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伴随微博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流行结构“微X”,运用语义、语用理论展开分析,阐述“微X”的语义演变和语义衍生的动因、语用范围和语用动因,指出“微X”语义发展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沿“微型”义发展,表示“微小”;另一条是沿着“微博”义发展,表示“……的微博”或“以微博为平台的”。隐喻性泛化是其语义衍生的内在动因。从语用上看,“微X”的使用领域在逐步扩大。该结构的流行符合语言经济原则的需求,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和人们的时代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2.
流行语的流行动因粗略可以分成两大方面--社会动因和语义动因.方言词(包括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流行动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语义动因.我们通过对地域方言词"大佬"的考察认为,方言词流行的语义动因是底层语义内涵紧缩和上层语义适用域增大,流行之初表现为择义流行.语义泛化和语词流行一样,都是流行的表现形式.语词竞争并进入流行群落是由隐到显的过程,必将进入下一个阶段即"隐"的阶段,这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且对于某些方言词的语义来说,进入流行有一次全息赋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从“裸官”看“裸X”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网络新词"裸官"为透视点,通过对"裸官"的简要分析来深入挖掘"裸"的核心义、"裸X"结构在语义和功能上的整体特点及其得以流行的内在原因。认为自"裸捐""裸退"等词兴起后,"裸X"结构逐渐开始成为一种流行结构槽,并在泛化过程中衍生出多种语义,"裸"的核心义为"没有";"裸X"的整体功能也逐渐扩大,表现为语法结构增多,可充当多种句法成分;"裸X"结构的流行有形式与意义上的语法基础作为支撑。  相似文献   

4.
当代汉语"刷"出现新变并扩散出"刷X"词群。"刷"语义扩展路径包括:凸显动作结果,使其新、使其满、使其清,对应出现刷新义、充斥义、清除义;凸显动作过程,强调短距离上下移动,衍生出扫描义、浏览(看)义,强调动作频次多、对象数量大、总体速度快,对应出现反复义、批量义、快速义。"刷"可搭配对象范围扩大,甚至出现了语义较空泛的使用义,类似于英语"DO"。"刷"与数量结构搭配复杂,"数词+刷"序数解读归因于"第"的隐匿与词语简缩的双音节化倾向,并默认存在至少两次相同行为事件。泛化动因包括:动作联想的相似性,搭配对象的新变,数量搭配的有界性对应,语用类推的强势效果,语言的创新、经济性要求,新媒体的传播与推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有关汉语"X+ing"组合的三个问题:1."X+ing"组合的句法、语义、语用情况;2."X+ing"的产生动因;3.这一组合的语义发展以及对汉语语法发展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汉语中的新兴词族"微X"为例,探索词族式新词的衍生路径及动因。研究发现,"微X"是以"微博"为原型词,通过截搭、糅合而产生新词。事实上,汉语中不少词族式新词的衍生路径均是以某个词为原型,在重新分析与类推的合力共谋下,糅合生成词族式新词。  相似文献   

7.
"被X"是近年来由网络兴起的一种新的语法组合形式,并逐渐渗入到了平面媒体中。"被"的功能正在由表被动语态的助词进一步虚化为动词前缀。本文分析了"被X"结构的构成及语义、句法、语用方面的特点,并探讨了其形成的社会动因及语言动因。  相似文献   

8.
以“微博”为原型词形成的新语言现象“微X”,依托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网络的发展得以流行。“微X”词族的出现和发展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手段,其流行性也使其成为近几年学者研究的语言热点之一。“微X”词族流行不仅与其自身的语用特征有关,而且也符合现代社会语言交际的经济原则。同时,它的流行还是社会发展和人们时代心理特征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中,"狗"用于称谓语常含有谩骂义。近几年来,随着"单身狗""大学狗""加班狗"等新兴"X狗"类称谓语的流行,"X狗"在语法结构、语义特征、表达功用上发生了系列变化。"X狗"中的"狗"在"框填式X狗"中正经历类词缀化,在"规约化X狗"中仍是词根语素,其语义呈现出客观概念义削弱化、情感色彩义去詈化、形象色彩义凸显化的特点。"X狗"的表达功用主要体现出指称功能的多样性、情感表达的丰富性、语用身份的建构性。  相似文献   

10.
流行结构"被X"是当代社会语言创新的产物.从语义特征上看,"被X"所表示的语义内容可能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也可能与客观现实相背离."被X"的施事多为具有强权或影响力的人或事物,而其受事通常是事件中的弱势对象.从语用色彩上看,"被X"结构多带有"不幸、不如意"的贬义色彩,只有少数带有中性或褒义色彩."被X"结构的出现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语言的内部因素来看,传统"被"字结构的基本语义特征为新兴"被X"的诞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和语义基础.语言的经济原则推动了"被X"的出现.从语言的外部因素来看,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造成了语言表达的空位,使得"被X"结构的出现成为一种必需.  相似文献   

11.
"开X"类开始义动词的词义衍生与类推造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X”类开始义动词。其结构为“开_”,多为动宾式合成词,共同的核心语义为“开始某项活动”。“X”为名词性语素与动词性语素。语义表示工具、处所、时间、动作等。其产生发展的来源一是利用已有的“开X”类动词衍生新义,二是利用“开X”类动词的格式类推创造新词。这类动词的不断产生是为了语言更加丰富,表达更加准确与生动。  相似文献   

12.
"X都X死了"是口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表达,文章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将其看作是一个表高程度义的构式,具有强调、夸张的效果。在对"X都X死了"中变量"X"的语义特征及其句法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尝试解决构式高程度义的获得问题,认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补语"死了"的语义演变;拷贝结构提供形式依据;焦点敏感算子"都"的触发。构式的主要语用功能是主观评价、凸显情态和篇章衔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古汉语中"从而"的语义情况进行讨论,对"从而"与"因而"和"进而"的语法语义情况进行对比,进而认为"从而"是一个表示"致使"义的连词,在语用上,它说明前句事件的影响或后果,这一语义概括一方面说明"从而"含有因果关系义,另一方面也说明它有进层义,进一步阐释前句中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逛"经常出现在互联网语境中,并为人们广泛使用.我们通过对相关语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观察到"逛"出现了大量超常组配现象,认为其已衍生出新的语义.为揭示"逛"词义演变现象背后的规律,本文试图从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解释"逛"衍生义与本义的语义特征,探讨"逛"新义的衍生机制与动因,帮助人们了解汉语语义衍生背后深层的逻辑.  相似文献   

15.
动词"蓦"受其源语义的影响发展成为表示路径的介词,又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表示"所在"和"朝向"的用法。在宋朝时期,"蓦"表示"朝向"的用法繁盛,因此导致结构的"趋向"义凸显,从而使"蓦"获得结构义并语义化而回归动词。  相似文献   

16.
"既X也Y"结构是在"既X又Y"结构的类化作用下产生的。其中Y与X的语义关系可以是平列、递减或递增,而"既X又Y"结构中Y与X的语义关系可以是平列、递增或转折。历时研究材料显示,"既X又Y"结构的类化作用及表达上的语义空缺是"既X也Y"结构产生的重要机制和动因。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既X也Y"和"既X又Y"结构的实际使用情况呈现既交叉又互补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近段时期"山寨X"词族非常流行,在百度中输入"山寨"能查到5000多万条和"山寨"有关的信息,其中大多数属于"山寨X"词族。但此处"山寨"的意义同它的本义已经相去甚远。"山寨"产生了新的语义——仿冒、伪造的,而且在这一语义的基础上又衍生出更为丰富的语义。通过对"山寨"新义的来源、"山寨X"所形成的语义场、"山寨"新义的语义层次、"山寨"的词性、"山寨"进入副名结构"很X"、以及"山寨"进入的不同语模等各种语言现象进行探讨,可以窥探社会状况和语言本身的规律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19年,"X千万条,Y第一条"结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当年的网络流行语之一。根据语料分析发现:"X千万条,Y第一条"结构对称,容易上口;构式中"条"与X、Y搭配灵活,提高了这个构式的适应性,"X千万条,Y第一条"成为一种修辞构式。其含义突破了字面的意思,整个构式语义需要重新解读为"在众多存在的X当中,Y是最重要的",表达的语义重心是后一个分句。说话者通过夸大背景X,而使焦点Y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其认知机制符合人们对世界感知的"图形——背景"心理模式和人们对语言使用的社会认知语用机制。该构式广泛地被使用于新闻标题、广告、标语等领域,给人警示、建议、提醒等。  相似文献   

19.
试论语式     
语式是指短语的语法结构的格式,即指由一定语法形式显示的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短语的结构格式。具体可表述为:由词类序列形式显示的包含句法结构、语义结构以及语用功能的形义匹配的短语结构格式。基干语式是"语型-语模"的结合体,语式自身整体的、独立的语用功能意义称为"语式义"。语式分析,是对某个特定语式的"语型"、"语模"、"语类"(语式义)以及该语式在句子或句式里的应用性进行的分析。笔者在本文中对若干语式作出的构拟和描述,旨在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20.
义位是由特定的语言形式表示的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义单位,是语义系统中最基本、最自然、最现成的语义单位,是与单个的词义相联系的一级语义单位,是与"义项"、"词义"、"语素义"、"语素组义"都有某种关系而又不完全等同的语义概念,是由特定的语言形式表示的一种语言义,是静态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它不包括特定语言环境下产生的特殊的、临时的、具体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