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话批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以剑桥大学为中心的人类学说的研究成果的影响而兴起的。神话批评认为,神话的意义不在于起源,而在于后来的文学展开,神话批评有以下特点和需具备的前提:(1)对神话批评有知识体系的认同;(2)神话批评与批评家的象征体系的关系;(3)分类与分类理论的把握;(4)神话的社会及文化现象的特性;(5)神话批评与“目的的原因”;(6)对“原型”的追溯。神话批评的属性与方式。分析和掌握神话历史变化过程,并辨别出神话的原型及文学原型;对神话的种类及作品的结构形式进行具体的分析;把神话研究与社会、伦理价值研究结合在一起;把神话批评与心理学理论及心理学批评方法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神话原型批评旨在阐明人类的共同心理经验如何体现在古代神话、宗教仪式和原型中,并探索文学现象与之的密切关系。劳伦斯的作品素来极力推崇自然与人性。笔者拟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探讨劳伦斯中篇小说中的神话意蕴。  相似文献   

3.
原型批评是西方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流派之一,它为人们提供了分析文学作品的新视角。《莱尼和他们》是海因里希.伯尔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小说中采用了大量的神话原型,比如人物原型、主题原型和意象原型等。文章主要应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分析《莱尼和他们》中所体现的神话原型。  相似文献   

4.
学界很多人认为荣格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不过是催生了"神话—原型"批评,弗莱作为该批评派发展的集大成者而备受关注,荣格则在文学界受到冷遇。笔者认同神话批评与原型批评分属两个不同流派的观点,荣格不仅仅是影响了弗莱,他的心理学理论在文学批评领域有着广阔的空间。荣格的"原型"及"集体潜意识"概念应用于文学批评,成立了原型批评流派;弗莱受到荣格的启发,创立了神话批评流派。两大流派彼此独立,影响甚小,不可以以此代彼。  相似文献   

5.
作为近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批评理论,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文学的创作、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借助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剖析汤亭亭作品《女勇士》中的"无名女人",阐述了替罪羊、夜莺及美狄亚这三个原型与"无名女人"之间的联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是移位的神话"。  相似文献   

6.
中国化的原型批评,是两种异质文化碰撞融和的必然产物.原型批评的当代中国化嬗变,除了原型理论本体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潜藏在华夏民族心底的社会文化原因:文化传统与文化误读,神话的无力支撑与驾驭,感性的直观与理论体系的缺失.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劳伦斯《羽蛇》的传统解读认为,作者旨在张扬性爱的纯洁、美好,而忽视了《羽蛇》这一作品本身所包括的复杂内涵。本文在厘清“神话—原型批评”某些重要概念的基础上,从原型批评角度分析了《羽蛇》中蕴含的“死而复生”意象原型,并点明了神话原型对现代人灵魂的拯救作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文学批评不断地从多种向心与离心的视角寻求文本解释与评价的标准,不断拓展批评的理论时空.弗莱的原型批评从人类学的视角来关照文学与批评,系统地建立了以神话-原型为核心的文学批评和美学理论.这既是对新批评派及形式主义的有力反驳,又是一种开启文化钥匙的重要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9.
本从社会心理学与神话原型批评视角,分析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羊的门》的家族神话和象征性隐喻。阐释本在结构上的家族神话原型模式,形象上由权力意志带来的心理角色置换以及终极价值指向上的悲剧性的反讽。  相似文献   

10.
卫拉特蒙古的《江格尔》是我国三大史诗之一,本文运用西方批评理论中的神话原型理论解读《江格尔》,作品所反映的原始意象印证了神话原型理论,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人与文化的双重性关系切入,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文学是人类经验和人类情感的符号象征;(2)文学以原型的方式与人类原始经验和原始情感沟通起来;(3)原型以原型意象、原型母题和原型叙述三种方式呈现。本文还回答了神话原型批评与传统文学观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来自希腊神话和圣经等西方经典的原始场景,作为文化编码存在于西方许多作家的潜意识中,在他们笔下或被继承或被颠覆.运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对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所体现的神话原型及圣经场景的投影和颠覆进行分析阐述,使我们对奥尼尔价值观和作品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用神话——原型批评的方法来分析欧洲文学史上三个著名的女性形象.文章从她们在思维模式、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相似性上,认为她们是通过集体无意识而体现出了同一种神话原型,即美狄亚原型。这种原型特征正是西方文化的内核,是“西方民族性格”的本质所在。由于对原型的探源分析,从而获得了类似解读出迷底的愉悦,这也正是文学艺术的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道林·格雷的画像》是王尔德的代表作,讲述了三个男主人公命运曲线的变化,全文充满神话色彩,表现出唯美特质。运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分析,发现三个主人公各对应着不同角色的神话原型,这正是其神话色彩的主要来源。作品中还融入了王尔德自我原型的思想和观念,是他自我追求的一个表达。因此,该部小说实现了神话与自我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5.
E·E·卡明斯作为现代诗歌艺术史上一位重量级诗人,其诗歌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从原型批评的角度,讨论原型符号对人类的认知意义。解读E·E·卡明斯早期诗歌《我的爱人身穿绿衣骑行》的神话原型,探析该诗借用神话典故所隐射的内涵,旨在感受诗人借用古老神话意象给我们展示的广阔思想空间。  相似文献   

16.
弗莱的原型批评将文学与神话连接起来,使远古的仪式和梦幻成为文学的主要结构和内容:但是,弗莱的原型是西方文学中的一种象征,它与荣格的、基于人类进化而形成的原型不同,从而给原型批评本土化带来许多困惑。解决的办法之一是,将荣格的原型概念融入弗莱的文学原型,从人类的生物与精神进化中寻找到文学原型的本质与本源。只有这样,文学原型才能呈现出人类的普遍意义,原型批评才能真正实现本土化。  相似文献   

17.
《觉醒》这部作品在描写人物、情节以及环境等内容中渗透了大量神话元素,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对《觉醒》中的神话元素进行分析,将之与希腊罗马神话的人物、情节、元素进行比较,对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艺术女神维纳斯的故事进行研究,揭示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从传统的神话中汲取养料,又对传统的神话原型进行新的阐释,将女主人公艾德娜塑造成了一个美丽、大胆、独立、勇敢的美国新女性形象,同时表现了女性自我意识以及女性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8.
满族民间故事凡涉及到爱情主题的,大都表现出"女爱男"的原型.满族民间爱情故事极为丰富,但无论什么类型,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型却是共同的,其实,它们是以不同的类型讲述着同一个原型故事,它们的基本叙述结构都来源于神话原型和原始性爱巫术仪式.  相似文献   

19.
西方文学与宗教神话原型崔建军原型批评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流派。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与加拿大文艺批评家弗莱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西方文学中的许多作品在主题、人物、情节、结构等方面,与宗教神话原型存在着某种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神话在一...  相似文献   

20.
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是远古神话及宗教文化传统的折射,有着深厚基督情怀的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的人物长廊里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女性形象.通过从神话原型批评角度去讨论呈现出夏娃原型的中心人物娜塔莎,在两者形成的对应关系中体会该作品的特有意义,以此观照托尔斯泰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以及女性形象模塑中男权文化对女性世界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