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5月25日,由石河子大学党委宣传部和北京大学新疆研究生培养基地联合举办的"石河子大学未名山文化大讲堂",邀请到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作了题为"古典诗歌赏析与人文素质提升"的精彩讲座。花甲之年的程郁缀老师全程站立,以一人、一笔、一白板的朴素方式,以《诗经》、《楚辞》开篇,贯穿建安诗、唐诗、怀乡诗等多个题材,诉说千年的风雅,让在场师生如临其境,再次魂牵梦绕,畅游古典诗词的瀚海。讲座中,程郁缀教授以诗载道,旁征博引,幽默诙谐,古典诗词信手拈来,现场掌声、笑声和古典诗词的吟诵声此起彼伏,他在讲座中循循善诱地传达了很多人生观点和人生哲理,展示了中国哲学的人文思想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讲座结束后,程郁缀教授还与现场师生积极互动,就如何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3月31日,由石河子大学和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联合举办的"石河子大学未名山文化大讲堂"邀请到著名学者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潘知常教授作了题为"从《大学》看中国文化"的精彩讲座。潘知常教授与大家一起分享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大学》。他认为《大学》是从家庭定义社会,从"孝"定义社会,从"爱"定义社会;中国传统社会是极权社会,改朝换代是中国历史的特殊规律,因而家族社会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强迫性人格的基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文化讲堂”的实践研究为基础,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公益讲座是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拓展服务功能和服务品牌的重要载体.依托图书馆这一平台,讲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更广.文章结合安徽省图书馆“新安百姓讲堂”实践,分析了图书馆公益讲座的作用.从讲座主题的确定、主讲人的聘请、讲座活动的推广等方面对图书馆公益讲座工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熙国教授做客石河子大学未名山文化大讲堂,他以《中国传统价值观与当代价值观建设》为主题作了精彩讲座。孙熙国教授从价值与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这四  相似文献   

6.
2012年5月22日下午,中华女子学院"女院论坛·名家讲堂"开坛讲座在教图楼报告厅举行。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先生作开坛讲座。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质大学震旦讲坛融自然科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于一体,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沃土。讲坛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受学生欢迎的人文讲座,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26期。人文讲座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思想教育与文化传播同行,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的的工作思路,在先进文化传播的道路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大特色的人文智慧传播之路。  相似文献   

8.
法律讲堂     
2011年4月14日晚,文法学院“法律讲堂”在文法楼108如期开讲。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的刘晓军法官,为我院法学专业的同学就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  相似文献   

9.
《社区》2013,(25):23-23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金泰苑社区邀请专业的音乐老师助力社区“道德讲堂”,在《爱的奉献》的歌声桃主开了本次道德讲堂的序幕。本次道德讲堂宣讲的主题是“爱与奉献”,  相似文献   

10.
书院是藏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教育机构。古代书院具有藏书、教书、读书、写书和编书的功能。当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挤压,义务教育的普及,出版业的市场化运作,国家各级图书馆的开放服务和高等学校与社科院的学术研究,使书院失去了传统功能,必须承扬和创建新的社会功能。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书院应当成为人文传统的传承者,人文学者探讨自由思想的文化沙龙和宣讲人文精神的大讲堂。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高层次的学术论坛,2009"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于2009年11月1-3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奥地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17个国家的133名专家、学者及政府官员参加了本届论坛。本届论坛以"农村发展:科技.金融.政策"为主题,安排主旨发言15个、分组报告61个,与会中外专家学者紧密围绕"农村金融市场与组织创新"、"农村环境保护"、"土地综合利用与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与服务"、"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等主题从微观、宏观层面对如何通过科技、金融和政策的创新,推动农村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讨与交流。本届论坛的一致共识是:科技与金融是当今世界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要素,制约当今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瓶颈因素是科学技术及其应用。要促进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研发和推广农业科技以及解决农户融资难的问题,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2.
南社研究没有统一协调的学术研究机构和学术研究组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大陆掀起了一阵阵南社研究的热潮。总的来看,在十几年中,南社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可贺的成果,但近几年来南社研究却步履艰难,进展缓慢。2007年6月,我在上海参加了一次南社学术研讨会,对南社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表了个人的看法。我认为,目前南社研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南社研究总体上处于一个比较混乱无序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2月3日至7日,2010年全国历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广州举行。会议的主题是中西文明进程及其现代发展。本次论坛涉及古今中外各个方面,涵盖了历史学科现行辖内考古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外国史等多个研究领域。论坛议题广泛:既有传统意义上的文献与史实的考证与考辨,史料的重新解读、新资料与新方法的运用,也有近年来史学中比较流行的民间信仰与医疗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数学论坛构建与实际运行的介绍,阐述了数学论坛的重要性及其对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网络论坛因其自身的技术特征被众多的学者认为是构建理想公共领域的良好平台。本文引入“公共领域”理论,在分析“公共领域”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将网络论坛置于传播学、政治学与社会学框架中,并结合“重庆钉子户”事件,对强国论坛、网易、天涯杂谈三个不同类型的网络论坛中关于此事的言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网络论坛呈现“公共领域”的雏形,但与“公共领域”还存在很大差距,无论是官方型网站、商业型网站还是在民间型网站都无法承担构建理想“公共领域”的重任,而且网络论坛中,“理性精神的欠缺”、“广泛参与和有效对话之间的二难”、“共识与民意的差距”、“知识分子与网络论坛中话语霸权的呈现”等都是网络技术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也是构建理想公共领域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
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三届.第三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在湘潭大学和张家界隆重举行.本届论坛强调学术争鸣和开放思想,与会代表主要围绕少数民族与外国法律文化、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中国近现代法律文化三大主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在"圆桌论坛"平等对话的活跃氛围中,来自全国各地十多所高校的教授和学生言谈精彩、对话深入、高潮迭起.  相似文献   

17.
2013年6月16日至17日,第六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在贵州民族大学召开。论坛主要围绕"民族学与人类学的理论对话、‘藏彝走廊’与西南民族研究、民族认同与宗教、民族地区流动人口研究及民族识别与西南民族的研究、国家走廊与贵州民族研究"五个专题对西南地区发展及西南地区民族研究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学术交流,体现了当前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现实问题研究的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18.
2018年3月10日,由中国城市群研究联盟、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安徽财经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城市群发展高端论坛(第二期)”在安徽省蚌埠市举行.本次论坛以“城市群发展与中部崛起”为主题,就城市群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城市发展动能转变和中国城镇化道路转变,城市群结构、绩效评估和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此次论坛对促进城市群理论研究,加速中部地区崛起,推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第四届农业社会学论坛"于2020年9月26-27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这次论坛主要围绕农业转型的社会基础、农业转型中的农户行为、农业治理中的政府行为、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环境治理、农业治理中的地权关系等相关议题展开讨论交流以期为疫情影响下的农业安全与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首届两型社会建设论坛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型社会”建设,应以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该文综述了“首届两型社会建设论坛”的各种观点,对两型社会理论、两型社会建设与体制机制改革、两型社会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禹型社会建设与新型城市化道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构筑了“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