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过中年,由于机体功能逐渐衰退,颈椎可出现骨质增生、椎间隙及颈椎神经孔狭窄。当颈椎动脉和神经根被其压迫时,即可引发颈椎病。据调查,65—75岁的老年人中,颈椎病的发病率男性为87%,女性为74%。颈椎的神经、血管分布稠密,一旦发生病变,会影响到心脏血管和中枢神经的正常功能,不仅可出现颈肩疼痛、颈部活动受阻、头晕及上肢麻木等颈椎病症状,还可导致某些颈源性疾病,如心绞痛、高血压、脑血管病等,值得人们警惕。心绞痛据临床观察,有些老年颈椎病患者开始并无明显的颈椎病症状和体征,而首发症状是心绞痛。心电图检查呈冠心病心绞痛表现,但…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主要是由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引起的,以颈肩痛、上肢麻木、头晕等为主要表现。严重的颈椎病患者会表现出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瘫痪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简谈颈椎病     
章征源 《老友》2009,(4):54-55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性疾病。据调查,50岁左右人群中有25%,60岁的人群中有50%患过或正患有此病,而7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则更高。颈椎病的发生是由于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包括颈椎间盘变性和颈椎间盘边缘的变性,颈椎其它部位如  相似文献   

4.
李香 《山西老年》2008,(7):56-56
临床资料表明,90%的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亦即颈椎骨质增生。颈椎病是颈椎结构退化,使邻近组织、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受到刺激与压迫所致的疾病。常见症状为颈肩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体位性眩晕、上肢麻木或放射性疼痛等。如果  相似文献   

5.
中老年人常见的颈椎病,有些人发病不仅在颈椎,也会殃及其它脏器,出现一些特殊症状,应当引起注意。 颈椎性心绞痛 有不少颈椎病患者,常以心绞痛发作为首发症状。发病原因由于颈椎骨质增生,使支配横膈和心包的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因此刺激了心脏交感神经所致。此类心绞痛发作,常伴有典型的颈椎病症状和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颈肩部穴位治疗,取穴:大椎、天柱、风池、颈夹脊、大杼、肩井、天宗;试验组取穴同对照组,并在每个穴位上行温针灸三壮。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结束时、治疗结束1个月随访时记录各个时间点的颈痛量表(NPQ)评分、颈椎活动度(ROM)评分、颈部症状积分,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治疗前颈痛NPQ评分、颈椎ROM评分、颈部症状积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治疗2周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颈痛NPQ评分、颈椎ROM评分、颈部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三项指标,同组随访1个月与治疗2周后比较,试验组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分值均上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2周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试验组颈痛NPQ评分、颈椎ROM评分、颈部症状积分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及普通针刺常规颈肩部穴位治疗颈型颈椎病都有一定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温针灸效果均优于普通针刺;温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在疗效稳定上优于普通针刺常规颈肩部穴位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郴星 《社区》2010,(15):51-52
林老退休前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六十出头,连续多年电脑写作。最近一段时间,他老是感到颈部疼痛,左手臂麻木。去医院做颈部CT检查,诊断为颈椎病(第4~5颈椎间盘突出),目前在医院理疗康复科做颈部推拿和按摩,上述症状明显缓解。提起颈椎病,人们并不陌生,颈椎病是颈椎间盘变性、突出,颈椎关节半脱位,关节增生,突出物或增生物压迫颈部血管、神经、  相似文献   

8.
手指的感觉神经是由颈段脊髓分出神经根,在颈腋部组成臂丛神经,再分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等通过上臂和前臂,成为末梢神经分布到手和手指。当这些部位的神经发生损伤、炎症、肿瘤、受压等,引起感觉异常时就会出现手指麻痛。引起手指麻痛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疾病: 1、颈椎病。手指麻痛是颈椎病十分常见的一个症状,这是由于颈椎的退变、增生、错位等因素刺激或者压迫了颈神经根,而这些神经根所发出的神经纤维分布于肩部、上肢和手部,当这些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时,就会造成相应的神经支配部位出现麻痛,肌肉营养不良,无力和萎  相似文献   

9.
颈椎病为老年人的多发病,但是近年来在工作中发现,颈椎病在中青年教师及机关工作人员中也有较高的发病率。广大教职工对此较为关心,为此,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一下颈椎病的产生、表现与治疗。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多表现于中年以后。由于人的关节不断运动而招致椎间盘变性、软骨磨损。软骨破坏的同时,周围的骨质、小关节以及软组织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病  相似文献   

10.
吞咽障碍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异物感,少数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这是由于颈椎前缘骨质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也可因骨刺形成过速使食道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引起。视力障碍表现为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不等大,甚至视野缩小,视力锐减,个别患者还可发生失明。这与颈椎病造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损有关。颈心综合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早搏等心律失常及心电图ST段改变,易误认为冠心病。这是颈背神经后根受颈椎骨赘刺激和压迫所致。胸部…  相似文献   

11.
王翰蔚 《山西老年》2012,(10):56-56
许多疾病会在清晨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如果病人能了解这些症状,配合医生的治疗,便可尽快恢复健康。以下是几种疾病在清晨表现出的异常症状:头晕头昏正常情况下,早晨醒来时应该感到头脑清醒。如果晨起后头脑昏沉,或者有头晕症状,提示患者有颈椎骨质增生、血黏度增高等疾病。因为颈椎骨质增生可能压迫椎动脉,影响大脑血液供应;而血黏度增高时,血流减慢,血氧含量下降,大脑供血供氧也受到不良影响,加之血黏度的高峰值一般在早晨出现,所以早晨头晕头昏者多数有颈椎病或有高黏血症。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已是都市人群中最易患的伤病,不少人以为颈椎病牵引即可以了,因此买个牵引架回家“吊颈”去,免得找医生麻烦。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出现意外。那么,如何正确使用颈椎牵引呢?记者专访了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会长韦以宗教授,他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3.
蒋妍 《山西老年》2008,(5):53-53
生活中,一些被忽视的小毛病往往是一些严重疾病的特殊表现,应引起足够关注,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清晨头晕如清晨起床后觉得头晕,很可能是患有颈椎病或血黏度增高症。由于颈椎的骨质增生压迫颈动脉,会影响大脑血液供应而表现为头晕。血黏度增高则会血流缓慢,血氧含量下降,同样会表现头晕。  相似文献   

14.
《老友》2009,(4):62-62
颈椎病,顾名思义,是因颈椎发生病变而导致的一种疾病。确切地说,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韧带、肌肉、筋膜等所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改变,致使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  相似文献   

15.
问:体检时医生说我有颈椎骨质增生,请问,我是不是得了颈椎病?答:不少人看到X光片上颈椎部位有骨质增生,就认为得了颈椎病。其实,颈椎病是一种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不要把颈椎骨刺当作颈椎病。很多人体检拍片时发现颈椎有骨刺生长,认为是颈椎病。其实骨刺的出现是机体的正常退变,就像人老了会有白发、皱纹一样,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状态,并不一定导致颈椎病。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肩颈部经常出现酸痛,这时往往会用理疗、推拿、按摩等方法治疗,疼痛在短时间内能得以缓解;然而一旦停止治疗,疼痛便又“卷土重来”,且程度丝毫没有减轻。医学专家认为,年纪大的人由于身体的退行性改变,颈椎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问题,因此,当出现肩颈疼痛等不适症状时,在排除颈椎病变的前提下,可去口腔科检查,因为酸痛可能与牙齿咬合不良有关。牙周病、龋齿、夜磨牙等不良咬合情况,都能打破头部垂直位置肌肉链的正常形态,使头颈部肌肉的生理功能出现不协调,从而导致肩肌肉酸胀疼痛。()肩颈疼痛查查牙齿@解放  相似文献   

18.
颈椎病有六种类型,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引起血压升高的主要是椎动脉型颈椎病。这种高血压主要表现为在一天中血压极度不稳定,忽高忽低,不吃降压药也会降到正常水平。患者经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眼睛胀痛、  相似文献   

19.
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为头疼、眩晕、恶心、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偶有体位性猝倒,属中医学“项强”、“血痹”、“眩晕”等范畴,常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群,占颈椎病发病率的20%~30%,该病呈现出发病率逐年增高。患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颈椎病作为多发病,常见病亦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我科自2011年2月~2012年5月共收治6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通过艾灸、颈椎牵引、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等综合治疗,疗效满意,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吕斌 《山西老年》2020,(3):64-64
颈肩痛、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在现代人中很普遍,长时间低头工作或玩手机及靠在床头看电视,成为颈椎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善颈肩不适,有些人希望借助颈托,纠正自己的不良姿势。不过,医生提醒,颈托不适合长时间使用,改善颈肩不适关键还是要靠锻炼增强颈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