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清代前期的官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前期的官商邓亦兵以往关于清代的官商研究,存在着概念表述不一,对政府与官商的关系多强调政府压制官商的一面。本文通过对清代前期的官商特点,经营活动,探讨官商的概念及其与政府的关系。一官商概论按照商人的概念,凡是从事经营活动的人都应属于商人的范畴。商人...  相似文献   

2.
马金华 《创新》2009,3(8):10-13
专卖制度,古称禁榷制度。唐朝前期采取的是直接专卖制度。第五琦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榷盐法。第五琦盐法的核心内容是官产官销,政府完全把商人纳入到自己的官营商业体制当中。安史之乱后,刘晏对第五琦盐法进行了系统改革,其核心是改官运官销为商运商销。刘晏盐法改革,在内容和性质上较之前代都有变化:从内容上看,把民制官收、官运官销变为民制官收、商运商销;就性质而言,从官府直接专卖变为官商混合的间接专卖。唐后期的盐业政策是以增加财政收入而不是以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为指导思想来制定和实施的。这种盐业政策对唐王朝的中兴和衰亡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今天的盐业政策也产生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盐税一直是国家的重要收入来源。因此,历代统治者对食盐的产销都十分重视,如汉武帝时的盐铁官营、唐代的榷盐法、宋代的折中法等,都是为加强封建政府对食盐运销的专卖而实行的。两浙地区在我国盐业史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宋元时期,浙盐的年产量一般约占全国年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到明代,两浙的盐业生产仍十分发达,本文试图对明代两浙盐业生产的发展状况与明政府的两浙盐业政策及其社会影响等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常文相 《求是学刊》2015,(2):172-180
关于关市设立缘起,明代士大夫大都重申其本在除奸御暴,限制垄断,非为专事盘剥,渔利虐民。然后世国用渐增,商税实有济匮佐急之助,因而在重视农业的前提下,征商又被视作减轻农民负担、调节本末关系以均平赋役的一种手段。为保障商众生计和满足财政税收,明代士大夫还主张商民无分,对之一视同仁,均予施惠。他们批评病商苛政,提倡爱养民力,廉正奉公,并建议加强榷政监管,以期实现官商共利。明代士大夫的榷税思想在对传统的继承中亦有发展,他们顺应商业繁荣的时潮,赋予通货鬻财以"足国裕民"、"富国利物"的新意涵,其所阐释的"厚农资商"、"农商交重"、"国商两利"、"工商皆本"等理念,不仅表达出对农业与商业、国家与商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思考,也预示了农商二者在当时社会体制内尚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并可同国家达成共生并荣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杨翠 《学术交流》2023,(12):34-45
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外溢性、公共性属性,边界地区多为环境污染高发区,使得环境问题逐渐突破行政区划的地域界限及单一政府部门的管理权限,显现出跨部门、跨地域特征,需要地方政府合作治理。我国权力管辖具有属地原则,地方政府在所辖行政区域内独享行政管辖权,导致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合作中面临权力来源合法性缺失,行政权力闭合特征下合作治理效能受限以及权力运行依据单一影响合作关系稳固的困境。导致这一困境的原因是没有将地方政府合作中的跨区域权力与区域内权力加以区分。以环境治理系统属性为开放前提,地方政府合作中权力运行空间的拓展为开放基础,地方政府间从行政边界向功能边界转化为开放保证。可以此构建起地方政府合作中权力运行的双重维度,找到一条地方政府合作中行政权运行的合理路径,使权力在现有体制范围内有效运行,进而推动地方政府间合作。  相似文献   

6.
萍煤是汉阳铁厂的主要燃料来源,官商双方均致力于取得其矿产开发权。文氏家族凭借其在"乙未亢旱"中的威望,在盛宣怀的支持下,成立广泰福号,取得了萍煤采购的代理权。广泰福号与官煤局之间,先后经历了官商合办、官商分办两个阶段是产权变革的结果。双方在矿业开发中,既合作又竞争,官煤局凭借雄厚的资金力量,通过争顶土井、入股和争夺供应商等方式,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为萍矿的机械化开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探求》2017,(4)
通过政府间合作治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未来较长时期内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国家战略。作为国家首个省际边界跨省级合作治理试验区的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目前在政府间合作中尚存在法律约束程度较低、缺乏有效的政府合作协调机构以及完善合理的政府间合作机制体系等困境。尝试引入府际管理的基本理论,提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政府合作的新思路,构建一个包含制度(创造区域政府合作的良好环境)、组织(构建区域网络合作治理体系)、协调(建立区域民主协商谈判体系)和奖惩(推行结果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区域间政府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吉登斯认为,国家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行为者,要在民主体制内进行政治变革——由赋权型国家向保障型国家过渡。赋权型国家更多的是发挥民众和社会团体等的社会自治作用,保障型国家则着重强调国家和政府的主导地位。赋权型国家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显得力不从心;保障型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气候变化要求政府在自由民主的政治框架内加强管制和监督。保障型国家必须实现多方合作,包括民主政府和威权政府之间的合作,保障型国家与民众、非政府组织合作,凝聚各方力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9.
松浦章 《求是学刊》2001,28(2):98-104
文章根稀见史料 ,系统地探讨了 1 7世纪初期 ,包含明末的中国、日本、东南亚地区等广大地域的航海贸易的真实情况 ,尤其是中国福建、浙江商人的航海贸易的实际状况。诸如倭寇绑架中国人又转手贩卖的实情 ,葡萄牙人的亚洲贸易 ,在日中国商人参与策划日本海外贸易等 ,均从不同侧面予以阐述 ,尤其是文中引用大量漂流到朝鲜半岛的中国、日本商人的供状 ,亦属首次公布 ,对研究明代末期的海外贸易 ,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求是学刊》2017,(1):143-151
明代官方告示的生成过程、传播路径和制度规定已趋完善。一方面,明代告示经由皇帝、中央部院、地方政府以至乡村、城镇、边关的相互传递,实现了传达政令、宣扬规范、示警戒谕、纯化风气之目的,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国家对地方社会的有效管控;另一方面,明代民众对于官方告示遵从、抗拒、批判、赞誉等舆论反响,充分彰显了民意民愿对权力意志、官方舆论的调适和干预能力,而官方对于民众反响的诸般回应,则进一步催生了明代国家与社会、官方与民众复杂多变、多元互动之关系。  相似文献   

11.
罗琳 《社会》2013,33(6):180-216
本研究试图通过有关农民互助合作的意识形态表达来探讨这样一个社会观念史问题:合作化在20世纪中叶的中国革命语境中究竟是如何被理解的,它们体现着什么思想观念,遵循了怎样的逻辑,其理念化的构想具体是如何展开的,且在乡村社会中造成了什么样的局面,结果发生了怎样的转换并形成了哪些悖论?笔者选择以描写中国农村合作化历程而著名的当代作家柳青的小说《种谷记》作为分析对象,基于文本分析的视角来透析在其作品中所建构的当时行动主体有关互助合作的理想追求及其实践,从而分析这一理想建构发生转换的逻辑和机制。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有以下两点:(1)在政治和阶级分析话语的主导下,原本旨在为提高生产效率而进行的“组织起来”的努力却贬损了乡村中的重要生产主体--中农,同时也使得向来对乡村劳动者的生产活动发挥着“激励劳动的因素”功能的乡村经济伦理开始式微;(2)在以“为公”取代“为私”的理想道德实践中,隐含着以“公家”取代“众人”的逻辑转换;进而形成了以“公家-代理人”为中心的新“差序格局”,由此阻碍了团体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周黎安 《社会》2022,42(5):1-36
关于中华帝制时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特征国内外学术界提出了诸多理论概括,诸如“士绅自治”“吏民社会”“官民合作”,等等。本文从行政发包制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关于中华帝制时期国家—社会关系的现有理论概括,借助“行政外包”这一分析概念,强调特定的治理领域特征与行政外包的具体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揭示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运行机制和内在逻辑。本文试图提出“一体多面”的概念,重新概括中华帝制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总体特征,为理解中华帝制的“权力一元性”与“治理多样性”的奇妙结合提供新的观察视角和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3.
I model an attempt by radical parties to topple a modus vivendi between a ruling government and a moderate opposition group.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regime and the moderate opposition is possible if each player prefers mutual cooperation to mutual confrontation. If each player also prefers mutual confrontation to cooperating while the other defects then radical parties have a chance at breaking up this accord. Radical parties can succeed in bringing the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to mutual confrontation if they can agree on power-sharing arrangements after regime change. This paper also resolves central questions surrounding the trial and crucifixion of Jesus Christ. I use 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infer player preferences from historical and biblical sources and then use game theory to model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articipants in these events. In so doing, I clarify aspects of the Gospel narrative that have puzzled readers for the past 2000 years.  相似文献   

14.
协力行政可以说是与传统的干涉行政、给付行政以及计划行政相并列的新的行政类型.从行为角度来看,它是行政主体为谋求行政效益,作出借助私主体协力、配合达成既定行政目标的行政行为;从制度角度来看,它是现代行政国家为有效达成既定行政目标,通过吸纳私主体进入行政过程,双方相互协力、合作的手段、方式和途径的总称.  相似文献   

15.
能够对现代社会产生长远影响的本源型传统,构成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在东方国家的本源型传统中,不同于俄国和印度的村社制,中国是家户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中国农村发展道路。其中包括:以家户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经营组织,家户内部农工商结合基础上的农工商互补经济,家户互助合作基础上的农村合作形式,家国共治基础上的农村治理体系。在中国农村发展进程中,尽管家户制一度被抛弃,但仍构成当下及未来农村发展的制度底色。  相似文献   

16.
Sources of tradition that produce a lasting influence upon modern society are fundamental to that society’s development. Among Eastern sources of tradition, the village systems of Russia and India are very unlike the Chinese household system, a system that served as the foundation for China’s unique path of rural development. This system includes the following features: the orga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operations on the basis of household operations; an economy where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commerce complement each other on the basis of their integration at the household level; forms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based on mutual assistance and cooperation among households; and a system of rural governance based on the joint governance by household and state. In China’s rural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household system, though at one time discarded, still constitutes the institutional backdrop for current and future rur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public opinion on social welfare policies? To what extent is increased financial strain associated with stronger support for anti‐poverty policies? This article tests welfare state theory by comparing poverty, government policy and public opinion on poverty in the UK and Israel, based on rich and detailed comparable survey data on the conditions of the poor in both countr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despite similar levels of income poverty and inequality, the poor have a considerably lower standard of living in Israel than the UK. There is considerably greater public support for the poor in Israel but limited government action to end poverty, whereas in the UK there is more limited public support for the poor but significant government action on poverty and exclusion. In both countries there appears to be only a limited connection between social solidarity with the poor and the political elite's rhetoric and action.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财税体制中存在着财力不足、债务增长过快、税收制度和财政支出管理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完善税制,加快费改税,改革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推进财政法制建设,适度举债防范财政风险等.  相似文献   

19.
陶庆 《社会》2008,28(4):107-125
合法性理论涉及民间社会合法律性和政府权威合法性两方面。在“依法治国”的法治时代,地方政府愿意并能认同“非法”状态的福街草根民间商会的原因值得探讨。一方面正义原则是福街草根民间商会的合法基础,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业已认识到自身权威的合法性危机并试图走出危机。地方政府与民间社会暂时悬置相关法规,在互动中互补自身的合法性不足,使“非法”与合法语境在法治框架中有效自如地进行时空转换,地方政府权威与民间社会权利在重建社会秩序中因此能够相得益彰、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20.
维系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运行的规则有内生性规则和制度化规则。内生性规则能促使理性农民形成互助合作的自发秩序,但随着农民经济合作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它的低层次规约功能凸显不足,惟有制度化规则才能满足农民更多、更久、更牢固的权益冀望。制度化规则建设需要有政策与法律规范支持,需要政府帮助、指导和协调,还需要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设定具体内容,如民主化、适度干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