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夏晓虹教授应邀赴德国海德堡大学短期讲学,陈平原于是自告奋勇,替妻子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并批阅试卷。其中一道论述《儒林外史》叙事特征的题目,大多数学生举的例子是"范进中举"。这让陈平原很伤心。因这意味着那些高考成绩万里挑一的学生,进北大后没有通读这部讽刺文学经典,只记得中学课本上从《儒林外史》中节选的《范进中举》。学生们的回答是,作品太多,没时间读,只好读文学史。这独尊文学史的局面,让陈平原开始反思"'文学'如何'教育'"。而这一反思,最初是为了总结文学史写作经验--1987年前后追随著名文学史家王瑶先生关注"近代以来学者对中国文学研究的贡献",特别是1993年撰写"作为文学史家的鲁迅",此后,断断续续,苦心经营十七年,终于,陈平原推出新著《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近日,陈平原教授在北大出版社与中关村图书大厦合办的"博雅讲坛"上,做题为"文学史的魅力、陷阱及生机"的演讲。其后,陈平原教授就执掌北大中文系三年来的得失、高校行政化及知识分子的社会参与等话题,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张彦武的专访。本刊特发全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世界文学史》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部真正博大精深的文学史,其中的19世纪英国文学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全方位、多维度、大篇幅、整体性的文学史实叙述与作家作品分析,让我们见识了俄罗斯学者的开阔眼光与博大胸怀,以及对于作家作品与文学历史的真正认识,对于我们以后的文学史编撰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为文学史叙述方式的改进与文学史理论的建构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吴敬梓利用"神道设教"完成了作品的艺术构思,这种艺术构思决定了《儒林外史》士风描写的特色.宗教叙事是了解《儒林外史》文本意蕴和艺术特色的关键,充分总结明清小说中的宗教叙事可以建构中国宗教叙事学;作者通过宗教叙事传达出来的创作意图和现代视野下的许多经典结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儒林外史》的情节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幽榜并不是伪作,也不存在另外五回为后人伪作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商伟的《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一书,综合运用文本细读、文献考证和文化分析的方法,探寻《儒林外史》的文本逻辑,指出该书展现了十八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从把整顿社会的希望寄托在“礼”到对“礼”产生怀疑的心路历程,其基本特点是“无边的怀疑”,属于一种“开放性写作”,对《儒林外史》在当时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作出了准确定位,并循此思路对《儒林外史》的结构特征、叙事方式以及第五十六回的真伪问题作出了新的解释和分析,是《儒林外史》研究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  相似文献   

5.
知识分子作为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他们的精神状态中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蕴含,折射着所承载的文化的性格.《儒林外史》中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林林总总地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层层面面,可以说《儒林外史》是一部文化小说,它透过对那些心态的或褒或贬,折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儒林外史》里或褒或贬的人物和事象的分析解读,可以形象地了解传统文化是什么样子.例如:儒家及其经典、仁义仁政理念、礼乐教化、人伦道德、中庸之道、科举制度等等,以及儒道佛思想如何融通而影响士人的精神,体现这种精神的虞育德博士与西方浮士德博士的精神进行比较各有什么特点等等.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撰的《世界文学史》第一卷上册第二编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学》,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叙述及其所体现的文学史观念,与中国学者所编写的同样时段文学史及其所体现的文学史观念具有很大的不同。本文探讨这部文学史中有关中国汉以前文学史叙述形成的特点与优势,以及它存在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更加清楚地认识其独到的文学史观念与独立的文学史研究方法,从而为以后的中国文学史著述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春阳 《中州学刊》2012,(3):180-182
颜李学派是清初著名思想家颜元与李塨共同开创的学术流派,在清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林外史》的创作,明显受到颜李学派经世实学思想的影响.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着力描写的群儒祭泰伯祠以及萧云仙在青枫城的劝学兴农等活动,正是对颜、李“礼乐兵农”经世思想的具体阐释,与颜李学派所主张的“富天下、强天下、安天下”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通过小说创作而达到经世的目的,是《儒林外史》创作的重要动机.  相似文献   

8.
现在公认的那些现代诗歌经典,是近百年来传播接受与经典化的结果。经典化是多重力量参与完成的动态过程,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批评、选本与文学史著。批评选择有意味的新诗文本予以解读、阐发,揭示其内在意义;选本在浩如烟海的文本中遴选出供读者阅读的新诗范本;文学史著以"史"的权力,确认重要诗人诗作在文学史上的位置。三者既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特点发生作用;又往往相互合作,形成结构性力量,推动着现代诗歌经典化进程。批评、选本和文学史著作为中国现代诗歌传播接受与经典化的三重向度,受传播接受场域制约,与现当代多重话语建构联系在一起,因而以它们为主导力量所遴选、塑造出来的那些现代诗歌"经典"是否可信,便成为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涂晶晶 《学术探索》2012,(8):151-153
我国目录之学历史厚重,源远流长,始自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刘氏父子受命整理皇室藏书工作,最后落实到编撰《别录》、《七略》两部目录学著作。刘氏著作的撰成开启了中国目录学之先声,对后世影响深远,具体表现为开辟校雠学、创建解题式目录、首创图书分类目录、史志目录之源流等,功绩显著。《录》、《略》是今人研究中国古典目录学和目录学史必研习之重要经典。  相似文献   

10.
自最初的林传甲、黄人的同名的《中国文学史》、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乃至胡适的《白话文学史》、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陆续面世以来 ,中国文学史的编撰已经有将近百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新文学史已经发展成颇为完备的学科 ,文学史的编撰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这些年来 ,特别是上个世纪 80年代以来 ,各具不同观念、不同体制、并且详略歧异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已经出版了上千余种。然而 ,文学史家的精力和兴趣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通史、断代史和分类史的编撰方面 ,较少注意地方文学史的研究。地方文学断代史陆续出…  相似文献   

11.
谭宝刚 《江淮论坛》2023,(3):43-50+193
先秦时期《老子》是诸子著作中的一种,处于子书的地位。汉简本《老子》的出土表明,至迟在西汉早期《老子》已被后学尊称为“经”且题以“经”名。此后,《老子》一书越来越受到重视,到魏晋时期完成了其经典化的过程。考之典籍可知:《老子》由子书上升为经典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其一,《老子》在学术思想层面的经典化;其二,《老子》在社会生活层面的经典化。《老子》以其深邃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古代中国的学术思想发展、政治和民间社会生活的走向,其经典化的过程正是这种影响逐步彰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100-104
文学经典化过程是文学作品的动态价值汰选过程。从学术源路看,文学经典化的论争有本质论与建构论之争。无论对文学经典予以过分地政治化解读,抑或固守审美自律的本质论经典观,都存有一定罅隙。文学作品的经典化,是文本生产、文学传播、文学史书写以及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观念共同运作并集各种权力斗争相互交织的结果,建构当代文学经典应从文学自身艺术品质、文学史和文学接受三个维度去把握。伴随消费文化的兴起,当代文学经典化需着重把握文学经典化尺度标准的相对性与冲突性之问题、文学经典化中的话语权力与功利主义之关系、文学经典的继承与发展之问题等。  相似文献   

13.
"内七篇"是《庄子》的精华,最能代表《庄子》的文学成就、思想高度和精神范式,然而这一观点并非一开始就有的."内七篇"的经典建构,是在魏晋时期《庄子》经典化的基础上,对《庄子》进一步的总结与凝练.唐代以前,"内七篇"并未受到特别重视.宋明以降,学者逐渐认识到"内七篇"的思想价值与文学魅力,而"内七篇"也逐渐奠定了其在《庄子》中的核心地位.元明以来"内七篇"选本的大量出现,更进一步强化了其经典价值.明清以来,学界从思想、文学、美学、辨伪等多方面对其展开研究,进一步巩固了"内七篇"的经典地位.同时,以内篇为标准对外杂篇的辨伪与批判,也从侧面推动了"内七篇"的经典化.  相似文献   

14.
明清长篇小说的人物性格呈现方式经历了从“四大奇书”的“同在性”呈现向清代《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经典小说的“连续性”呈现的逐渐嬗变的过程,这也是中国小说由原始向现代形态逐渐转型的体现.明清长篇小说大面积存在“同在性”性格呈现方式,其原因主要在于早期小说习惯选择空间化叙事架构,很多小说作者和读者面对形象时共有的朴素的空间认知思维习惯导致小说有意无意地消解了人物现实存在所固有的时间维度,小说叙述者的全知叙事权力的过度膨胀也助长了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作为兼具“史、论、评”的文学著述,历来被人忽视的是其所具有的文学史性质。笔者认为:《文心雕龙》不仅建构了中国传统文学史学体系,刘勰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史家,还具有独特的文学史撰述方法。如何占有和整理从远古到齐梁的文学发展成果,才能更好的反映前代文学史的情况,就此文学史撰述的方法问题,刘勰提出了两个基本点:一为“博”,二为“史”,从而成就了《文心雕龙》这部中国古代文学史撰述的集大成之作。  相似文献   

16.
闫云 《船山学刊》2020,(2):102-112
从道统论的视角,探讨胡安国《春秋》学的批评史,以及《春秋胡氏传》的经典化历程,发现程朱道统的追述与建构,对胡氏学地位的上升有促进作用。特别是朱子对胡安国"义理正当"的评定,体现了其在建构《春秋》宋学理论范式上的意义。考察从南宋到清初的《春秋》学史,可见后儒继承着胡安国对《春秋》大义的理论阐发,亦可见朱子《春秋》学的影响和以程、朱修正胡氏的思路。实际上,胡安国《春秋》学地位的确立与儒家道统的建构有关。"程-朱"道统谱系追述与续接,是具有经学范式意义的"胡氏学"确立其理论特性的思想基础,也是《春秋胡氏传》经典化为《春秋》"第四传"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杨贵环 《理论界》2014,(11):137-142
文学史上一些作品脱颖而出成为名篇,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历代批评者的选评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它是历史选择与淘洗的过程。本文通过对历代主要选评资料的梳理,探讨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作为名篇的经典化过程。诗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范性,独特的艺术价值与作者的人格魅力互相映衬等因素,共同促成了名篇的形成。它在一定程度上与批评者的批评观念密不可分,同时也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旨趣有着重要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经典具有永恒的价值内涵,人类对于经典的建构与评判在历史的发展中完成,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异。无论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抑或学术范式的转型,都可能导致经典化机制的重大调整和经典化路径的重塑。文学史是现代学术体制的产物,通过文学史家对于关汉卿散曲代表作[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的书写,我们可以窥见文化观念形态的嬗变对文学文本经典化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一部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长篇小说,它以新颖、奇特的譬喻,生动、传神的细节,诙谐、幽默的笔调,展示了作者独具特色的讽刺艺术。讽刺艺术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深厚的渊源。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指出:“寓讥弹于稗史者,晋、唐已有,而明为盛,尤在人情小说中。”到十八世纪中叶,《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把这一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有人把《围城》与《儒林外史》相提并论,称之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儒林外史》,并非过誉之词。所谓新的《儒林外史》,这不仅仅是就它所描写的知识分子生活的题材而言,最主要的还是指《围城》渊源于传统,并超  相似文献   

20.
文学史编撰的个性化首先表现在述史情节的创新与结撰.封孝伦编撰的《中国当代文学》突破了传统官方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情节的束缚,提出了首个个人化述史情节,其有着强烈的文学史情节结撰的自觉意识,并予以实践操作,扬弃了知识话语而采用个人化的叙述视角与语言风格,与洪子诚、於可训、陈思和等人一起开创了个人化写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