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心理学一系列新进展的分析,探讨了心理学正在经历的从物理学隐喻向生态学范式的转变。20世纪末出现的主体间性理论、叙事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等一系列心理学新领域,以及人格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传统研究领域的新发展,都体现了生态主义的思想,可以放在"生态主义的心理学"(ecologistic psychology)这个大概念之下去理解。生态主义的心理学把系统的、整体的、历史的观点运用到心理学研究的所有领域中,是研究范式的全面转变。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也应当具有生态主义的视角,应当对科学与人文、定性与定量、行为观察与内省分析等有差异性的研究取向与方法兼容并包。因此,所谓生态主义的心理学,意味着在对人的内在心灵世界的认识、对心灵世界与其存在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以及探索心灵世界的方法这3个方面都体现出生态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生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最新发展趋势。本文旨在系统阐释生态心理学元理论。生态心理学的元理论可概括为生态世界观、生态人性观及生态心灵观和生态方法论。揭示生态心理学元理论既有助于生态心理学自身的整合 ,也对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审美心理学是探究人在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机制的一门学科。传统的审美心理学的理论是建立在心理物理学、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上的。进化心理学和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为审美心理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提出建立以进化心理学为基础的进化审美心理学和以生态美学为基础的生态审美心理学的必要性,指出这两个领域经过交叉与融合,形成一门整合性的进化与生态审美心理学的可能性,并探讨这个新领域应该涉及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2010年10月,首届全国环境与生态心理学大会在北京林业大学举办。会议以环境与人类心理为主题,开展了生态心理学研究进展、环境认知与心理健康、发展教育心理学的生态观研究、心理学对环境危机问题的思考、交叉学科的环境与生态心理学研究等专题讨论。同时,会议讨论了环境与生态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次大会是我国首次召开的环境与生态心理学大会,会议的召开在我国环境与生态心理学发展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态心理学思想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生态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探讨了生态心理学思想对于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标准的影响,反思了生态心理学理论本身的问题及其对心理学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的自主性问题是在心理学哲学与心灵哲学中长期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以自主论与还原论对此问题的争论为切入点,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解释方法、概念特征三个方面揭示并阐明了心理学所具有的不同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独特性与自主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与之相关的科学统一性问题、心灵的自然化问题及心理学两大研究方法论传统的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7.
多维视域下的生态课堂理论诉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态课堂是以生态的眼光、态度与方法来观察、思考、分析课堂.笔者追寻生态课堂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探索生态课堂的内涵;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科学发展观理论、生态心理学理论、环境哲学理论等多维视域中挖掘生态课堂理论产生的渊源;从与相关几个概念的关系中明晰生态课堂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生态心理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介绍了生态心理学的产生及主要研究内容 ;认为生态心理学深化了人类对生态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 ,拓展并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促进我国环境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生态彩票”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彩票是一种环保筹资的新方式。在全球环境问题十分严峻的当下,推行生态彩票是十分必要的。笔者首先界定了生态彩票的概念,然后切入心理学角度,从行为经济和利他主义经济思想两个方面来为“生态彩票”寻找理论上的支撑。并得出结论:即使在当前彩票市场具有同类竞争的情况下,人们依然会大力支持和购买生态彩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深层生态美学角度分析FREE WILLY,探讨了人类与自然及人类自身之间的关系,揭示FREE WILL是一个关于人与自然的预言。人类必须重新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的心灵生态问题,建立真正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需要构建一系列相应的理论条件。乡土社会为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了文化上和观念上的理论基础。乡土社会中的文化心理结构是生态文明共同体与土地形成良性关系的基本条件。因此,通过对“土”的文化性和社会性的解释,可以为论证生态文明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条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武汉琴断小河湿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武汉市琴断小河湿地风景区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背景,提出了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发展的必然性,研究探讨了该区域开展文化生态旅游的优势,并对该区域生态旅游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了开展文化生态旅游的几点思路。以期为该种类型景区的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态美学是针对世界性的城市化快速发展而提出的,特别是当前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各种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城市生态环境亦面临严峻的考验。文章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角度探讨了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美学,并阐释了环境与生态审美观对于目前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以期对我国城市建设的科学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作为滇中南彝族民间一个大型传统节祭,咪嘎哈祭俗具有多重生态意义。年度性咪嘎哈习俗,通过一系列严格而神圣的祭祀仪式,不断强化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唤醒着民族历史记忆,传递着民族文化心理。咪嘎哈节祭酬神、娱人的民间艺术展演,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可持续传承与传播,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心。丰盛的飨食互动,推动村寨内部及其与外部社会多向交流,整合村落间各文化主体,构建良善的民间社会生态关系,维系和谐至亲的地域社会。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生态建筑概念及其内涵,总结了中国传统民居在处理人与自然荚系方面的生态建筑理念和技术经验,为我国生态建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论企业电子商务与生态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借用生态位的观点,就企业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关系,企业电子商务的潜在性生态位与实际性生态位进行分析,并就企业电子商务应注重实际生态位,发展优势生态位进行探讨,指出电子商务应与传统商务协同演化、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与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语言学分支。生态语言学研究的兴起,其目的是克服极端的人类中心的、机械主义的世界观,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生态语言视阈下,文学批评要消除人类至上的观念,确立生态整体观念、自然万物都具有重要价值的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18.
生态美学是一种具有生态维度的新审美观,是生态文明的产物,且生态美学学科的发展将有利于实现人类用“整体观”视野看待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利于促进人类“诗意栖居”的生存观、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观和“生生之关”的文化进步观的实现,生态美学的生态文明意义莫过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