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实秋散文叙述了传统文人的文化心理与行为模式,刻画出一个具有传统意义的士大夫式的文人散文形象,体现出儒、道、释三位一体的文人文化人格。其文化人格是由孔孟的“君子”道德人格及道释消解洒脱而获得心灵自由的心理人格结构而成,由此构成了梁实秋散文的审美取向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红春  陈炎 《求是学刊》2002,29(5):92-98
在儒、释、道三教发生裂变的中唐时代 ,中唐诗歌在美学面貌上表现得异常丰富、复杂。此时的诗人在较为自觉的审美理想的指导下 ,逐渐形成了相对明晰的美学流派。在众多的流派之中 ,择其大端可分为以元稹和白居易为代表的“浅切派”、以韩愈和孟郊为代表的“险怪派”、以刘长卿和韦应物为代表的“隐逸派”等三支。从文化资源上看 ,这三种美学倾向显然分别与儒、释、道三教存在着相当紧密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社会,儒、释、道三教是在不断冲突、不断融合中共同发展的。从社会教化角度的三教一致到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地位上的三教鼎立、三教争衡,再到思想义理、哲学层面的三教融合,至宋代,社会思想领域最终确立了以儒为主、以佛道为辅的基本格局。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时代思潮铸就了宋代文人士大夫迥异于前代文人的思想性格和处世心态,从而使宋代文学呈现出与前代有所不同的思想和艺术面貌。其中,文学主题的演变即是宋代文学独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宋代隐逸的精神化转向、迁谪文人的自适情怀以及宋代诗文中怀才不遇主题的淡化,均与当时三教融合的思想文化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刘塨 《社科纵横》2007,22(1):103-104
写意性是中国画乃至中国艺术独具的特点,是中国画家追求意象,表达情感所特有的方式。它源于中国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尤其是古老的儒、道、释传统哲学。写意性也是中国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精神本质。在中国画不断创新、发展的今天,对写意性传统的再认识、再发掘对我们今后的国画创作有着警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杨 《阅江学刊》2013,(5):145-148
杨维桢的“情性论”诗学是元代诗学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态,其形成与元代独特的经学背景密切相关。元代经学在主体性转向上迈进了一大步,这对元代诗论的影响表现在哲学化和注重自我两个方面。杨维桢的“情性论”诗学对于诗歌的本质和功能进行了个性化的阐释,这既继承了中国古代诗学“诗言志”的传统,又综合了魏晋以后的“诗缘情”的艺术观念。杨维桢诗学的美学追求以对人的生命的本性认知为基础,并结合儒、释、道等文化精神,形成了独特的人格精神和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6.
唐代都市诗的演变及其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遂联 《唐都学刊》2006,22(2):13-17
中国古代都市最迟从汉代起就已经十分繁荣,都市也一直没有脱离文人的审美视野,但是在文学研究中传统都市诗歌被忽视。以唐代都市诗歌为切入点,探究其演变特点及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文人心理乃至传统文化积淀可以发现,初唐京城诗受汉代京都赋的影响表现出政治性夸饰和政治性讽谏,盛唐之后都市诗歌呈现出看似矛盾的两面:或为对都市的疏离冷淡或为对都市繁荣不再的缅怀与感伤。矛盾的两面指向共同的内核:传统文化中没有为人们建立起除了政治性意义之外的都市生活意义体系。  相似文献   

7.
对生存状态的追寻不仅是现代工业文明所深思探究的问题,亦是古时农耕文明所追逼迫问的疑点。在中国哲学中,无论儒、道、佛,在其最深处都指向了生命状态。从陶渊明到王维,正反映出古代文人从无名到超越的一种对生存状态的追寻历程。  相似文献   

8.
唐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在于意境的创造。唐诗意境的三个主要审美特征是: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超越有限,追求无限;意象模糊,意境完整。中国传统思维的独特品格决定了唐诗独特的审美意境,也决定着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形成。中国传统哲学中“知、情、意”的统一促使中国传统思维体现认识与情感的融合,从而,情感成为中国传统思维制约唐诗审美特征的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9.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势强大,经济繁荣,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便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娱乐。随着唐帝国对外交流的增加,西方的宗教、哲学、音乐乃至风俗习惯等大量传入中国,使中国文化有机会吸收不同于自身传统的文化营养,形成了儒、释、道并行传播的局...  相似文献   

10.
宇宙图式·生命意识·季节悲情──中国文学春恨悲秋主题的“合力论”考察瞿明刚儒、释、道的血脉流注的中国古代文化具备一种令人心摇神荡的悲凉情调和忧郁气质,春恨和悲秋就是中国文化悲患兼风流,美丽杂哀愁的特质在文学上的典型体观。日本汉学家松浦永久认为:中国春...  相似文献   

11.
黄昏日暮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频仍出现,决非一段时间及相关景色的展示,而是古代文人心目中凝结着诸般特定情感与生命意识的原型意象。本文从原型批评的角度,从民俗心理、文化传统、文人心态及审美情趣等多方面,对黄昏意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道教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宗教 ,是中国的儒、释、道三大宗教之一。它在古代原始宗教信仰的基础上 ,融汇了巫祝、符录、神仙方术及黄、老道家的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 ,逐步形成的一种多神教。道教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 ,在一定的风土和地域条件下 ,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联系中产生与成长的 ,并形成了具有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的宗教。是中国人及中国社会的综合性文化形态。道教经典总集《道藏》,卷帙浩繁 ,内容丰富。它涉及哲学、伦理、政治、军事、文艺、音乐、美术、医药、养生等诸多方面 ,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道教…  相似文献   

13.
胡春润 《社科纵横》2006,21(5):89-92
东方朔是汉武帝的言语侍从之臣,西汉文学家。其思想比较驳杂,除受到儒家学说的主要影响之外,还深受杂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其中又以儒、道为主。在儒、道之中,又以儒家为主。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于他的人生交互影响,外道而内儒,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活哲学———“朝隐”思想。本文意在分析东方朔“朝隐”思想的根源及其内涵,以及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主旨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建 《学术交流》2003,(7):143-146
对《西游记》主旨的理解应包含这样三层涵义 :一是《西游记》认为现实社会———南赡部洲充满邪杀 ,需要加以改造。二是释、道、儒各有其优劣之处 ,三者应当结合 ,应该以佛为核心 ,以儒为基础 ,以道为辅助。三是在人们向善求道的过程中 ,必须金、木、水、火、土五行配合 ,神、心、情、性、意相互协调 ,个人修炼和社会督促结合 ,宗教和皇权制度结合才能够取得改造社会的良好效果。作者在《西游记》中描绘了心目中理想的社会形式 ,就是以皇权等级为社会制度 ,以佛、道、儒综合的“大道”为思想基础 ,每个人都修身养性 ,从而克服多灾多难的社会弊端———这就是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良苦用心和全部意旨。  相似文献   

15.
刘德岗 《社科纵横》2013,(11):124-126
北岛是当代颇负盛名的朦胧派代表诗人,无论是扎根本土还是移居海外,数十年来一直笔耕不辍;他借鉴现代主义表现技法,如直觉思维、虚实互化以及用蒙太奇手段组合意象等,使其诗歌呈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给受众带来了难以言尽的审美快感。尽管学者已经梳理出了北岛诗歌的众多审美特征,但其诗歌文本中还存在着一种创造诗美的技法却被论者所忽略,那就是悖论修辞。这一使北岛诗歌获得语义多解、情感多向和令读者新异的悖论修辞我们不能等闲视之,笔者拟在本文中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探寻北岛创造诗美的又一重要路径及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邹兰芝 《社科纵横》2004,19(5):140-141
文人艳情诗是民间情歌对文人创作影响的结果。情歌源于民间 ,其影响十分广泛且长远。情歌艳诗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 ,一直保持着极大的活力。它们源远流长 ,不断地掀起波澜。本文旨在探讨情歌艳诗自秦汉之兴到南朝之盛的传承及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诗歌流派、格律与审美的角度对林徽因的诗进行了全面论述。认为,林诗在流派上,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交融,在格律方面则受中国古典诗词影响较深。林诗虽不十分注重社会价值,但较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相似文献   

18.
晚明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转型期,也是中国版画画谱出版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的画谱创作是晚明文化思潮和文人品味风尚影响下的产物,具有相似的风格和审美特征,追求"精雅之趣"、"天然之韵"和"灵动之美",反映了晚明文人多元化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9.
金路杰  王洪岳 《阅江学刊》2012,(6):115-122,134
中国本土现代主义诗歌的诞生与发展主要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但这并不能割裂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与诗学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哲学思想背景、古典诗歌大传统、古代审美趣味和古诗形式的影响等四个方面。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是20世纪初中西文化和诗学交流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诗歌自身发展变革的结果,有着充分的历史和现实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赵红  张仁汉 《浙江学刊》2006,(4):110-112
桃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典型意象,本文以李白、杜甫、王维三大诗人为代表,讨论了唐桃花诗中,深受儒、道、禅思想影响的各家诗人,对人生的终极关怀、意境创造的运思方式和审美情趣。并通过剖析桃花的诸多意蕴,认为有别于其它花种,其意蕴具有两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