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明清山西市镇经济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市镇,是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市镇经济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明清以来,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山西境内市镇经济也空前活跃起来。其中,大致可分为商业型市镇、工商型市镇、农产品集贸市镇等几个经济类型。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市镇工商业中已经出现了拥有人身自由的雇佣劳动者,并在日常文化生活中,也出现了与封建习俗相冲突的因素,说明了市镇经济的资本主义萌芽因素。通过对山西市镇经济的研究,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研究会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明清陕北市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推动下,陕北地区形成了一大批较有特点的市镇,按其形成原因可划分为交通型市镇、军事型市镇、边界型市镇,据其经济层级又可区分为标准市镇、中心市镇和地方城市。战争平息之后,这些市镇的存在与兴衰,主要与地域经济有关。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镇、集的发展和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镇、集数量的增长,中心市镇的发展以及镇、集商业贸易的变化等三方面是近代中国镇、集发展和变化的重要标志。这些变化既包含了镇、集现代化变革的因素,又反映了变化的局限性,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步履维艰的写照。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市镇发展进入全盛时期,形成了以苏州为中心的太湖市镇网络结构,这与太湖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长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政策的优化、海外贸易的刺激、文化浸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国门被打开,传统的市镇体系出现分化。总体上看,太湖地区市镇在20世纪后明显走向衰落,这与经济中心转移、农村经济衰退、人口流失等因素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江南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起着推动国内外市场与商品流通和发展的作用,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备专业化趋势的市镇。而苏州府作为这一区域的典型代表,也勃兴出专业的米粮市镇,并一度成为全国的米粮流转中心。因此,对于苏州府米粮市镇的实态分析,将有助于探寻市镇的专业兴衰,显现市镇经济研究态势,也有助于江南市镇研究这一领域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江西兴起了一批较具特色的新型市镇,其中景德镇、河口镇、吴城镇、樟树镇人口约达万人以上,商业活动遍及全国,在江西工商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清人誉为江西四大镇。(同治《清江县志》卷四)江西四大工商市镇的形成和发展,是宋元以来农村商品生产、商品交换长期发展和城乡交流日益扩大的结果。对四大  相似文献   

7.
试论广东省人口城镇化的变动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自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以来,产业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在这基础上,政府进行了以市带县为中心的行政体制改革工作,增加了建制市和建制镇。因此,近年来,市、镇人口有了快速增长。本文就广东省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某些特点和变动趋势作些分析,并对未来人口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一、市、镇人口变动特征 1.市镇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城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近几年来,广东省的市镇人口增长迅速。从1982年7月1日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至1985年底止,市镇人口从1104万人增至1877万人,三年半期间增长70%,平均每年递增16.37%。这是广东省解放以来市镇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例如,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  相似文献   

8.
清代荆州市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其经济功能加强、人口聚集、商业文化特征明显。清中后期,市镇发展也具备城市化发展趋向,但发展体现出不平衡性。清代荆州府市镇经济加快了近代荆州城市从农业城市到工业城市的转型,其历史作用和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市镇的兴起与发展,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业的发达,以及人口的增多,明清以来江南地区市镇的发展尤为显著,它标志着江南商品经济的发达。本文主要根据方志资料,对江南市镇的兴起、发展、特点和作用,作些初步的论述与探讨(文中所称的“江南”,是指长江下游以南的江、浙地区)。一、江南市镇的兴起江南市镇的兴起,大致始于宋元时期。“市”很早以来就是商贾贸易的地方,而“镇”的名称原指戍兵置将的军镇,“镇”的含义为设置官将加强镇压。北魏开始在边境上设立军镇,时“缘边皆置镇都大将,统兵备御,与刺史同”。隋代亦有“镇,置将、付”的记载。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在明清时期徽州村落的主要居住者均为同姓宗族,少有他族,但在徽州市镇中表现出诸多宗族共生的生活状态.以岩镇为例,有多达十数个宗族在一地同居生活,这些宗族和谐共生,形成稳定的社会生活状态.宗族共生状态的形成与稳定不仅受到了当时徽州宗族社会整体的影响,也有岩镇地区独特商业氛围的作用.从这种状态本身探寻其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可以从另一角度阐述宗族间复杂的社会关系,并管窥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11.
辽朝兴起之后,在其腹地——上京道和中京道设置了大量城镇。针对这两个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多民族聚族而居的特殊情况,采用多方面、多角度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其文化特征。结果表明,这两个区域内的城镇存在契丹文化和汉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这就构成了辽朝腹地城镇独特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土地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但是,在中国农村,由于村镇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不合理利用土地的现象比较普遍。通过村镇规划对土地进行集约化利用是解决我国农村土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科学的规划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的有效利用。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以及有关土地集约利用的不同观点,然后总结我国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村镇规划中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论西北地区乡村城市化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及其有关问题的基础上,试就中国西北地区乡村城市化道路进行探讨。指出西北地区乡村城市化发展,要依据不同地域的资源、经济、历史、文化背景,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针。主要包括1.注意产业调整,充分发挥现有城市的增长极作用;2.在经济、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走适当集中城市化道路,即以县城为中心的城市化方式;3.在沿边地区,积极推进口岸城镇的城市化作用;4.强化开拓西北景观资源的城市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明代中后期中原商品经济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后期中原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在农业生产中,经济作物的品种不断增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手工业生产领域,棉纺织业、矿冶业等发展迅速,许多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但从总体看,其发展表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城镇的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大批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进入城市,城镇经济日渐发达,各地城乡集市贸易蓬勃发展,国内其他省区的商贾亦纷纷前来中原,从事经营活动,促进了中原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的作用下,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结构逐渐发生一些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在不断改变,在自然经济形态下形成的生产、生活习惯和社会风尚,正在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京郊农村消费品现代流通网络已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京郊消费品流通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在竞争中提高市场集中度和市场绩效;以乡镇为网络主要节点,推动郊区零售网络建设;走综合服务之路,提高企业经营服务的多样化和综合性;加快乡镇一村流通体系建设,推进城市现代化和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小城镇建设对于江苏沿海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江苏沿海地区小城镇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江苏沿海地区小城镇建设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并提出相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丹东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丹东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历史,分析其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是区位和资源;未来丹东地区小城镇发展进程将出现分化:一些沿海小城镇将步入大丹东的建设中;另外一些硬性资源开发为主的将形成专业化小城镇;其它的仍将是以农业为主的综合性乡镇。丹东地区小城镇要形成有序分工、优势互补的动力机制,就要实行适当的行政区划调整和地区产业规划以及人口集聚等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镇化体系中的小城镇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城镇化之所以面临着如何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忽视了小城市和小城镇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即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基础没有夯实好。而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又是建立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城乡关系不协调或相互脱节是当前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9.
社区服务是小城镇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民族地区的小城镇社区服务还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 ,滞后于小城镇的发展需要。小城镇社区服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步伐 ,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民族地区小城镇社区服务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从五个方面思考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型工业化战略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工业化战略要求统筹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两者虽然模式不同,但却紧密联系,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将适宜在农村发展的传统产业逐步转移到乡镇和农村,以此为基础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行以城镇就地转移为主、城市异地转移为辅的复合模式,转移的主要方向是基于城乡工业化统筹发展起来的中小城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