家从孔、孟开始,其思想固然有保守的一面,却亦有适应时代发展而变革的一面。自强不息,革故鼎新,  相似文献   

7.
<正> 主体和主体问题是近代哲学才明确提出的,而王船山早在十七世纪就涉及到了主体性问题,发表了许多别开生面的见解,形成了很有特色的主体性思想。一、主体性思想的基本特点,是弘扬人的自觉能动性一般地说,主体性含有两重意义:一,主体性是人类存在的方式、活动方式以及自身的把握方式,概括地说,人是主体存在物;二,主体性又是对象性活动中主客体相关之中主体的特性。王船山对这两个方面都涉及到了,但他主要是在后一种意义上探讨主体性问题的。他天才地猜测到主体性是指人作为主体的  相似文献   

8.
王船山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洛夫写的《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家王船山的世界观》一书(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76等出版)除“绪论”、“结束语”之外、共五章:一、王船山的时代;二、王船山的先驱者们:三、王船山的哲学观点,(思想家哲学体系的形成、自然观,对道器范畴的唯物主义解释、对陆王和佛教学说的批判、认识论、逻辑问题)四、王船山的社会政治观点,(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观点、道德学说、人道主义原则在王船山观点中的地位和作用、爱国主义和封建民族主义思想、王船山世界观的阶级实质,作为哲学史家的王船山科学研究的原则)五、王船山和他同时代人观点的评价。本刊1986年第二期刊载李申摘译的该书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本文摘译的是该书的《绪论》,题目是编者加的。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在探讨王船山商品经济思想时,有的同志认为王船山对于工商业的态度,“尚跳不出重农抑商的范围”;有的同志认为王船山突破了重农抑商的传统经济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最初呼吸。我则认为王船山既继承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又突破了这一思想。这就是王船山对商品经济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10.
<正> 王船山作为一代哲人和学者,对文化问题也有精辟独到的见解。本文试图从王船山对文化功能的认识、对文化学派的取舍和对文化发展的构想来探讨其文化思想。一、“道统”与“治统”王船山对文化功能的认  相似文献   

11.
<正> 王船山为什么会成为较出色的文学批评家?这里固然有一些人所共知的原因,如他有一般文论家所具有的理论敏感,故能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美学命题:知识广博,视野开阔,故能把握住文学史的本质和主流;他尊重艺术创作规律,故能给具有浓厚政教色彩的“兴观群怨”说注入感发性情的新鲜血液……但这只是问题的共性,用这些原因同样也能解释其他的文论家及其艺术思想。笔者认为,王船山的艺术思想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与美学色彩。他虽以传统的诗评、诗话为主要批评形式,但并无琐碎、散漫之  相似文献   

12.
王船山政治伦理思想是明清之际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发展的新成果。在治理思想上,王船山创举式地体贴出"治统"范畴,以"治统"和"道统"的辩证关系,解决了政权"合法性"问题;在政治理念上,王船山从儒家德治传统出发,大胆地呼吁"许之以民主可也",开创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之先河;在治理形式上,王船山反思了君主专制的弊端,提出了"环相为治"的权力平衡机制,"虚君"、均权、监督的思想也成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源泉。王船山的政治伦理思想,以其特有的理论光芒,成为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天人关系是指天道与人道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拟就王船山天人观的基本思想及其理论价值和现代意义作些粗浅探讨.一、王船山在天道与人道相互关系中,强调“理通而功用自殊”,坚持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王船山在阐述“天道”与“人道”相互关系方面,批判了古代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天命论”思想,对天与人都作了唯物的解释.他讲的“天”是标明物质规律性及其客观性的“天”。他说:“势字精微,理字广大,合而名之日天.呵《读四书大全说》卷九)所谓“势”,即客观事物发展的趋势,王船山说:“…  相似文献   

14.
王船山作为晚明理学集大成者,他的知行论和实学思想、历史观与政治伦理思想、经世变革思想、兵论思想,以及宏阔的儒学学术视野和深刻的文化反思精神,都对晚清湘军经世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王船山学行为湘军集团提供了经世活动的文化参照系,湘军集团则一定程度上执行了王船山等清初经世大儒的政治文化遗训。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探讨王船山诗词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的论文较多,但涉及佛学对其诗词的影响的却几乎没有。不少论者认为,王船山于传统文化中单纯地服膺儒学,其诗词之内容当然也是以此为依归。的确,船山是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为己任的;但是,他并不是简单地唯六经是诵,而是广泛地研究先秦以来诸家之义理,经过独立的思考、选择和融合,从而构成自己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王船山不仅尊崇儒学,而且研究佛老,能够做到“入其垒,袭其辎,暴其恃而见其瑕”。他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唯物主义观点,对佛老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并从中吸取了某些有益的因素。本文拟就佛学对王船山诗词的影  相似文献   

16.
王船山是中国十七世纪杰出的文学批评家.我们过去的研究多着眼于发掘他思想中的精华,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也出现了拔高的倾向,掩盖了他思想中迂腐、落后的东西,在有些领域,甚至将他的落后观念也作为精华而予以肯定.本文试图揭示王船山温厚的艺术原则背后所隐藏的封建伦理观念,以就教于方家读者.一、由重兴群、轻观怨所引起的思考王船山曾标举儒家"兴观群怨"的传统诗论,作为他诗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柱.但  相似文献   

17.
王船山致力于弘扬一种治国行政所应有的理性精神。其公共决策观中渗透着思想的深刻力与超前性。王船山所倡导的公益精神,是以“君以民为基”、“君依民以立国”的民本主义认识为其思想基础的。他把建设官德的切入点定位在反腐倡廉上。今日深入研究王船山的公共决策思想,正契合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理论本土化研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正> 王船山一贯重视对《周易》的研究,先后写了六部关于《周易》的著作。借《周易》思想体系以阐发自己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有《周易外传》和《周易内传》,论述易学发展历史和研究要领的有《周易内传发例》,专门解释“大象”义理和考订名物的有《周易大象解》、《周易稗疏》和《周易考异》。王船山重视学易,同时也讲占易.他认为学易和占易对于推进人们的认识都有意义。在《周易内传》中,王船山坚持“占学一理”的原则,把占易同学易相提并论,表  相似文献   

19.
章太炎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也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中的激进分子。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中,章太炎是对王船山评述最多,也最为推崇的学者之一。在章太炎对王船山的评述中,主要集中在对王船山的民族思想、王船山的历史观,以及对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王船山、顾炎武、黄宗羲的比较等三个方面。出于排满革命的需要,章太炎不但高度评价了王船山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气节,同时在民族思想、进步的历史观等方面继承和光大了王船山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王船山是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学术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虽然一生主要活动在湖南地区 ,但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决不只限于湖南 ,甚至不只限于中国 ,他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也应占有一定的地位。例如梁启超在讲到王船山的哲学贡献时 ,指出他不仅重视本体论 ,而且不同于一般理学家 ,能够从认识论的角度来为本体论找根据 ,注意探讨“我们为什么能知有宇宙”、“知识的来源在那里”、“知识怎么样才算正确”等问题。“这种讲哲学法 ,欧洲是康德以后才有的。夫之生在康德前一百年 ,却在东方已倡此论了。”① 这—比较就把王船山在世界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