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窦娥冤》是一部伟大的具有悲剧精神的戏剧作品,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是一篇优秀的诗歌文本,蕴藏着诗性品格。本文将注重从悲剧精神和诗性品格这两个层面来剖析《窦娥冤》,以发掘它文本背后的一些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2.
《哈姆雷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和《李尔王》一起被誉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四部。《哈姆雷特》这部作品具有非常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形象及丰富的艺术手法,是那个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刻画的形象真实、立体,性格各异,尤其是对主人公哈姆雷特、克劳狄斯、奥菲利亚及乔特鲁德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展现了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特色。本文通过分析鉴赏哈姆雷特、克劳狄斯、奥菲利亚和乔特鲁德这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使广大读者对这部作品进一步了解,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哈姆雷特》这部经典悲剧作品的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在莫言的中篇小说《牛》与《透明的红萝卜》中,常常有大篇幅的主人公心理描写,使主人公强烈的自我意识贯穿全文,本文对这种自我意识进行了剖析。其一,主人公形象的确立不偏重于外貌、性格等的刻画,而是将自我意识作为主人公形象塑造的艺术重心。其二,自我意识拉开了主人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距离,使主人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故事的旁观者与见证者,带有一种客观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要了解日本,有两本必读之书,一本是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另一本是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曾长期研究日本人的民族性格,采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撰写的《菊与刀》让我们了解了日本人的民族性格,而想要真正了解日本人的民族精神就必须阅读新渡户稻造的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作家,她的作品不仅有美妙的文字,更有其所特有的悲剧美。本文以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悲剧命运为研究对象,从分析《金锁记》、《半生缘》中的女主人公的悲剧性格和她们的悲剧命运入手,解读张爱玲小说主题以及其对女性人物塑造上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域辽阔,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划分了不同的地域,地理学上按照地域可划分为华北、东北、西北、华南、西南、华东等。每一个区域都聚居着一群人,有了人就有了文化。虽然这片土地上都住着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但是由于地域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又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每一方土地上的人们也彰显了不同的文化性格和乡土精神。在蒋宝德,李鑫生合著的《中国地域文化》一书中将中国的地域文化划分为"齐鲁文化、秦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燕赵文化、关东文化、蒙古草原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精神。  相似文献   

7.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国民大作家",其作品主要关注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中篇小说《哥儿》(又译《少爷》)以幽默、讽刺的笔调描写了主人公哥儿离开东京到四国一所中学任教的所见所闻,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哥儿鲜明而复杂的性格特征。透过哥儿与家人、学生、同事及清婆的关系,本文旨在分析作品所折射出的意蕴,即:抨击教育界的黑暗现象,展示知识分子的抗争精神。  相似文献   

8.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同时也被公认为是其最好的作品。因为它集中了陀氏一生"全部最珍贵的思想",同时这部作品耗尽了作家最后的精力才华,使他匆匆地走完了人生之路。但这部作品却影响深远,因为后世西方的众多作家都将其奉为圭臬。作家一身经历坎坷,儿时又在基督教氛围浓厚的家庭中长大,因此,陀氏充满了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爱与同情。作者也曾经对上帝产生过怀疑,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却认为,人类应当忍受精神上的斗争和精神复兴的痛苦。因此矛盾的陀氏在其创作一直秉承着有关罪恶救赎与精神复兴的思想,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认为人类应该宗教中找到自身的救赎,《卡拉马佐夫兄弟》无疑将这一创作思想淋漓尽致得表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中塑造了众多命运多舛,性格鲜明的悲剧性人物形象。而林黛玉是作者着墨最多,最具艺术性的典型形象之一。本文主要从黛玉的外貌、才华及性格来论述黛玉的美丽、聪明及纯真。从她的身世及爱情来展现黛玉的孤苦、无奈及悲剧命运。透过黛玉,我们看到了美、青春、生命被毁灭的悲剧,同时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相似文献   

10.
玛格丽特·米歇尔所著的《飘》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历史背景,展现了美国南方社会的现实生活,也是一部反映美国时代特点且深入人心的外国文学名著的巅峰之作之一。这部作品因其浓厚的历史氛围和人文特点,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广泛,同时还被翻拍成电视剧《乱世佳人》,为更多的观众所熟知和喜爱。这部作品塑造了斯嘉丽这个典型的女性人物形象,南方社会的保守和缓慢发展,与她的敢做敢为和勇于冲破现实束缚的女性主义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安于现状到改变思想,斯嘉丽的人格魅力也感染了许多读者,通过对女主人公斯嘉丽在战争前后的性格转变解析,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美国南北战争对当时南方人民生活状态产生的影响,也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解读更深刻更细致的了解美国的历史和文化转变。  相似文献   

11.
惜时 《老人世界》2010,(7):12-14
“牛、外貌质朴而洒脱,性格倔犟而温顺,不藏奸不耍赖,勤奋踏实,勇于开拓,不骄不躁,不卑不亢。牛,一生风餐露宿,仅以蒿草为食.别无所求,而对人类则无限地付出,把奉献洒满人间……”  相似文献   

12.
将阎连科的《受活》(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与《丁庄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对比阅读,是理解作家乡村关怀的可取路径。与之前的大部分作品不同,阎连科这两次写作将反思的触角延伸到了中国乡村社会的极限,也延伸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极限,更延伸到中国式权力的极限特征和运作的深层逻辑中。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将这两个文本视为作家批判中国现状和未来命运的精神展示。  相似文献   

13.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认为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气候、土壤等,与人民的性格等有很强的关联,法律应着重考虑这些因素对现实的影响,后被人总结为地理环境决定论。虽然地理环境决定论从刚开始就饱受争议,但地理环境对社会生产和民族性格形成方面有必不可少的联系。本文以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为理论基础,从地理环境出发,分析俄罗斯广阔国土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作为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其文学实践营构了中国形象,这种中国形象与传统中国的形象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它是作家寄予独特精神的符号体系。怀着对乡土中国的无限热爱,沈从文将笔下的湘西世界塑造成了一个有情感、有性格的生动形象,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本文借鉴王一川的中国形象理论,并以语言形象为例将之归结为对中国形象的古典乡土性描绘,希望借此可以对沈从文的作品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刘乃仲  张妍 《现代交际》2014,(1):77-77,76
隐喻是一种修辞技巧、一种人类的认知方式,也是一种依存于文化和语言的思维。当代作家余华的许多作品中都借用了隐喻思维。20世纪90年代以来,余华在《活着》等长篇小说创作中逐渐偏离先锋而转入写实的轨道,弱化以往作品中暴力与血腥的特色,开始将人物对苦难的承受融入作品,并借助大量的意象隐喻来表现自己所追寻的精神中的真实。  相似文献   

16.
屠格涅夫的《阿霞》出版于1858年,常与《初恋》《春潮》集册出版,合称为爱的小说,因为在这些作品中都是以人类与自然,爱和幸福作为主题。但是《阿霞》其实是一个关于初恋的悲剧,从小说人物主要人物的塑造到作者个人的写作原型及经历,都决定了这场爱情无疾而终的必然性。本文即从多角度详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静 《现代交际》2011,(5):84-84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在英国文学甚至世界文学史上闪耀着不朽的光辉。在作品中她刻画了一个集“人性与兽性”于一身的男主人公形象。《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的悲剧原因一直是人们探究的重要话题。本文试图从他性格的畸变、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作者艾米莉的影响三方面综合阐述造成希斯克厉夫悲剧的原因。从而丰富对其悲剧原因的研究,同时使读者对于《呼啸山庄》这一部伟大的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精心刻画了林黛玉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本文从林黛玉的外貌刻画、诗人气息、清高个性和性格成因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使读者能更为深入地了解了曹雪芹对人物的表现手法,同时还揭示了林黛玉悲剧命运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部让薛燕平和自己“划清界限”的作品——薜燕平的每一部作品都能给人带来惊喜,但是,这部新作却是让人震惊。《21克爱情》是一座精神的炼狱。小说描写了一个癌症病人从发现病情、住院医治到恶化病殁的过程,但它不是一部一般的描写疾病的小说,它的主人公是疾病而不是人——它给“疾病”这种人类最重要的生理现象完成了一次真正的文化仪式,它是一部“文化病理学。”  相似文献   

20.
贾仁山 《老年人》2005,(3):28-29
提起张笑天,文学圈子外的可能不太熟悉。但说到电影《开国大典》、大型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孙中山》等,则无人不晓,而这些影视片就是根据张笑天的作品改编的。在中国,张笑天博学多才,以写得快、质量高、作品多而闻名文坛。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他以神奇的写作速度出版了数千万字的作品,被誉为中国的“写作英雄”。 张笑天向来低调做 人,谦虚 为 文 , 媒 体 对他 的 报 道 不多。尤其是他与妻子杨净风雨同舟40年的爱情故事,更是鲜为人知。 说起来,张笑 天与杨净相识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1961年,张笑天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