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把人比作一件武器,那么,挫折就是块磨刀石,经过它的磨砺,武器就会变得锋利。美国有一位诗人,名叫惠特曼。他一生只写了一部诗集《草叶集》,这本集子第一次出版时,没有人来买,第二版时只有11个人来买。但惠特曼并没有灰心。之后,他用毕生的精力来充实这本集子。年复一年,诗集  相似文献   

2.
尚建国在而立之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蓝色的梦幻》。这对于一个诗名并不太响亮的诗人来说,诗集的出版或许带给他的不是声誉,而是冷遇和寂寞。但是,对于一个真正以诗为自己生存方式的诗人来说,这种外在的声誉也许显得多余。诗人之于诗,别无它求,只是为了坦露自己的“心路历程”①,证实自己的生命价值。面对这样的诗人,我们无须过多赞誉,只想随他的诗,作一次心路历程的旅行。或许,在这种旅行中,我们能采集、收获  相似文献   

3.
《恢复》是郭沫若同志前期诗歌创作的最后一本诗集,也是他基本上完成了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之后创作的第一本诗集.无论从这本诗集的内容和形式看,或是从它在诗人解放前的全部诗歌创作中的地位来看,《恢复》都不愧是郭沫若诗歌创作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周恩来同志曾经指出:“郭先生是革命的诗人,同时,又是革命的战士.”①《恢复》正是郭沫若同志作为革命诗人、革命战士,用他的笔作为锐利的武器,为着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冲锋陷阵而留下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4.
“意义”的交还─—读解龙彼德《铜奔马》刘伯高(武汉工学院)《铜奔马》是中年诗人龙彼德近10年来的一部诗歌选集。在这本集子里,与其说诗人把自己追求“诗意”的心灵奉献给了读者,不如说他力图把高于现象的存在意义还给人间。这种“交还”在《铜奔马》里虽然是艰难...  相似文献   

5.
刘西尧同志的《愚痴诗集》经过诗人自己和多方面的同志的共同努力,现在正式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了。西尧同志是武汉大学的老校友,是曾经战斗在湖北地区的老同志,也是我国科技、教育战线上的老战士。这本《愚痴诗集》是西尧同志用诗的形式来回忆自己革命斗争历程的产物,也可以说是对他自己毕生的革命的经历和感受、理想和追求的艺术概括。还是在武汉大学校庆70周年的时候,就知道刘西尧同志是武大的老校友,但具体细节并不清楚。这次,作为《愚痴诗集》的责任编辑,拜访过西尧同志,并多次通信,才清楚他是1934年考入武汉大学的,先入物  相似文献   

6.
《现代英国诗人》一书,是费鉴照关于现代英国诗人的论文集。里面收了他1928年至1930年间先后在南京中央大学和武汉大学所撰写的九篇论文。该书由新月书店1933年2月发行。1931年,这本论文集即将付印的时候,闻一多为它作了序。这是闻一多第一次为别人的集子作序,他把这称作“破戒”。这以后果然是破了戒,他又相继为藏克家的《烙印》(1933年)、刘兆吉的《西南采风录》(1939年)和薛诚之的《三盘鼓》(1944年)等作了序。这些序不仅体现出  相似文献   

7.
《现代英国诗人》一书,是费鉴照关于现代英国诗人的论文集。里面收了他1928年至1930年间先后在南京中央大学和武汉大学所撰写的九篇论文。该书由新月书店1933年2月发行。1931年,这本论文集即将付印的时候,闻一多为它作了序。这是闻一多第一次为别人的集子作序,他把这称作“破戒”。这以后果然是破了戒,他又相继为藏克家的《烙印》(1933年)、刘兆吉的《西南采风录》(1939年)和薛诚之的《三盘鼓》(1944年)等作了序。这些序不仅体现出闻一多对青年一代的热诚关怀和鼓励,而且深刻地阐发了他对当时文坛上带倾向性的一些重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前期的文艺观,受到泛神论哲学思想和革命民主主义政治观的支配和影响,而通过前期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表现出来。一九二五年结集的《文艺论集》,是诗人直接阐述自己对文艺的见解,而他前期的诗集《女神》、《星空》等,又是诗人对自己文艺思想的实践。《春蚕》呢?则不仅是他文艺思想实践的产物,而且是在他众多的文学作品中,用诗的语言直接显示诗人前期文艺观的一篇重要诗作。(收入《女神》被删节)尽管这一篇不足以概括郭沫若前期文艺观的全部,但它确实是用郭沫若所特有的诗句,表达了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并且透露出郭沫若的泛神论在文艺观中的印痕。  相似文献   

9.
1945年是诗人何其芳的重要年代.在这一年,他先后出版了诗集《预言》(二月)和《夜歌》(五月).两个集子,也就是何其芳自编的全部诗集(《夜歌和白天的歌》只是《夜歌》的改版).《汉园集》和《刻意集》虽然比《预言》早几年问世,但前者是三人合集,后者则是何其芳的一本诗文合集,诗的份量也并不重.《预言》除收入新作,几乎囊括了《汉园集·燕泥集》和《刻意集》的全部诗  相似文献   

10.
英国诗人济慈生前发表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诗集,于一八二○年七月出版,那时他的年龄不足二十五岁.再过七个月,他就因肺病恶化而不幸去世了.这部集子包含叙事诗《莱米亚》、《伊莎贝拉》、《圣阿格尼斯节前夕》,较长的抒情诗、特别是“颂歌”,还有史诗片断《海庇里恩》.这些充分表现济慈独特风格的诗篇,明显超过他自己以前的作品;他的才力更大了,艺术更精纯了.  相似文献   

11.
刘西尧同志的《愚痴诗集》经过诗人自己和多方面的同志的共同努力,现在正式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了。西尧同志是武汉大学的老校友,是曾经战斗在湖北地区的老同志,也是我国科技、教育战线上的老战士。这本《愚痴诗集》是西尧同志用诗的形式来回忆自己革命斗争历程的产物,也可以说是对他自己毕生的革命的经历和感受、理想和追求的艺术概括。还是在武汉大学校庆70周年的时候,就知道刘西尧同志是武大的老校友,但具体细节并不清楚。这次,作为《愚痴诗集》的责任编辑,拜访过西尧同志,并多次通信,才清楚他是1934年考入武汉大学的,先入物理系,后转数学系。在武大,刘西尧同志参加了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成为武汉学联、武大青年救国团的领  相似文献   

12.
应该说,曾卓的本色是诗人。虽然他用相当的精力去写散文,写剧本、写评论,终不及他的诗歌的影响。尤其是他重返文坛之后出版的诗集《悬崖边的树》和《老水手之歌》,把诗人的地位和成就肯定了下来,被社会所承认,为读者所赞美。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肯定的:提起曾卓,人们便可以背诵出他的代表作;吟到他“归来”的歌,便会联想到艾青,便会佩服这两个诗人一生有“两个创作高潮”,这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是一种罕见的现象。因而,他  相似文献   

13.
歌德曾说:“即使是在感到最大幸福和最大不幸的时刻,我们都需要艺术家。”朱红的第一本诗集《初夏的凤蝶》收入了他在1977至1982年间的63首诗作,这些诗作正是产生于最大不幸与最大幸福衔接的年代。翻阅这本诗集,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历经坎坷的诗人的心灵雕塑,看到它的勇于自我剖析的精神和强烈的思辩色彩。朱红的诗是打着时代的印记进入我们的文学殿堂的。啊,这才是我: 高洁与庸俗、良知与利欲在犬牙交错争战中的组合。……——《在惰性中起步》有真性才有真情,有真情才有真诗。这首以惠特曼的诗句“有人要想看灵魂么?”为题记的诗,感人地倾吐了诗人的一片赤诚,淋漓尽致地袒露了自己灵魂中的亮色和阴影。“我虔诚而痛苦地洗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自青少年时代起就酷爱文学艺术,他称艺术为“人类精英最辉煌的贡献和结晶”。他不仅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世界文学名著,而且奋笔投入文学创作的实践。中学毕业时,他幻想自己未来能成为一名诗人。他曾在一首题为《创作》的诗中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创作激情:多么炽热呵,创作的火焰,它从你的胸口向外蔓延,我的心很快就和这情火,熔化在一起汇成一片。情火响起金竖琴的声音,给心头的火焰披上柔情的罩衫。在大学阶段他废寝忘食写了几册诗集,其中三册:《爱之书》第一部、《爱之书》第二部和《歌之书》献给了他亲爱的未婚妻燕妮;另一册诗集献给了他尊敬的父亲(以上几册诗集,  相似文献   

15.
埃德蒙·斯宾塞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很多作品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理想主义,对美的热爱,优美的音韵,严谨的格律,使他被后人誉为"诗人的诗人"。《爱情小诗》是他的一部十四行诗集。这部诗集在内容上赞颂爱情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在格律上运用自己独创的"斯宾塞式"十四行诗,至今仍是世界上最优美的爱情诗。  相似文献   

16.
(一)美国诗人惠特曼是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们所一致推崇的民主诗人。但是,他在资产阶级,特别是美国的资产阶级的文坛里,却经常地受到侮辱、歪曲和诬蔑。一八五五年,当他的“草叶集”刚刚问世的时候,那些资产阶级的保守报刊,对这部诗集没有给予它应得的公正的评价,而是向作者发出各式各样的毒箭:“纽约评论报”说这部集子是“一堆污秽的东西”,伦敦的“批评者”认为诗人的创作违反了传统诗歌的艺术,说“作者之不懂艺术,好样猪狗不懂得数学一样”;波土顿的“通讯者”甚至公开地对诗人加以侮辱说:“除了给他一顿鞭子,我们想不出更  相似文献   

17.
惠特曼美国伟大诗人,他的诗歌最淋漓尽致地抒发了美国朝气蓬勃的“新大陆精神”。惠特曼的诗作大都收在他唯一的诗集《草叶集》里,这部1855年7月初版的集子问世时仅收诗12首;以后重版不断补充,及1892年诗人临终前出第九版也是最后一版时,已是近四百首的厚...  相似文献   

18.
闻一多把田间的诗比作鼓点,胡风说艾青是吹芦笛的诗人,何其芳则把自己的《预言》比作飘浮在空中的云。他说:“我的第一个诗集即《预言》。那是一九三一年到一九三七年写的。那个集子其实应该另外取个名字,叫做《云》。因为那些诗差不多都是飘在空中的东西,也因为《云》是那里面的最后一篇。”(《〈夜歌和白天的歌〉初版后记》)《预言》虽然是飘在空中的“云”,但是又瑰丽多姿。李健吾认为《燕泥集》(收在《汉园集》里,共十六首诗,这些诗也收入《预言》中)风格绮丽,何其芳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一 台湾新诗发轫于二十年代初期。《乱都之恋》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犹为祖国大陆五四文学中的《尝试集》一样。这是台湾新文学运动的急先锋、诗人张我军先生(1902—1955)的新诗集。 这部诗集是张我军用血泪凝聚的滴滴浓情。他在本书的序文里总结挣脱封建枷锁的体验感慨地说:“恋爱既不是游戏,又不是娱乐,真正的恋爱,是要以泪和血为代价的呀!”  相似文献   

20.
著名白族诗人晓雪同志的《晓雪诗选》(四川民族出版社八三年版),荣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新诗(诗集)奖。欣喜之中,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重新阅读了这本大著。我们认为:这不仅是云南诗坛的重要收获,就诗集的艺术质量而言,获全国新诗优秀作品奖,也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